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纽扣的形制演变

2017-05-04张旭陈研

艺术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衣襟近代纽扣

张旭+陈研

摘 要:纽扣是服装的重要部件,能起到扣合服饰衣襟的作用。我国纽扣出现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晚,可以认为是由襻带发展演变而来,到近代已经发展成熟,且与引进的西式扣眼式纽扣并存。本文以中国纽扣博物馆馆藏实物为研究材料,进行了分析,结合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以及上海纺织博物馆的馆藏服装,对近代服饰衣襟上的纽扣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近代;纽扣;衣襟;变革;审美表达

1 “纽扣”概述与分类

对于“纽扣”的定义,面前学术界各持己见,概括下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定义是以《说文》为代表的:“纽,系也,从系,丑声。从系,与丝线有关。一曰结而可解,即绳带系的可以解开的活结。”[1]即“纽扣”专指用布帛盘缠而成的球状扣及套环纽。第二种定义是以《中国古代衣冠服饰大辞典》为代表的:“纽扣”亦作“钮扣”,又称“纽扣子”“钮子”。是指连接衣襟的扣子。形制多样,起初多以布条编结而成,故纽字从系。明清以后,纽扣的制作极为讲究,“纽”和“扣”均用金玉为之,故钮字亦从金。[2]即“纽扣”同“钮扣”“纽子”、“扣子”“衣纽”,“纽扣”是人们根据其制作的材质变化而进行的文字更迭。

显然第二种对“纽扣”的定义更加的具体准确。从时间先后的顺序上来看:“纽扣”和“钮扣”密切相关,“纽扣”是“钮扣”的先祖,“钮扣”是“纽扣”继承与发展;但两者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继承与发展且交叉”存在的关系。本文采用了第二种对“纽扣”的定义。为了避免“纽扣”与“钮扣”的交叉使用而造成的理解混乱,笔者将“纽扣”作为所有钩固物体的通用词,根据其制作材料和组成结构的不同,又将其分为相连式纽扣、独立式纽扣和单钮式纽扣三大类。它们的形态结构如下:

1.1 相连式纽扣

“相连式”纽扣是由开口一侧的纽和另一侧的纽套构成;纽由纽头和纽脚两部分组成,且纽头和纽脚是相连的;纽头一般为球形,通常用服装本身的面料来制作;纽套由纽环和纽脚组成,纽套和纽连接衣身的部分称为纽脚,两侧纽脚大小一致,以衣襟为轴对称分布。在相连式纽扣的基础之上依据纽脚造型又将其分为:直纽和花纽。直纽是指纽脚为简单的直襻条,没有将其盘成其他造型的纽扣;“一字扣”是其典型代表,在近代服饰衣襟上使用最为普遍。花纽就是将纽脚部分盘成各式各样花形的纽扣。花纽大小没有固定的尺寸,造型多样,题材丰富,多以花鸟鱼木、字体等形象为主。

1.2 独立式纽扣

独立式纽扣是由开口一侧的钮和另一侧的纽套构成;独立式纽扣与相连式纽扣在结构组成上是一致的,即钮由钮头和纽脚组成,纽套由纽环和纽脚构成。独立式纽扣与相连事纽扣的不同之处在于钮头和纽脚是两个独立的部件,需要以一定的方式连接,且钮头由金、银、铜等非织物材料制作而成。

独立式纽扣按其接入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钉入式和活套式;“钉入式”是用纽襻将钮头固定于衣服上,钮头钉后不拆线就无法取下;而活套式不拆线也可以装上或取下,相对而言清洗、拆卸更加方便、容易,且可以一扣多用。

1.3 单纽式纽扣

单纽式纽扣,是由衣服里襟上的钮头和门襟上的扣眼组成。钮头已从相连式纽扣和独立式纽扣的环套结构中跳了出来,成为单独的纽扣。是一种将纽扣扣入扣眼来扣合衣襟的新型扣合方式。单钮式纽扣的式样丰富,有圆形、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以及各种头像、器物、花形等造型,以圆形居多,材质一般为金属和合成材料。主要出現在近代对襟式马甲、褂、衫和西式服装中。

