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学”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7-05-04浙江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章师亚
浙江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章师亚
在“三学”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浙江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章师亚
章师亚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衢州市拔尖人才,浙江省常山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肯学善思,勤于写作,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研文章250余篇,其中2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小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本,主编或参与编写的著作9本;在县内外作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等方面的专题讲座400余场。
学科教学要符合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但从哲学的角度说,“人”比“书”重要。根据“母语”的特点,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采用“前学”“中学”“后学”(即“三学”)的策略。“三学”更多的是对“人”的关注和关照,有助于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三学 核心素养
我有个观点,凡学科教学都要考虑两点:(1)学科的性质和特点;(2)人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学科教学一是要符合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按照它的性质和特点来做,二是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从哲学的角度说,就是要有“个性”“共性”观(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个性,人的发展规律是共性)。共性是寓于个性的,所以,我进而还有另一个观点:“人”比“书”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认识的“回归”——因为核心素养强调的正是对“人”的关注。
但是,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不能凭空进行,于是,我们必须重新回到“个性”上来。通过对“个性”的认识、理解和驾驭,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这就必须回答“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因为只有正确或准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语文教学才不会偏离“航线”,才能快速到达目的地(取得理想的效果)。语文是什么呢?不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什么的,简单说,就是“母语”。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谁不知道。但是,对于学生学母语来说,一是有经验,二是可以自己习得。就这两点来说,有的人就不一定清楚了,或者说,虽然清楚,但在操作上还是会出现捉襟见肘、手忙脚乱等难以施展的情况。
按照“有经验”和“可以自己习得”这两点来说,语文的学习或者语文的课堂就可以做一些改变——我的“三学”策略(或者说模式)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三学”。
所谓“三学”,就是“前学”(课前学)、“中学”(课中学)和“后学”(课后学)。前学、后学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习得,中学是在教师的参与(注意,是参与,而不是督促)下学生自己学习。前学不是通常的预习,是有任务有目标的真正的“学”。譬如,会读会写生字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和其他的有关知识(如《难忘的一课》中的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他们到底是谁)等。后学也不是让学生去完成字、词、句等方面的书面作业,而是进行课外阅读(如提供一篇与课文相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再学习),或者围绕主题(依据课文的主旨和特点来确定)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也不同。原先,一篇精读课文要上两课时、三课时(有的老师上一篇略读课文,也要上两课时、三课时),现在改为不管上哪类课文都浓缩为一课时(择课文中的“精华”让学生开展读、写训练);方式也有改变,原先非常强调书声琅琅,现在倡导静思默想,让学生多做涵泳、揣摩、发现之事,从“口”学走向“脑”学。这其实又是我的另一个观点:课堂时间有限,不要把学生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放到课堂上来(譬如,课文的练读——练习把课文读通读顺,学生拿着书本读就是了,何必一定要放到课堂上来),课堂上要选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做。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题目上来——“三学”凭什么就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先说说我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前面已经提到,核心素养就是对“人”的关注。那么,关注什么?总体上是“立德树人”四个字。具体到学习上,我觉得也是四个字:状态、态度。也就是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应该有积极的状态、自觉的状态和主动的状态;应该有认真的态度、用心的态度和善于发现(善于动脑筋)的态度。
如果这种理解正确,那么,“三学”的方式(模式)是的确有助于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的改变的。
下面,以具体课例来作分析。
以《难忘的一课》为例,笔者是这样来执教这篇课文的(按“前学”“中学”“后学”分别陈述)。
前学:
1.会读两个生字:闽、诸。
2.读通课文(无误,不结巴)。
3.了解一下课文倒数第2段中提到的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这些人物,大体上知道他们是谁。
中学:
1.前学检测。
方式:随机抽读生字、课文,随机抽答所了解的人物。根据抽读、抽答情况予以评价(注意:是评价而不是纠正)。
2.“中学”展开。
(1)学习课文前面的“导语”。要求用“①②……”标出学习任务。
(2)根据“导语”提示的第一个任务(了解课文内容)展开学习。先用关键词作概括:()——()——(),再连起来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3)依据课文的两个“点”展开细学。
第一个“点”:课文第7自然段开头写道:“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请问:“动人的情景”具体指什么?用“﹏﹏﹏”划出有关词句。
第二个“点”: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中有一句话:“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请问:为什么眼睛会湿润?做批注(根据理解用词语概括)。
(4)根据“导语”提示的第二个任务(说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写一两句话。
后学:
1.提供《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让学生学习。(文章略)
2.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分小组编一份以“爱祖国”为主题的小报。
这样教就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方式”提供了核心素养发展和提升的平台。方式指的就是“三学”。“三学”的方式是对“三维”目标的全面实施。老实说,通常的语文教学(确切地说,是语文阅读教学),三维目标是“残缺”的,很少能够做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维目标的关照。也就是说,通常的语文阅读教学几乎没有情感的培育、态度的关爱和价值观的引领。“三学”则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学生自己学,尤其是“前学”和“后学”。“自己学”必定离不开情感态度,久而久之,也必定会有情感态度的改变,即得到“人”的发展。
其次,“评价”强化了核心素养发展和提升的刺激。“三学”始终贯穿着评价,如“前学”对检测效果的评价;“中学”对展开程度的评价;“后学”对投入意愿的评价。但凡这些评价,概不指向于“学效”(学习效果),而是指向于“学态”(学习态度)(其实,学习态度往往决定了学习效果)。这样的评价,无疑会对学生的心智、情意、姿态、品格等产生影响,是真正对“人”的关注。
第三,“改课”给予了核心素养发展和提升的能源。“三学”的“中学”(课中学)与原来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笔者把它称之为“改课”),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文本的处理不再是面面俱到,对文本的教学指向也不再是方方面面(内容、主旨、表达特色等);二是教学方式的“颠覆”——原先非常推崇书声琅琅,现在改为倡导静思默想。静思默想就是让学生跟文本直接对话,通过涵泳、揣摩、鉴赏、发现、批判等手段去把握文本。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实践性、思维性和探索性都是很强的。这就非常有助于学生从“读书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和改变。
第四,“循环”保障了核心素养发展和提升的机制。“三学”是一个系统。它不是孤立的线性的操作流程,而是有联系的“环形”的学习形态。也就是说,在“三学”中,“前学”“中学”“后学”不是一次性的,“后学”可以变为“前学”,然后又依次进行“前学”“中学”和“后学”。如《难忘的一课》,课文上完之后提供《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让学生进行“后学”。这个“后学”也是有要求的(如同《难忘的一课》的“前学”一样),就又可以将《别了,我爱的中国》作为文本再次进行“三学”。《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完后,同样会提供一篇文章进行“后学”……于是,“循环”产生了。在这样的“循环”当中,学生始终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的——独立,自主,潜心,尝试,钻研,智取……这便有了“人”的形态和资质。
再强调一点,如果说“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核心素养”的确切表述(这确实是权威的说法),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核心素养就是“生存力”,或者说“生长力”,而“生存力”或“生长力”就是“独立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学科教育是不是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经历“独立”、尝试“独立”和学会“独立”?无疑,“三学”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和舞台。
[1]章师亚.改“书声琅琅”为“静思默想”[J].小学语文教学,2016(4).
[2]章师亚.我想这样教语文[J].教学月刊,2016(7-8).
[3]周一贯.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J].小学教学参考,2016(9).
[4]章师亚.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