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情才能入理,激情方能启思

2017-05-05贾晓慧

魅力中国 2016年4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能力小学数学

贾晓慧

摘要:情感是挖掘潜能的内在动力,是塑造灵魂的润滑剂,小学数学课离不开情感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学,以情激情、以情动人、以情载理、以情启思,多方位体验情感,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促使学生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能力

情感是挖掘潜能的内在动力,是塑造灵魂的润滑剂,小学数学课离不开情感的教育。小学阶段是学习能力形成和树立的初级阶段,内在学习品质,特别是思考分析的方法和习惯还没有养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情感教学,以情激情、以情动人、以情载理、以情启思,多方位体验情感,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善于抓住数学学科的内在特性,设置出贴近学生情感发展实际,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积极情感开展问题分析、思考、解答活动,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平等愉快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其乐融融,交流发言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对学生重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不要片面认为某某孩子太差。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他们的特长和优点不同而已。要信任理解孩子,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的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暴露他的不足。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和面容对全班的学生,经常用鼓励和赞赏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如:“我很高兴,我的想法和某某同学不谋而合。”“你今天表现很不错”“你对这一点的看法很有主见。”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我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的这一点很有道理。”“你能解释一下吗?”以前每节课结束,我都说:“有不懂的找老师。”现在我常说的是:“你有什么感想或遗憾?”“今天的课堂,谁还想发表看法?”这样就能体现出老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同时,还要观察分析学生的质量,应从不同的角度下结论,从能力的培养入手,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要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相似的学生。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我不仅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师和教科书的质疑,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下学好数学知识。

二、运用恰当幽默的语言制造活跃的气氛

恰当的幽默,是课堂教学的调节剂,有利于学生情商的调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 要有幽默, 要有笑声……”因此,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却不乏秩序井然, 这在很大一方面源于老师的风趣和幽默,这便是课堂语言的艺术。 数学教学语言除了要做到规范、简洁之外,还应当不乏情感色彩、抑扬顿挫。 倘若教师能够演绎生动、风趣的魅力语言,就能更多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增强数学教学的魅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知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荷兰数学家弗莱登塔尔曾经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一班的教学用告诉的方法,把学生从未接触的新知识直接进行讲解,很明显是错误的。事实也证明,学生接受非常困难,教师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逐渐形成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其他品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在熟知的情境中一步步解决问题。创设情境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对于算式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联系情境教学,情境化一定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情境的创设要尽可能地由学生自己去创设,让学生充分调动自我的生活经验,并经历把一般性的生活经验抽象成数学符号,在困惑中形成数学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现象时有发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数学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每个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追本溯源,发现解题思路,发现新原理、新公式等,以活跃他们的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 比如,在《乘除法的认识》的教学中,对于“0不能做除数”的规定,常说“零做除数没有意义”或“规定零不能做除数”,许多教师往往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结论来处理,强调“0做除数,没有意义”,其实这正是“乘除法关系”的一个极好的例子。在教这一课时,教师要抓住机会,让同学们想:如果零做除数会怎么样?启发学生设想两种情况:一是当被除数是零,除数也是零时,会怎么样;二是当被除数不为零时,而除数为零时,结果会怎么样。通过学生自己推算,得知:一是零做除数不能得到固定的商;二是零做除数还不回原。因此说:“零做除数没有意义”或“规定零不能做除数”。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激发了出来,他们既灵活运用了知识,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又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语:

综观小学数学课现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板书详略得当,讲解重点突出,然而学生却是听得昏昏欲睡,究其主要原因是情感的缺失,从而导致课堂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优选有效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多方位体验情感,从而促使品德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献:

[1]再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OL].2013.

[2]黄玉荣.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见解[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4).

[3]石福胜.浅谈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华章;2012(08).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能力小学数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