2 近代纽扣形制演变及规律

纽扣是服装内部结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的变化发展也是服装造型变化的一个必要因素。我国近代纽扣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由传统到西化、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过程,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设计演化之路。

从材质上看:

我国最先出现的纽扣是由布帛等织物材料制作而成的相连式纽扣。明清以后,纽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制作材质变得更加多样,金、银、铜等金属材料被广泛的用来制作纽扣。因其制作材料的改变,其形制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相连式纽扣演变为独立式纽扣。到了近代,纽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含铅、锌、锡等合成材料制成的单钮式纽扣,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以贝壳为原料的纽扣。

从形制上看:

我国纽扣的形制多样,起初的钮头多呈圆球形。随着各种工艺水平的提高,其形制也发生了变化,已不再禁锢于传统的圆球形相连式纽扣,出现了椭圆形、笼形和瓜形等独立式纽扣。到了近代,西方单钮式纽扣随西式服装一同传入我国。不仅丰富了我国纽扣的种类,还促进我国纽扣形制的变化,即独立式纽扣形制进一步的简化,去掉了一边的钮脚,直接将金属钮头缝制在衣襟上,再用布帛做的纽套固定在衣襟内侧。这种西化的独立式纽扣一般出现于近代西式泳装、连衣裙中。

从色彩、纹样上看:由于受到西式色彩、纹样的影响,独立式纽扣的钮头由早期的动植物纹样变成几何抽象纹样;西方单钮式纽扣多以复合材料制成,色彩比较鲜艳。这种新型纽扣的引进,使我国的纽扣色彩变得丰富起来。

2.1 从实用到审美再到实用

艺术的产生本是先于审美,这个观点是指当实用实现以后审美就会上升一个位次而先于实用,而当审美和实用形成一个平衡后,实用又会先于审美。实用和审美二者就这样互相攀附,彼此作用,进而促使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3]艺术发展是这样,中国纽扣形制演变也同样遵循了这样的一条演变规律。

我国纽扣在衣襟上起初也只是以扣合实用功能为主。乾隆以后,纽扣在材质和造型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在实现扣合实用功能后,又开始强调其审美装饰功能,最后又将实用与装饰完美结合,实现两者的统一。一字襟马甲就是其典型代表,就实用功能来讲:穿着者在行走骑马时,伸手即可实现马甲的穿脱;就其审美而言:一字襟的横向襟线与纽扣的纵向排列、纵向襟线处与纽扣的横向排列组合打破了形式上呆板,使一字襟服装静中有动,更好的体现了行服这一实用特质。

2.2 从纵向传承到横向西化

我国近代纽扣由传统的“相连式”纽扣到“独立式”纽扣转变的过程属于纵向传承的一个过程。不管是“相连式”还是“独立式”,其基本结构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钮头的制作材料。其基本结构依旧由左右两侧结构扣合在一起成为一对。从“独立式纽扣”再到“单钮式纽扣”转变的过程可谓是横向西化的一个过程:除了纽扣的基本形制改变外,其纽头形状、纹样、材质也因受到西式纽扣的影响而不同于传统相连式纽扣。

我国近代纽扣完成了由传统的“相连式”纽扣到“独立式”纽扣再到“单钮式”纽扣的转变。从纵向上看是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传承与积淀的结果,而从横向上来看,又是与西方外来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的产物;它具有对传统的历史传承性和对西式文化的融合性,是近代中国选择与创造的结果。

3 结语

纽扣是服装内部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的变化发展也是服装造型变化的必要因素。中国近代纽扣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由传统到西化、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设计演化之路。近代纽扣由“相连式”到“独立式”的发展,不仅是其在材质上的飞跃,更是其在结构上的发展。两者密切相关,但两者并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交叉”存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殷寄明.《说文解字》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18.

[2]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261.

[3]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127.

猜你喜欢

衣襟近代纽扣
刚刚好
汗水湿透衣襟
闪闪亮亮纽扣画
纽扣变变变
纽扣
玩转纽扣
又一年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