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宽以待之
2017-05-04叶长海
叶长海
[摘要]课堂教学需要提供自由宽松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
[关键词]课堂;宽松氛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9201
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说:“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自从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中国高校能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
窃以为我们现行的教育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与头脑,更严重的是现行的教育束缚了他们那颗本来就该放飞的心。总把学生禁锢在一个小圈子里,又怎么能够培养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来呢?为此,我认为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既然我们的“三苦”教育(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起不了多大作用,那我们何不宽以待之,给他们翅膀,让他们飞翔。
一、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良好的情感关系是在宽松、平等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常有居高临下之感,对待学生,犹如对待下属一样,这怎么可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呢?而在美国,教育给学生的空间很大,也很宽松。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想法,教师对之也是宽容的,提供的氛围也是宽松的。如,某生在一次考试中,做完试题后,竟然在试卷背面画了一幅画,还写了几个字“太简单了”。该生这样做,不仅没有受到批评,反而还得了100.2分。询问老师,方知100分是卷面应得的,0.2分是奖励的。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关系融洽,彼此之间无话不谈,什么都可以讨论,什么都可以商量,师生之间自然就建立起了一种良好的情感关系。
二、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观点与见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过 “五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大脑,能大胆地想;解放孩子的嘴巴,会大胆地说;解放孩子的双手,去大胆地做;解放孩子的耳朵,能广泛地听;解放孩子的双眼,去观察千姿百态的社会和自然界。这种解放就是给孩子提供宽松的氛围。孩子们一旦得到了解放,有了这种宽松的环境,没有了束缚,就会思想活跃,各种奇思妙想、奇谈怪论都有可能出现。我在一次教学业务检查中,有幸听了一节课,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宽松的自由环境,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赢得了听课教师的啧啧称赞。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有的说变成了水,有的说变成了泥……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变成了春天。多富有哲理啊!“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还有一位美术教师的做法也令人称道,他在讲评学生“画苹果”作业时,发现有一个学生画的苹果是方形的。
“苹果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
“我去奶奶家,奶奶比较疼我,为我洗了许多苹果让我吃,可刚一放上桌子,就掉下来了。如果苹果是方形的,就不会掉了。”
“你的想法真好!希望你早日让我们吃上方形苹果。”
这些超乎常规的想法在课堂上是经常可以遇到的,这些火花的呈现,是学生刹那间的灵感与顿悟,是宽松教育带来的喜人景象,是一朵令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的奇葩。我不禁为这些有独特想法与见解的学生喝彩。
三、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江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永远不会立于先进民族之林。”
我们现在的孩子已经被密闭在一个狭小圈子里,被迫以童真和时间为代价来堆砌某种动作的熟练。而这种单调的、机械的动作所钝化的恰恰是孩子们那活跃的思维,恰恰是孩子们的灵感与顿悟,恰恰是那一闪即逝的创新火花。我们的孩子拷贝能力较强,而创新能力却相对较弱。
记得有一个外国教育专家考察团对我们教育的评价是:“走进学校前是各种各样,走出校园后是一模一样。”教育的失误正在于此。难怪一些外国专家来华互动教学时,让学生自由想象画一幅画,许多学生无从下手,个个愁眉苦脸,学生大多只会照着样画临摹。这在我们看来很正常,但外国专家认为不可思议,简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人们总在呼吁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采花”,更要学会“酿蜜”。而现在的学生频繁参考,大脑已成容器,不懂思考,不想思考,不会思考。不会思考,又怎能谈迁移、谈创新呢?
为此,我们呼唤创新,我们需要创新,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学生学进去,讲出來。
(责编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