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7-05-04陈曲
陈曲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货行业作为消费前沿阵地,其发展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为了适应激烈的行业竞争形势,加强企业的营销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顺利完成销售业绩并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百货业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措施,并提出了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期对同行业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使我国百货行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百货业;实际需求
百货行业作为城市面貌的集中展现,同时也体现出了时尚的流行氛围。在新形势下,一个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除了做好经营管理与实现商业创新外,加强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百货业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一)营销队伍建设基础薄弱,人才匮乏
众所周知,百货零售行业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业态形式也屡屡出新,这样一来原有的百货商场若要有所突破,就必须注重自身的调整与改革。对于传统的百货营销而言,由于人才素质普遍不高,致使其营销意识较为缺乏,特别是对一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一线营销人员,无论是管理还是普通职员,已经到了谈“营销”色变的程度;职工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情况较为突出,再加上其大部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很难满足百货业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际要求;相关的营销专业人才较为紧缺,具备市场营销、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现代专业化人才更为匮乏。
(二)制定的营销激励机制存在滞后性,员工积极性普遍不高
营销作为一个竞争无处不在的职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若要使员工承受住巨大的工作与环境压力,就必须借助激励机制来使营销人员化压力为工作动力,否则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销售业绩难以支撑其自身发展。而通过现有的营销激励机制来看,大部分企业在制定营销人员的薪酬制度时都侧重于稳定与考核,明显激励不足,动力不强。
(三)营销人才队伍建设未能跟随时代发展脚步,制定的营销策略较为单一
新形势下,虽然百货业舍弃原有的“百货”概念,一改之前的大且全,转而追求小而精,但诸多传统百货业仍难以逃脱粗放型的管理经营模式。对于一线的营销手段而言,仍是采用传统方式。尤其是在网购行业不断刷新销售记录的今天,传统的营销手段与滞后性的营销人才队伍建设显然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首先是在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建设的情况下,难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次,对于营销涉及到的商品、供应链以及较为突出的绿色物流等诸多领域,百货营销缺乏对应的策略;最后,面对一体化流程,即“物流—商品—服务”缺乏统一与特色,未能真正达到消费者需求层次与意愿。
(四)缺乏互联网与大数据发展意识,营销网络建设慢且缺乏完善
当前,面对互联网络的崛起与迅速发展,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若要有所发展就必须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在自身建设方面快速引入大批专业化人才,而且自身的营销网络也要随着商品与服务的创新而有所建设与完善。而通过现有的行业营销系统及网点建设来看,诸多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无论对于營销系统建设还是互联网与微商营销都缺乏一定的创新与完善,尤其是对营销数据库的系统安全维护方面,由于专业人才较为缺乏,致使系统漏洞较多,风险较大,严重阻碍了营销网络的建设进程。所以,为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网络营销建设并积极引进与培养相关的专业性人才。
(五)营销管理人才匮乏,队伍战斗力弱
作为现代化的营销管理人才应具备:丰富的经营与管理经验,对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有较为详细的了解,熟练掌握营销的一整套运作流程,对营销团队培养与建设有自己的思路与策略,能够带领营销团队不断开拓进取。当前,对于营销管理人员而言,自身难以具备此类综合性素质,又由于环境的多变性以及营销激励机制的滞后性,致使专业管理人才外流严重,企业营销人才建设往往处于被动与不利局面,这样一来,不但难以强化营销团队建设,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难以稳固与发展。
二、加强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
当前,面对百货业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行业转型与改革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在营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采取: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优化培养模式以及注重各层次人才梯队建设等培养策略,具体实践如下:
(一)确立组织架构,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1、确立营销管理架构,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无论是营销组织机构的建立还是区域网络营销的布设,都是为了营销团队更好的建设。为了最大程度的拓展市场,就必须根据现有人员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分工,按照业务类别既有面向大客户的项目组营销又有冲锋一线的市场营销,并根据商品促销及活动情况来对营销网络进行布局和建设,根据“小而精”的原则与思路,根据区域发展状况来对商品进行科学化布局,并建立起区域特色化的专业营销组织,专门开展特色化营销工作,同时也要根据市场需求与环境状况不断对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并加强关键环节的创新工作,此外,在员工各司其职的情况下,还要确保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根据营销现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营销管理制度
