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内外语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研究

2017-05-04于湘泳

中国市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偏远地区校企合作策略

于湘泳

[摘 要]文章结合佳木斯大学外语实训基地运营的实际情况,对国内高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外语实训基地运营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鼓励开发校企合作的运营管理模式,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健全课程体系,三是教师主动转变思想、提高技能,校方给予支持。

[关键词]外语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偏远地区;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257

1 研究目的

近年來,为加快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与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率,高校的外语实训基地建设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原本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产物,早在2000年就开始兴建,而高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是始于2012年,起步较晚。虽然有高职高专院校参考,但由于接受实训的对象不同,不能一切都照搬照抄,必须探求出适合高校自己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外语类的实训基地,相比理工科,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空间较小。因此如何利用好高校校内外语实训基地,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依据一定的政策和国内一些成功案例基础上,结合佳木斯大学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对佳木斯大学乃至国内其他高校外语实训基地建设起到一些建设性作用。

2 建设外语实训基地的政策依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国家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及培养质量的提高。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规模”。2012年6月14日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进一步指出,要“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再次明确指出:“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

3 外语实训基地的建设及使用现状

就目前我国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而言,偏重理工科,对人文专业方面建设较少。尽管如此,外语专业还是根据自己专业特点,积极投身于外语实训基地建设的浪潮中。现已建成的实训基地主要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形式。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数字化语言实训室、语言文化体验馆、茶艺实训室等,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医院、贸易公司、度假酒店、旅游公司、外语网站等。

从建设情况来看,地处都市或边境,有较多涉外性质工作的地域的高校,外语教学与实践既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实现又可以很好地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而地处较偏远较少有涉外性质工作的地域的高校,外语教学与实践就主要靠校内实训基地开展。

就使用情况来看,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开展得有声有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然而由于外语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仍处于初始和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比如“对于长达4个星期的实践周期来说,形式单调,内容缺少趣味性”。[3]“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大多数缺乏从事实践类工作的经验,而是直接从接受日语语言文学的教育体系中直接进入高校的日语教学。‘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4]

4 佳木斯大学外语实训基地使用现状

2014年7月17日,“佳木斯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实训基地”落成使用。基地占地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投资近千万元,内设有日本文化体验馆、韩国文化体验馆、俄罗斯文化体验馆、法国文化体验馆、意大利文化体验馆、和服室、茶道室、插花室、日韩俄英法意式包房各一间;厨房、会议室、会客室、资料室、多功能厅、接待室、培训室等,是国内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外国语言文化实训基地。

由于佳木斯地处祖国东部边陲,对外贸易较少,外语在当地几乎无用武之地,所以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主要的实训地点。基地落成当年外国语学院利用夏季学期,组织学生在该场馆进行实训,主要有插花、茶道、和服、韩服、西餐、日韩料理等文化体验活动。学生每10人一组由一个外教进行授课,实训中每人都有机会单独操作,接受外教的指导。最后还选拔了优秀学生为同时主办的国家级会议“中国语言教学研讨会”的与会人员进行了表演展示。该次实训活动受到了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学生也觉得收获颇丰,真正达到了实训目的。次年的夏季学期,在该实训基地开展了“首届外国美食文化节”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制作比如寿司、日式炸鸡、咖喱饭、三明治、沙拉、小蛋糕、炒年糕、酱汤等日韩欧美美食。在美食节当天,大家可以免费品尝,气氛宛若过年一样热闹。

这两次活动都搞得非常成功,领导满意、学生高兴、也真正达到了实训的目的。但却同时必须正视今后面临的三个问题:一是活动经费庞大,如果没有其他项目经费支持,很难支撑。二是教师忙碌、学生清闲,学生是分批次来实训的,而能讲授文化实践课的教师只有几人,活动后教师们叫苦连天,特别是外教。三是基地的利用率过低,除了夏季学期这一个月时间,别的时间很少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探索新的运营模式。

5 外语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策略

创建一个外语实训基地实属不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因此如何确保外语实训基地建成后能够有效地开展语言实训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是个亟待解决的巨大挑战。

下面笔者就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方针,对外语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和策略提出几点构想和建议。

5.1 校企合作的运营管理模式

2012年6月14日教育部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中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做了明确指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一政策应用到外语专业上,就可以是校企联合创办一些具有经营服务性质的活动中心,如西餐主题餐厅、俄罗斯风情园、动漫主题餐厅、日式茶室、合气道培训、外语翻译中心等。外语专业的学生熟悉对象国的语言和文化,却没有资金创业;地方企业或投资人有资金却不懂国外的文化背景,外语实训基地正好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学生在实践中大胆锻炼,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同时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如果经营成功,学生毕业后可将其作为事业发展,如果经营失败,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也将成为应聘其他企业时的有利砝码。

5.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健全课程体系

国办发〔2015〕36号《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就提到了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比如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降低理论课的学时,增加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学时。课程设置上增加与语言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拿日语专业来讲,就可以缩减诸如《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史》等课的学时,虽然这样的课大多数学生没有兴趣,对将来的工作也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因为有的学生要考语言专业研究生,这些是必备的知识,所以不开还不行。笔者建议折中一下,缩减这种课的学时,把学生领进门即可。另一方面,开设诸如日本茶道、插花等文化体验课、情境模拟课,学生平时就可以在语言实训基地上,到了夏季学期,就以实践成果展示活动为主。学生们自我管理,用一周的时间互相交流,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美地展示日本特色文化。有点类似于日本大学的兴趣活动小组和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校园文化节的形式。

5.3 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一线教师,要想培养出新型优秀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得改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技能水平。像佳木斯这样地理位置偏远的高校,聘请校外专家来讲座和交流的机会很少。这就要求教师们,必须克服困难,主动“走出去”参加各种会议、学习、交流,开阔视野,增强实践指导技能。要实现上述目标,学校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给予教师时间上和资金上的支持,教师才能提高积极性,主动参与。

6 结 论

外语语言文化基地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能力训练、外国语言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科研研究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无论是理論还是实践仍处于初始和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切实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完成培养新型外语人才任务,践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潞艳.大学夏季学期怎么上?[N].北京日报,2015-07-08(003).

[2]陈连丰.注重知行统一强化外语专业实践教育环节[J].中国校外教育,2011(4):95.

[3]王锐,崔美玲.韩国语语言实践现状的初探[J].北华大学外语学院·才智,2012(33):93.

[4]关铠含.地方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9):61.

猜你喜欢

偏远地区校企合作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偏远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有效性研究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偏远地区配电网容载比的算法改进模型
Passage Four
偏远地区使用太阳能驱动的平交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