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在高中英语翻转课堂中的渗透

2017-05-05王万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评价机制

王万元

【摘 要】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四大基本理念:“提高英语语言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性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高中英语翻转课堂中,可以通过制作优质视频,完善师生互动平台,设计高效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在翻转课堂穿插主线教学,健全学生评价机制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等方式促进新课程理念的渗透。这些新课程理念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翻转课堂中将会得到良好的体现。

【关键词】 高中英语翻转课堂;优质视频;师生互动平台;课堂活动;主线教学;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2

学校的主旋律是教学,而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其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按照新课程理念构建新型课堂,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态态度和价值观,就成为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难点。研究发现,最近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最热门的话题,是由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教授Robert Talbert所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上述课程改革期望的新方法。

一、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

翻转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让学生的主要学习转移到课外,达到知识教授的目的;回到课堂之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在翻转课堂中,传统教学形式受到颠覆,课堂成为师生答疑解惑、生生分享学习收获的场所,课外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教师的教育热情也空前高涨。具体而言,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详见下表。

二、高中英语翻转课堂中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一)提高英语语言素养

英语语言素养即公民社会生活或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储备和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应用英语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此时的课堂翻转就使得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设计者”,其在教学中“主导”的重要性有增无减,为教师的教学提升迎来了新契机。同时,对学生而言,学生得以回归本真教育,其英语语言素养必将得到稳步提升。在表演中,因为职业的专业性要求,学生将会强化学习相关专业名词和科学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其科学方法和思维得到锻炼。这一过程使学生既深化了与英语相关的职业意识,又丰富了自身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总之,翻转课堂将会使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得到全方位提高。

(二)面向全体学生

翻转课堂无论从课前视频教学还是课上的知识内化,都是因材施教。一方面,对于教学视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快速完成视频学习;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以反复观看、揣摩视频以完成视频学习,还可以同时与同学及教师方便、快捷地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对于课堂教学,学生可进行小组交流并尝试互相答疑,同时教师可统一指导这些问题,结合系统反馈的测评结果,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针对学生的学习薄弱点有所侧重。此外,教师还邀请全班同学开展讨论、共同解答有价值的问题,这种方法让包括提问者在内的全体学生都能更积极地参与高中英语学习。

(三)提倡探究性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探究性活动主题的拟定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是教师,活动方案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实施者是学生。在翻转课堂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小组团队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以及交流合作,使学生的“多元智能”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因为翻转课堂创设的探究性学习情境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为学生彼此思想碰撞和共同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兴趣驱使其自主学习并乐于分享学习成果,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各取所需。

(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是指导和实施学科教育的新理念。翻转课堂的实施让传统课堂中师生的探究性活动得到充分发展,促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帮助学生将英语知识、技术与社会、环境紧密关联,实现了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延伸价值——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这一过程,一方面让学生复习巩固了知识,更帮助学生理解了STSE理念的内涵;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促进新课程理念在高中英语翻转课堂的渗透

(一)制作优质视频

优质的视频便于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方便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但在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不要仅仅考虑知识的单向传输,使视频成为传统课堂的翻版和压缩版,而且还要考虑运用增进学生思维活跃度的方式方法设计视频,让视频功能变得更为强大,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从而尽快导向深度学习。当然,这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翻转课堂有了良好优质的视频作支撑,可以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开启“引导探究学习”模式,这与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

(二)完善师生互动平台

为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师生互动平台得以产生,目前已有部分软件公司提供了相关的系统关系,同时,微信群、QQ群或者电子邮件也可以作为师生互动工具,“慕课”时代的到来更是创设了在线课程学习与交流的大环境。运用网上师生互动平台,学生课下学习和教师备课会更加高效。学生在课前自学中若遇到困难可即时向教师或同学寻求帮助;教师可通过平台反馈调整既定的课堂教学设计,因“时”制宜,教学不再一成不变,而是跟踪学情、与“时”俱进。所以,应充分借鉴“慕课”模式,不断完善师生互动平台,帮助学生在翻转课堂中重视并享受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而非仅仅是习得知识。

(三)设计高效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英语课堂活动可以围绕合作探究、个性化指导、巩固练习和总结点拨等方面进行设计,旨在让学生内化吸收知识并能学以致用。精细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感受科研的魅力和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在这样的思维训练和动手操作能力训练中,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得以进一步提高。

(四)翻转课堂中穿插主线教学

像翻转课堂这样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知识的碎片化,导致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针对这个问题,建议教师采用主线教学法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建线、构面、成体,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梳理知识脉络,形成知识框架,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翻转课堂主线教学可从“激发推动科学情境”、“有序铺展核心概念”、“体验探究生命科学史”、“自主探究科学方法”和“穿针引线连接问题”等几方面来进行设计。当然,在翻转课堂主线教学中,尤为提倡教师的“教”向“引”转型,教师应让“引导”成为提升学生自主建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助推力。

(五)健全学生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课堂,故其评价机制上也应区别于传统课堂以符合翻转课堂的实际。在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是学习的主要阵地,课上学习是对知识的内化升华,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同时考虑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部分。另外,翻轉课堂中的学生之间有大量的交流协作,故除了教师评价外,同伴甚至自己均可作评价人。多角度的评价有利于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翻转课堂的每个环节,特别是自评可以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以促进学习。

(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翻转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可以高效整合资源,以完善每一个学生为目的,为完成课程目标服务。所以,教师可以让高中英语翻转课堂与学校、社会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建立联系,把课堂翻转变得更灵活、更生动。学生可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加强对知识的掌控和拓展,让学生和现实生活更真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2.王爱君.翻转课堂汇总的新课程理念.教学月刊 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12):3-5.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4):45-51.

4.王陆,张敏霞.基于慕课资源的弹性U型转弯教学策略模型.课程 教材教法,2014,34(7):23-29.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评价机制
课堂的“生命”在于“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