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其源,诉其真”:更“接地气”的数学课堂
2017-05-05满斌
满 斌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对于教师而言,要合理地把握数学教材,剖析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力求追本溯源,以实现数学课堂的优化。
一、寻求教材的根源,诉说其“纯真”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将教材知识的根源熟记于心,在教学中才会讲得“真切”,说得“真实”,教学才会“有本可依”。只有把握这些,教师才能诉之精华,讲之到位。数学教师要有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追本溯源的态度,在变中找不变的继承与支撑点,学会回到原点看问题。教材是“教学之本”,寻求教材的根源,寻找专家教材设计的意图,是教师备好课的基础,旨在体现课堂教学的“纯真”。
如:在四年级上册《三角形》单元后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学生完成填空之后,教师并没有着急学习下一题,而是这样处理的:
师:做完这道题后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知道正方形内角和是360°。
生:发现三角形的大小在变化,但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受影响,都是180°。
师:说得非常好。题目为什么要将正方形和三角形放在一起呢?似乎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陷入思考中)
生:我知道了,正方形变成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变了。
生:哦,是的呀!
师:图形的种类变了,内角和就变了。内角和与图形的大小没有关系。
生:不对,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而长方形的内角和也是360°。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我们刚才说的结论错了?
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图形的种类没变。
生: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师:是吗?你们能再举个例子吗?
生:平行四边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它的内角和是360°吗?
生:不知道,得量一下。
……
从此环节设计中看出,教师将教材练习进行了“进一步加工处理”,并不是直接就题讲题,一带而过,而是充分理解教材,抓住教材根源,让学生深入思考,有效地利用教材,利用好本题。不难看出,教师在理解和处理教材时,把握其根源,发挥教材的价值,呈现出题目的价值,将本题教学价值最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附加的“修饰”和“渲染”,而是利用教材一题,师生的问答,步步深入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诉其教学的“纯真”。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期望的是学生“自由、自主、自信”地开展学习活动,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准确把握知识的本质属性,合理设置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之上,“把目标变成学习任务,把教材根源变成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善做、真学”。
二、追求知识的起源,诉说其“归真”
数学知识的教学应追求其起源,因为数学知识有着前后联系、一个整体之说,内在的知识体系前后关联,每一个新知的学习,都离不开旧知的铺垫。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有挖掘知识起源的精神。
例如:六年级《圆的认识》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你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生:一中是指一个圆心,同长则指半径或直径同样长。
师:而中国古代的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感觉如何?
生:特别自豪和骄傲。
生:我觉得我国古代的人民非常有智慧。
师: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是说最初的圆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师:说起中国古代的圆,下面的这幅图案十分特别(图略),认识吗?
生:阴阳太极图。
师:细细看来,阴阳太极原来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些什么呢?
……
在这“圆的历史文化”一环节中,充分看出教师追求知识的起源及内在的关系,将知识结构进一步提炼和完善,表达了对数学文化的一种解读,努力将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了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
数学知识体系基本上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概念教学首要是保证概念理解上的确定性和真实性,要追求知识的起源,揭示其内涵和外延,了解其概念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切不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更不可自相矛盾。由此,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体现数学知识起源中的文化特性,此教学过程的真实发生必将利于数学课堂教学“归于其真”。
三、探求教学的本源,诉说其“本真”
作为教师应有探求教学本源的观念,以发展的思维构建“本真”的数学课堂。数学的教学,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基于自己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这种知识的构建需要教师达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目标,以“学生发展本位”、“课堂学习本真”为基础,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发挥其潜能,向着最高水平发展。
如: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发现:
1.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法。
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边×邻边=9×5=45(平方厘米)
师:究竟这个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一起验证一下。(课件演示)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不是猜想的45平方厘米,相邻两条边的乘积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该怎样计算呢?
2.动手操作。
师:我们能不能像刚才一样,运用转化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能转化)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转化成长方形)现在我们就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3.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剪拼的过程和转化图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教师引导总结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在本环节中,并不是急于告诉学生如何进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而是通过猜测和验证两个过程教授于学生,可见教师充分把握住了教材设计的本质,一步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在合作探索和交流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其观察、抽象思维能力,以实现数学思想构建的模型化和“本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