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关注儿童

2017-05-05刘友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关爱因材施教

刘友伦

【摘要】雄鹰,执着于辽阔的蓝天;海鸥,执着于浩瀚的大海,树木,执着于坚实的大地;花草,执着于蓬勃的春天。教育,需要你执着于心灵的呵护。檐上的水滴微不足道,天地长久却可以穿透坚石,小小的蚂蚁微乎其微,旷日持久却可以毁掉大堤;不断地雕琢,金石都可以雕出美丽的图案。教育,需要你的坚持不懈。

【关键词】儿童教育 因材施教 关爱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13-01

陶行只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孔子的“仁愛”到墨子的“兼爱”,说明爱的重要。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尤其是留守儿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爱心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路在同学们的脚下延生,激情在他们心中燃烧,但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知道:困惑和忧愁也会悄然爬上孩子们的心头,他们——被放任自流,孤独之旅磨平了他们的“棱角”,赋予他们万千苦恼。美国心里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生需要在赏识中成长,赏识是师爱的表现。而留守儿童由于缺失了来自家庭的关爱与教育,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扰乱课堂秩序,课后不完成作业,成绩不够理想,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败者心态,有自卑感,这时他们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就会无所适从,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对这些留守儿童学生真诚地赞美和鼓励,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因此,我们不仅要作好一位教师的职责,更要去学会扮演学生们的伯乐,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从培养学生兴趣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老师应该关注留守学生的兴趣培养,并耐心地帮助和教育他们。人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的,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多尝试多练习,促进孩子兴趣生成。学生兴趣一旦生成,教师就要多展开一些活动,让留守学生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少年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留守儿童不能落下,要全面贯彻关爱与教育并施的原则,协调留守儿童心理负担于孤僻。教师要让留守儿童明白:在成长中,有和煦的阳光,也有雨雪风霜,这些困境与挫折,正是他们生命中的点点荧光……

孩子们,也许你们会问:为何有些死水,等不及融入海洋?为何有些花朵,等不及盛装开放?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心中有恐慌?——因为你们是世界的骄傲!愿我能以实际行动,让你们学会以勤补拙;用智慧的钥匙,打开你们的心扉……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关爱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浅论文庙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