根据营销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状况来制定相关的营销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对其加以完善。在对营销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要根据现有的营销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营销体系建设与绩效考核激励措施以及营销业绩汇总表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尤其是对百货业的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而言,无论是人员选拔、分工、培养还是考核激励办法,都应不断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管理与规范力度;依据人员实际情况与培养目标,来制定营销人员培养大纲并明确相关的培训方式;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不断对营销管理制度加以调整与完善,进而建立起一批系统化、专业化的营销实战人才。
(二)确立培养目标,有计划的推进营销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保证达到营销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的预期效果,根据人员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层次分明的梯队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同时通过专业化的业务知识与技能的阶段性培训,来不断培养与选拔各级营销骨干,对于营销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而言,要以市场高级销售经理作为长期的培养方向,在销售业绩突出的人员中培养高级业务经理,通过集中与专项培训,培养其不但具备专业性知识,又有营销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进而使营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
(三)注重对营销人才的科学化培养策略,使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1.确立营销骨干选拔制度并严格执行
为了确保营销骨干选拔的公平公正性,可以采取公开招聘与区域营销人员自荐的形式来进行选拔。选拔的侧重点,一是能力考核,对于营销管理人员的选拔而言,其不但要具备较强的销售业务能力,自身还应该同样具备管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二是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考核。根据面试人员的现场表现由面试及营销主管进行打分,为了确保面试内容的全面性,其包含演讲与答辩两方面,通过面试人员自我介绍,重点考察其语言表达、气质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答辩环节,既可以暴露出面试者在思维逻辑与应急处置方面的诸多弊端又能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有侧重的考察,不但确保公平与公正,也能选拔到真正适合的营销管理人才。
2.通过自主培训,不断提升实战能力
根据各区域营销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自主培训计划,具体内容包括:落实营销管理制度,做好营销项目跟踪与处理,定期确立新的量化考核指标,每周根据销售情况来对营销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予以讨论,通过具体指导与相关培训不断对营销人员的营销方式与组织纪律进行纠正与规范,进而逐步提升各营销人员的实战与综合能力。
三、 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思考
通过一系列实践,一个具备现代化与专业性的复合型营销人才队伍建设已初具规模。尽管如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百货业营销机制仍较为滞后,基于此,在不断进行探索的情况下,应找准现有机制的突破口,大力提升营销人才队伍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一)创新激励机制,公开招募高级营销人才
当前,面对不断发展的互联网经济,作为百货行业更应该加强对营销高级人才的吸纳,借助互联网营销模式,在不斷推进行业转型与升级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国际化相关人才的引进,利用多种形式不断拓宽人才途径,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把营销高级人才用在市场与服务的关键岗位上,在克服本地化与语言等相关障碍的同时,不断推进新的营销策略与扩张进程。此外,依据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不断加大对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引进力度,为人才储备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大数据形势下,积极引进现代化的营销管理体系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发展环境,必须与专业化的国内外营销专业院校与机构进行紧密联系,基于大数据形势下,依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现代化的营销管理体系,此外,对于人才专业与实战培训而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营销或管理人员,在培训内容方面,要尽量避免过多空泛的理论知识,不断加大实战方面的培训力度并根据市场需求来对培训内容不断进行调整与创新,最大程度的确保培训的预期效果。
(三)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对营销薪酬及激励机制进行完善
对于营销薪酬机制而言,应当以市场开发与实际需求状况为导向,进而建立起对营销人才的综合指标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服务监督与业绩结果考核,不断推进新一轮营销人才的产生,最终促进行业转型与升级。此外,对于营销人员的激励机制而言,应该运用多种手段对业绩突出的员工予以表彰和激励,进而树立起先进典型,并利用多种途径对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借助鲜明的导向作用,不断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建立起一支具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现代化人才队伍。
结语:综上,百货行业要和市场与消费者需求做到全面、准确的对接,除了在管理上不断推陈出新以及加强对空白市场的开拓外,还应在营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并通过营销体系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创新以及科学化管理等一系列方式对其不断加以完善,真正做到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想客户之所想,进而使服务更加专业,也为行业转型与升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