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小练笔,习作显精彩

2017-05-04李秀宜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练笔切入点习作

李秀宜

[摘 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中,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从而解决小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寻找空白、留意标点、关注延伸等手段,巧妙设置练笔环节,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练笔;切入点;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77-02

作为语文教师,每当布置学生作文的时候,感觉学生总是“无米下锅”,茫然不知所措,总会看到学生“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甘咬钢笔头”的局面。对此,在教学中,我常常依托文本,引领学生练笔,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挖掘哪些文本资源来让学生练笔好呢?

一、寻找空白,巧设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在某件事情的描写上会留有余地。有的情节一带而过,简略处理;有的情节直接跳过,根本不写。这是情节发展的空白。如果教师能找准并利用这些空白,引导学生拓展想象、随文练笔,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学生想象的翅膀也就展开了。如此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解决学生写作时“无米下锅”的问题。

例如,《船长》一文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伟大的英雄形象——哈尔威。在船即将沉没的最后时刻,哈尔威没有选择自救,而是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课文是这样描写的:“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是一段十分简短的场面描写。如何处理这一段的教学呢?此时我没有纠缠于船长能否逃生的思辨式的“理性”教学方式,而是抓住“哈威尔船长一句话也没有说,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乘客、船员又是怎么想的?”这一情节空白,设计了乘客和船长对话的小练笔。有学生写道:“此时轮船正在慢慢下沉,玛丽号巨轮上所有获救的人们正在深情地呼唤着船长的归来:‘船长,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作为船长,你是完全有能力逃生的?难道你不想走吗?你快回来!快回来呀!船长似乎听到了人们焦急而深情的呼唤,但他依然屹立在舰桥上没有离开。他坚毅的目光仿佛在告诉人们——朋友,不是我不想回家。作为一名船长,我就要尽到船长的职责。船在人在,船亡人亡,这是我坚守的信条。这艘轮船在风风雨雨中伴随了我几十年,我怎么能丢下它,独自逃生呢?我的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船上的人都得救了,我问心无愧。面对死亡,我毫不畏惧!”

教材中的空白通过对话形式的小练笔的处理,再现了船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内心活动。这不仅巧妙地解决了教学难点“船长为何不逃生”, 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再现,学生对船长的崇敬和不舍之情油然而生,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背后蕴含的丰富情感。

再如《七颗钻石》一课中描写小姑娘找泉眼的部分,作者只写了:“她找哇,找哇,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故事中没有写小姑娘是怎样经历千辛万苦找到泉眼的。于是,我利用教材中这个练笔点,设计了这样的写作环节:“小姑娘不分昼夜地找泉眼,她还会到哪里去找呢?她还会经历哪些磨难呢?”其中有一个学生写道:“小姑娘到过很多地方,饿了她吃树上的野果,困了也不睡觉,手磨出了血痕,脚磨出了血泡。翻过了一座座大山,趟过了一条条小河,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 学生在想象小练笔中体会到了小姑娘找泉眼的艰难,心目中小姑娘的形象更丰满、更高大了,文本内容也在学生的灵性释放中变得更饱满。

二、留意标点,巧设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开放、主动思维的空间,给学生的想象留有充分的余地。教师可巧用文本中某些特殊的标点符号,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也是非常不错的练笔资源。

例如,《五彩池》第三自然中有这样一句话:“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当学生读完这句以后,我问:“你知道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学生们沉思了一会儿,纷纷举起了手。一个学生说:“这个省略号写出五彩池的形状不仅仅是作者描述的这几个,还有很多。”我随即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想象作者未写出的五彩池的神奇形状,并运用文中的句式“有像……有像……有像……”,把想象中的种种形状写出来。学生有的写道:“水池的形状真多呀!有像五角星的,有像鸭梨的,有像月牙的……”还有的写道:“水池的形状真多呀!有像草莓的,有像哈密瓜的,有像杨桃的……”通过填补省略号内容的小练笔,五彩池的千姿百态得以充分展现,学生对五彩池神奇的理解和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再如,《顶碗少年》一课中,讲到顶碗少年第二次上台表演后,有一段这样的描写:“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此时,观众们的内心活动、面部表情,文章都没有涉及。我们看到的只是观众的神情,而所有省略的内容似乎都包含在省略号中。在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抓住此处空白,进行随文小练笔。

三、关注延伸,巧设练笔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结尾处往往会给读者留下许多意犹未尽的缺口,在似乎“无”的空白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给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课文结尾处这一延伸练笔点,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进行练笔训练,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对文本进行延伸。这样的续写小练笔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写作平台。

例如,《凡卡》这篇课文结尾写道:“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无疑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教学完课文后,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小凡卡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的美好愿望能实现吗?他的命运能改变吗?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故事经由学生的笔,变得充满想象,充满悲惨,充满同情。

一个女学生这样写道:“凡卡一睁开眼,还没来得及揉一揉眼,只听老板娘大声呵斥着:‘你竟敢趁我们不在家时拿墨水写字,你真不想活了!她一邊骂着一边拎着凡卡的耳朵,雨点般的拳头朝他身上砸去。小小的凡卡只得屈服于命运,去劈柴、做饭去……现在,每天的活干得更多了,可怜的凡卡天天忍着,盼着爷爷快来。”另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凡卡隐隐感到自己的耳朵火辣辣的疼,睁开惺忪的双眼,看见老板娘和老板怒目圆睁,立刻打起了冷颤。老板像拎小狗一样把凡卡拎到院子里,用皮带抽打着凡卡弱不禁风的身子。凡卡哭着、哀求着,东躲西藏,可老板不仅没停手,反而打得更厉害了。老板打累了便气呼呼地走了,只剩下可怜的小凡卡伏在地上抽噎着。”

通过自己的联想,每个学生都编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凡卡》的新结局,过了一把当作家的瘾。这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又如,学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后,我设计了续写故事的练笔训练:“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样呢?他还吹竽吗?”学生的写作欲望被充分激活,于是纷纷埋头写作——《南郭先生后传》。而学完《大拇指汤姆》后,我则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大拇指汤姆的惊险离奇的经历。在教学《穷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章后,我又结合课后练笔要求,让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故事在学生的笔下变得随心所欲,充满想象、充满温情。

总之,课堂小练笔应立足于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活用教材,要善于挖掘教材,并依托课文找准练笔点,巧设小练笔,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说话、写话练习。这样长期训练,相信学生一定能在课堂小练笔这块“小田地”里写出一番“大天地”,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得到快速稳步提高。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小练笔切入点习作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