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2017-05-05邵士庆
邵士庆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和不断完善发展,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蕴含着深切的价值关怀,有着光明的历史前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历程 历史使命 价值关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努力开辟出来的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开拓创新的伟大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的适合自身实际的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这一道路来之不易,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心血,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伟大历程。这一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奠基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开历史之先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等伟大历史实践,彻底改造了一个旧世界,建立了焕然一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功实现了中国社会形态更替的质的飞跃,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历史命运,成功实践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伟大历史命题,实现了不负初衷的庄严承诺。这一时期的伟大历史实践,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一时期在实践上的成功与曲折、在理论上的创新与探索,为改革开放时期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可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与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相比,虽然在“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又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伟大历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历史前提。
开创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拨乱反正,面对新的时代主题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及时转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以战略家、革命家的眼光和勇气,适时地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他们着眼于新的时代、实践和实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道路等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探索,并进行了开创性论述,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基本问题,从而促进了实践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全面繁荣进步,掀开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这一历史时期,在实践上,我国初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制度框架;在理论上,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及时领导党和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并做出了正确的实践抉择,中国人民从此迈进了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新时代。
捍卫推进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的重大变局和由此引发的国内外复杂形势,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面对世界大势的新形势、新机遇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理论建设和框架安排,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与变革,努力开创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这一阶段,在实践上,党中央稳定了局面、安定了人心、团结了力量,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有力地回击了西方“历史终结论”的理论喧嚣和道路自负;在理论上,加深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坚持发展阶段。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积极推进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积极推动国内和谐社会、国际和谐世界建设,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阶段,在实践上,党中央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的日益崛起,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在理论上,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走向成熟阶段。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均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使中国人民富强起来的必由之路。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上还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蕴含着深切的价值关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什么样的社会最理想,什么样的道路最光明,千百年来人们始终没有停止追寻的步伐,始终没有放弃求索与奋斗。选择道路,是为了达到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有着深切的价值关怀。
人民关怀。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形成了两条基本道路。一条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一条是以资本为中心的道路。前一条道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为目的和归宿;后一条道路以少数人的利益、少数人的幸福为目的和归宿。前一条道路,以人为本;后一条道路,唯利是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它源于人民的选择,归宿于人民的利益。这条道路的确立,有着唯物史观深刻而正确的哲学理论基础,折射出人类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分水岭,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道路有着明显的界限和本质的区别。只有这条道路,才是尊重人民、爱护人民、为了人民的道路。
人类关怀。以“人类正统”自居的资本主义道路,虽然不乏资本主义温情脉脉的频频召唤、历史终结的时时呐喊、普世价值的明兜暗售,但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和现代国际关系史,我们不难发现,所谓人类最后秩序、最后制度的资本主义道路,本质上暴露的只不过是国家利己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嘴脸。资本主义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明争暗斗,集体上演的只不过是一场“公共地悲剧”。资本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不过是一场“致命的自负”。这条道路把一切都“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火之中”,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即使是同盟之间,也是自己优先的利己主义盘算,更遑论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终极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肇端于对资本主义道路的扬弃,批判和超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利己性,聚焦中国,关照世界,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蕴含着深切的人类终极关怀。中国发展,不忘与世界同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整体命运有着明确的责任意识、贡献意识和科学的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中国人民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怀,因此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积极响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一系列破解全球性难题的积极参与举措,无不反映了中国的世界责任意识和大国担当。
社会主义关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忘来路”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没有忘却探索者的责任,没有忘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没有忘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追寻。在突出特色的同时,没有忘记对社會主义一般原则的继承性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地突出和运用“中国特色”,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社会主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判断原则。聚焦当下,不忘使命,开辟的是一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光辉的发展历程和美好的远大前途,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成功、越走越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一论断清晰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未来的路如何规划、如何走,是一篇大文章。如何成功地将这篇文章写下去,需要勇气,需要定力,需要智慧,需要方法。
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立场、根本方向所在,是扎根中国土壤、吸收中国营养、带有中国气派、蕴含中国气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力量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永葆青春、永葆活力的方法论秘诀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和远景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光辉的发展历程和美好的远大前途,这条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随着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逐步提高,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随着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我们达到目标的方法将会越来越多,制度将会越来越完善,理论将会越来越科学。
这条道路必将越走越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但历史与现实已经证明这条路子选对了。早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已经积累和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物质基础。未来的道路,将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中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困难越多,成就越大;空白越多,描绘的画卷就越美。总之,这条道路将会越走越成功。
这条道路必将越走越自信。所谓道路自信,实际上源于三个层面的自信。一是由“相信”而产生的自信,即相信这条道路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和成功,从而产生理智上的自信;二是由自豪而产生的自信,即由于与其他道路相比,自己坚持的道路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从而产生情感上的自信;三是由“他信”而产生的自信,即国际社会对这条道路的信服和敬佩,从而产生的“比较”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并将继续在这三个层面使人民群众越走越自信。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注:本文系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16ZT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