论国学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2017-05-05张婧碧
张婧碧
【摘要】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以及进步来说,国学是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活水源头,也是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全球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还带来了过分推陈出新的错误价值观,导致越来越多人开始摒弃“落后陈旧”的传统文化。因此,文章就针对国学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研究,以图为国学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国学教育 现状 出路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52-01
国学教育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教育系统开展国学教育得到了人们一致的认可。对于学校来说,国学教育是创新文化的前沿阵地,而高校学生则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主体,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族的发展。随着国学及国学教育的发展,国学教育必定会更加系统完善,成为高校的重要学科,国学的定位也会更加明确。
一、国学教育的概念
国学教育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定论,学术界亦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学者毕国章认为,国学教育可以暂时定义为:以国学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实施的目的是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学术传统、积极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国学教育这一概念应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不应静态固化地来看待。它既是一种养成教育,也是一种启发教育。进行国学教育需要同现实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从广义上说,国学教育的外延不应只包括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更应该将教育范围扩而广之,包括到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五千年创造的文明的指导性教育领域之中。
二、国学教育发展现状
(一)跟风和作秀现象严重
国学是一门需要潜心研究的学问,普及国学,就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学上,没有必要拘泥于形式,哗众取宠。学校要弘扬国学,就应该将学生引向深层的思考和高尚的境界,让国学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药膳”,而非跟风作秀,一味追求物化成果。此外地区发展不均衡,针对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国学在中学的普及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其中部分学校特别是城市重点实验中学,能够充分认识到国学的重要性,将国学教育当作日常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邀请专门从事国学研究的学者来校做讲座;而另一些学校,如乡镇和农村里的中学,学生连正常的教育资源都有限,所以国学教育在这些地区开展得不够理想,有的学校就没有任何关于国学教育的安排。
(二)无序化
当前的国学教育呈现无序化发展的状态,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无序、师资选择无序、培养方式无序三个方面。三者统一为一个关键问题,即国学概念不明确,最终形成了这种无序化。
(1)课程设置。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国内尚无国学学位,国学缺乏官方定义,面对国学内容的课程选择,各个高校各自为政。没有条件的高校统一开设大学语文,有条件的高校仅仅根据各自的学科优势,如历史强的多开设历史课程,文学强的多开设文学课程,无法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
(2)师资选择。当前几乎没有专门的国学师资,现下的国学师资结构类似于语文课和思政课,只要是跟国学沾边,就可以进入国学师资序列。这种无序状态使得真正的国学教育难以展开,国学教师大多是语文教师甚至班主任担任,学生大多停留在盲从阶段。
(3)培养方式。有些高校可以将国学教育贯彻到所有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容易对接国学,而理工科只能四年内开一两门国学课程点缀一下。到底是贯彻培养还是点缀培养,当前没有统一定论。
三、国学教育的出路
(一)让自由平等思想融入传统文化学习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渗透着等级观念。因此,新国学教育亟须补充传统国学中缺失的自由、平等价值观念。首先,我们倡导和要求教师带头践行“平等”理念,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我们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分析“分尊卑,辨贵贱”的封建等级秩序;再次,我们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的人文情怀,如庄子的逍遥,陶渊明的悠然,李白的浪漫,以及众多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的闲适。此外,我们还应让学生了解追求自由、平等的典型故事,引导学生从小就树立自由观、平等观。有了这些系统的教育,学生们学会了尊重,懂得去尊重身边每一个人。
(二)对国学教育的内容进行选择
对国学教育的内容处理首先是一个继承与扬弃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国学启蒙中有很多反科学和封建糟粕的东西,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宗法等级制度的产物,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扭曲下产生过很大的负面作用,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人人平等”的理念相悖;《弟子规》中的“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所宣扬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自利的庸俗论调;《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所渗透的歧视妇女的言论,在我们的国学教育中都必须进行批判。如果对这些腐朽、落后、甚至反动的毒素不进行正确的处理,我们的国学教育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一个极端,就会误入歧途。
(三)利用网络等谋介进行国学教育
网络化时代,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为国学教育开展提供了便捷。首先,学校可以在校内网站上开设“国学园地”专栏,并选择几个国学功底较为深厚的本校教师作为该平台的服务、管理人员。开放互动的网上交流,给师生搭建一座教学相长的桥梁。“国学园地”可定期评选出“国学之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网络课程的开设也是值得推广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开展程度,借鉴成功网课的经验来制作、开设与国学相关的网络课程。再次,学校可组织网上传统文化比赛,如成语接龙、诗歌填词、博客征文、书法比赛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学教育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梳理资料、澄清真相的阶段,唯有先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才能重构民族荣誉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又应建立教育的完整体系,才能让中华儿女整体把握中华文化精神;更应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大范围高频率地正面传播传统文化,如此,我们才能重现历史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孔增强.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質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4,05:51-54.
[2]徐卫东.论国学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评论,2015,03:56-58.
[3]黄洁.论国学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0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