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任重而道远
2017-05-05靳诺
靳诺
【摘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体化,实现学科发展、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是高校改革发展、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精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鲜明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对于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纲领性文件。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首先,应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党管高校。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应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找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全面加强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双重历史任务,这一重任能否落实到位、落实情况怎么样,关键在于高校党委是否真正地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关键在于高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高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能否形成合力。应当全面加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应当着力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力,加强党管高校的能力,提升党对高校的领导力,从而增强新形势下高校党组织的定力和战斗力,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应当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新思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服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
其次,应当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以党的工作方针贯穿高校教育工作全局,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紧密相连,使高校的各项工作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服务,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强化思想引领,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地开展与深化。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中国的高校,必然要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必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们中国大学的最大特色。
再次,应当积极践行“四个讲清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国的历史与国情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和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特质,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等教育的发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在阐释中国特色时要做到“四个讲清楚”,应当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成功历史经验证明,中國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始终与国家的历史进程共命运,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联系;始终跟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始终与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在革命历程中寻求真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足于优良的革命传统,扎根于红色的土壤,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与中国革命史和中华奋斗史一脉相承。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立场鲜明地拥护中央各项决议,倾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和舆论宣传重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确保先辈的“红色江山代代传”的重要保证。
首先,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高度,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德,就是要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德;树人,就是要为党和人民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可信、可亲、可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特色,塑造一代代具有世界眼光,具有强烈使命感的青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积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深刻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特点,提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毫不含糊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要持之以恒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最大公约数凝魂聚气,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根基,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给养。高校责无旁贷,应当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构建时代精神,为国家强基固本。应当积极引导学校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自己的基本遵循,扣好人生的一粒又一粒扣子,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
再次,以良好校风校情为基础,坚持“四个不懈”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应当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符合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着力发掘自身独特的校史校庆,在学校发展历史中探索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与方法,以校风、校训、校史、校情为依托打造积极的校园文化,将思想政治工作覆盖校园生活全方位,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即强调务实求真,坚持追寻真理。从陕北公学一路走来,实事求是的精神始终贯穿于人民大学的发展历程,成为人民大学一以贯之的精神品格。
实现“全程育人”,构建立体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关键在于强化执行、狠抓落实。态度上应当“绷紧弓弦”,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行动上应当“拧紧螺丝”,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精神上应当“上足发条”,为持久性地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吹响号角。
首先,將学科发展与思政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科育人。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理论研究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有独到的经验与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拥有国内最齐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形成了强大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优势,在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上能够实现互学互鉴、共同发展,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功能上能够实现资源集成,同频共振。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学科优势,围绕当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深入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人大学派”,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的新高地,以透彻的理论培育学养深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实现马克思主义学科群的育人功能。
其次,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实现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高校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切实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引领青年学生打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功底,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价值追求。中国人民大学全方位构建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育人平台,在既有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基础上,按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课程教学与自选讲座相结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校各院系各专业人才培养路线图之中。启动“读史读经典”项目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阅读活动,设立“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通过课内外结合、教师指导和朋辈互助结合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再次,加强思政工作与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管理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对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作出了新指示,提出了新要求,表达了新期待。中国正处在大变革和大转型的时代,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这需要思政理论工作者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守理论阵地,筑牢思想防线,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将教学内容与世情国情相结合,将理论传授与党情民情相呼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潮流、自觉抵制错误思潮。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内容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做到亮点突出、特色鲜明,更新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理念和思路,推动工作理念、方法和措施“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落到地上”,实现“把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面旗帜插到每一名师生心里。
最后,加强思政工作与治国理政思想的有机结合,实现全程育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应当从总体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间的理论脉络,深刻领会一以贯之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统筹协调、整体谋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工作内容联系起来,深刻把握思想脉络,深入贯通理论内涵、贯彻落实精神实质。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是时代为我们提出的重大任务。要解决和回应这一重大课题,必须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体化,实现学科发展、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新华社,2016年12月8日。
责编/宋睿宸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