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营改增”后资质挂靠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2017-05-05赵斌

中国市场 2017年11期

赵斌

[摘 要]挂靠经营模式虽然在法律上被禁止,但在现实中却一直客观存在,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加,反映在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税务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个方面。文章分析了挂靠经营企业面临的风险,并从内控管理角度提出了被挂靠企业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挂靠;风险;内部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2.300

资质企业进行挂靠管理,挂靠方实际经营管理项目,是目前建筑行业积累多年的现状。在该经营管理模式下,资质企业大都以挂靠经营方式为主,提供资质挂靠、收管理费。资质企业基本不参与项目的具体管理和日常经营。多数资质企业不仅在与挂靠方采取了挂靠经营的模式,而且将该模式复制到开设分公司上。因资质获得难度大,外地经营也采用分公司模式,而分公司实际也由个人进行承包,缴纳总公司一定的管理费用。这种挂靠经营方式在营改增之后,将无法平衡进项与销项的统一,面临极大的风险。

“营改增”后,将是对资质挂靠企业的一次大清洗。资质企业进行挂靠,在增值稅后各项风险问题将会逐步爆发出来。本文就挂靠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经营风险

1.1 存在问题

(1)资质企业对外单位出借资质,不仅违反了建筑法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不得出借资质证书或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有关规定,且在经营过程中缺少与挂靠方之间的沟通,不利于挂靠双方建立长期、统一的战略目标,无法形成合力有效的资源整和,导致内部控制环境薄弱,监督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挂靠项目的采购合同有的是以项目经理部名义,有的是挂靠方直接签订。如果挂靠方诚信度不够,或资金实力不强,容易造成挂靠方卷跑工程款,造成拖欠供货款、下游队伍和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供应商、下游队伍、农民工在找不到挂靠方的情况下,必然会找到资质企业,资质企业需承担相关的法律后果。

1.2 应对措施

(1)加强授权委托管理。禁止向挂靠方签发常年授权委托证书,应做到授权委托证书一事一签发,明确授权权限及期限,对挂靠方的经营行为实行动态监管,一旦发现挂靠方的经营行为超越了经营协议的范围或者授权委托书的权限,资质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解除经营协议、向挂靠方的交易对象发出声明等形式,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由资质企业派谴项目的具体管理人员。建设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核算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人员均由资质企业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其工资以挂靠方名义进行支付。

(3)改变以包代管模式,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对于下游队伍项和目部采购合同须支付的款项,由项目经理部或资质企业的银行账户直接汇入供应商银行账户;对于民工工资的支付,应每月要求挂靠方提供各民工的考勤、工资表和身份证,再由项目经理部统一交由银行代发工资,以确保民工工资发放到位。不得将工程款直接转到挂靠方名下,减少挂靠方转移工程专项资金的风险。

2 财务风险

2.1 存在问题

资质企业的组织架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方式,在挂靠方各自为政的情况下,财务状况往往并不公开透明:

(1)资金管理方面。通常由挂靠方开立一般账户,自行管理收支,资质企业对挂靠方的账户监管力度较薄弱,特别是在现金收支方面控制措施更为有限。

(2)会计核算方面。挂靠方通常单独聘用财务人员自行进行账务处理,资质企业按挂靠方提供的会计报表定期进行汇总,最终形成多个账套并行的局面,破坏了财务数据的完整性。

(3)授权审批方面。重大事项挂靠方往往自行决策,集体决策和联签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挂靠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易形成内部控制盲点,为资质企业埋下风险隐患。

(4)财务监督方面。在没有内审制度约束或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挂靠方财务数据及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资质企业资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2.2 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设立财务中心集中管理企业财务事项,建立预算和决算制度,对挂靠方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和重大事项的集体决议。

(2)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统一会计核算模式,将挂靠方财务核算纳入资质企业会计核算系统,加强对挂靠方会计凭证的审核,提高会计核算及财务报告质量。

(3)通过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对挂靠方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定期检查。通过执行审计程序识别风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持续优化内控流程,调整及改进对挂靠方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企业整体抵抗风险的能力。

3 税务风险

3.1 存在问题

挂靠经营方式在营改增后,将无法平衡增值税进项与销项的统一;总分公司模式下,将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等违法行为,资质企业面临极大的风险。

(1)票据风险。分公司承包经营模式下,挂靠方无独立法人资格,但在当地独立核算税收。挂靠方必须以资质企业的名义核算账目和缴纳增值税,而对资质企业来说无法控制这些交易的真实性,资质企业很难管控分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违法行为,而相关责任将由有资质企业承担。

(2)进项抵扣风险。由于资质企业不参与项目具体的管理,实际进项票据由挂靠方开具抵扣。很难控制进项与销项的统一,更难控制增值税票据的买卖风险,形成进项冲抵难度加大。营改增后,该风险将被进一步扩大。

(3)税负不平衡风险。在挂靠经营的模式中,进项票据可能存在严重不足,目前国家规定的建筑业增值税率为11%,与1%~3%的挂靠管理费相比,项目本身收益,将很难持平税收负担。如果有几个项目出现问题,资质企业必将出现重大亏损。

3.2 应对措施

(1)资质企业必须制订统一版本的固定格式合同范本,项目部对外签订的所有合同,都采用总公司统一格式的合同范本。并对合同进行编号管理,控制交易真实性,杜绝分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

(2)营改增后,资质企业领导要树立正确的增值税抵扣意识,掌握增值税相关的知识,在投标、签订合同以及施工全过程中做到能够充分考虑如何转嫁税负和进项税抵扣的问题。进项税抵扣必须满足合同流、资金流、物流(劳务流)和发票流等“四流合一”的关键条件,避免增值税票据的买卖风险。

(3)資质企业应当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细化,对于经营和兼营项目进行拆分之后分别核算,降低税负。向各部门贯彻“营改增”相关内容,督促各部门积极配合,就如何降低税负进行讨论,然后选择最优方案进行施工,以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

(4)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会直接对企业税务缴纳的多少造成影响。财务人员在选聘上必须严格,选择学历和业务水平都较高的人员担任相应职务。同时,通过参加营改增培训,加强财务人员对营改增相关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掌握,尽可能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

4 法律风险

4.1 存在问题

挂靠经营模式下,资质企业作为民事主体,承担最终法律责任,一旦挂靠方经营上违约或侵权,势必给资质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如:挂靠方引起的合同纠纷,第三方往往向资质企业追责;挂靠方引起的债务纠纷,债权人也会以资质企业作为债务人,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

4.2 应对措施

资质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根本之策就是不采取挂靠方式承包建设工程,而是采取内部承包协议的方式,因为内部承包是法律所允许的,将挂靠项目实实在在地转变为资质企业的自有项目。

(1)如果是项目经理承包制的企业,必须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只负责工程进度、工程生产、安全生产,采购和财务由资质企业统一,收支两条线,项目部财务人员全部由资质企业派遣,财务要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2)如果是自然人挂靠,资质企业与挂靠人签一份劳动合同,把挂靠人聘为项目经理,资质企业支付挂靠人工资和福利待遇,按照工程进度,每年给挂靠人工程绩效考核。

(3)如果是公司挂靠,最好选用“资质共享”,也就是母子公司体制,推行“总公司直接管的项目部+总分包合同”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肖美林.挂靠模式下合作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J].审计与理财,2016(9).

[2]张颖.挂靠经营模式下的企业风险及应对问题浅析[J].中国经贸,2014(2):35-36.

[3]苏发钧,向芳.建筑工程施工挂靠双方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EB/OL].谈判律师网,http://www.tpan.cn/newsfile/2009-7-29/2009729172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