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新生心理特征的探索与分析

2017-05-04潘伟伦沈龙

中国市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新生高职院校

潘伟伦+沈龙

[摘 要]研究者采用了MMPI量表对浙江某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了普查,发现部分新生有疑病、精神衰弱和轻躁等心理特征,通过七个比较变量上的差异检验,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呈现不同的心理倾向,在性别、城乡来源、独生子女、家庭氛围、家庭经济情况和报考满意度等变量上,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特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248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更加全面地掌握新生心理状况,各高校陆续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力争在新生入校的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目前心理普查的开展方式趋于一致,绝大多数高校采用了网絡测评软件,以人机对答的形式进行普查[1],但各高校所使用的测量工具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单纯以判别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为目的的高校,多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除判别心理健康程度外,兼调查学生心理特征的高校,多采用两个或多个量表相结合[2],除上述量表外,还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个性调查表》(EPI)、《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等量表。目前浙江省开始要求统一使用UPI进行普查,以期能统一各高校的普查数据,更全面地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部分学校在使用规定量表的基础上,还丰富了基本信息的调查,并开始结合MMPI进行普查,以期从心理普查中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特征。[3]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调查的对象为浙江某高职院校2013级3000多名新生,测试之前要求学生必须以选择题的方式完善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是否独生、来源地、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家庭成员组成情况、报考满意度、专业等,为普查结果的分析提供比较变量。被试在各比较变量上的分布情况见表1。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进行普查,在进行心理测试时,采用统一指导语,要求被试认真答题,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对所有题目作出“是-否”回答,答题过程中不允许被试互相观看、交头接耳,以免互相影响、降低信度。

问卷处理上我们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来建立数据库,并对《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中的疑病、抑郁、癔症、心理变态、男性化—女性化、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症、社会内向十个因素进行统计处理。

2 调查结果

2.1 总体结果

参测总人数3367人,结果有效人数为3180人,有效率为94.45%。其中,514人在某个单项分上超过70分,表明这些学生在某个因素上的特征较为明显,占有效结果总数的16.16%。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统计,数据分布见表2。

2.2 各因素的统计结果与差异检验

2.2.1 各因素的统计结果

在各因素的分析中,如果单项分数高于70分,则表示该生在这个方面的特征较为明显,各因素的统计结果见表3。

2.2.2 各因素在比较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1)各因素在不同专业上的差异检验。对各因素在专业变量上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心理变态和精神分裂两个因素在专业变量上的P值大于0.05,差异不显著,而其他因素在专业变量上的P值均小于0.05,除癔症外,其他因素的P值均小于0.01,差异显著。对差异显著的八个因素在专业变量上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信息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内向(平均值44.315,与机电专业42.817比较F=1.498,P=0.040<0.05,与艺术专业42.027比较F=2.288,P=0.001<0.05,与管理专业43.022比较F=1.238,P=0.048<0.05)和抑郁(平均值47.242,与机电专业45.295比较F=1.947,P=0.002<0.05,与艺术专业45.629比较F=1.612,P=0.007<0.05,与管理专业45.838比较F=1.433,P=0.012<0.05)两个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疑病(平均值52.505,与机电专业50.580比较F=1.925,P=0.000<0.05,与艺术专业50.906比较F=1.599,P=0.000<0.05,与信息专业51.043比较F=1.462,P=0.002<0.05)和精神衰弱(平均值48.871,与机电专业46.733比较F=2.138,P=0.000<0.05,与艺术专业47.605比较F=1.266,P=0.020<0.05,与信息专业47.750比较F=1.102,P=0.047<0.05)两个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机电专业的学生在男性化—女性化(平均值48.264,与管理专业44.252比较F=4.013,P=0.000<0.05,与艺术专业46.258比较F=2.006,P=0.000<0.05,与信息专业46.569比较F=1.695,P=0.004<0.05)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轻躁症(平均值52.495,与管理专业51.369比较F=1.113,P=0.034<0.05,与机电专业51.287比较F=1.208,P=0.019<0.05,与信息专业50.542比较F=1.952,P=0.000<0.05)和偏执(平均值45.946,与管理专业45.072比较F=1.023,P=0.045<0.05,与机电专业44.831比较F=1.114,P=0.026<0.05,与信息专业44.930比较F=1.098,P=0.037<0.05)两个因素上显著高于其他专业。

(2)各因素在其他比较变量上的差异检验。对各因素在其他六个比较变量上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十个因素在性别和报考满意度变量上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社会内向、精神衰弱、癔症、抑郁、疑病、男性化—女性化六个因素在是否独生变量上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男性化—女性化、社会内向、抑郁三个因素在来源地变量上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除男性化—女性化外,其他九个因素在家庭氛围变量上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而十个因素在家庭月收入变量上的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显著。

表6中的结果显示:女生的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男生,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生差;独生子女在社会內向、精神衰弱、癔症、抑郁、疑病方面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而在男性化—女性化上的得分却高于非独生子女;来自城市的学生在男性化—女性化上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而在社会内向和抑郁上却低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庭氛围和谐的学生在除男性化—女性化以外的其他九项指标上的得分均低于家庭不和谐的学生;报考满意度越高的学生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均越低,说明报考满意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3 分析与讨论

3.1 调查的总体情况

从表3中单项因素的统计结果来看,疑病、精神衰弱、轻躁症三项指标比例高于其他因素,说明此三类心理特征的学生数最多,而精神衰弱和轻躁症是两种对立表现,说明多数问题学生走在两个极端,不是特别压抑,就是特别兴奋,这与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吻合的,与当代青少年叛逆、爱走极端的秉性也是吻合的。而疑病则是由于“90后”学生严重的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的敌意或渴望关注。

3.2 各专业学生心理特征的差异情况

表1的结果显示,艺术专业可能存在问题学生的人数比例最高,我们假设艺术专业的学生可能具有某种共性特征,该特征导致了结果的差异,不考虑组织工作给学生带来的情绪以及学生的作答态度等因素,单就掌握的基本比较变量对各专业进行差异检验,我们发现,仅在“报考满意度”(平均值1.908,与管理专业1.825比较F=0.083,P=0.033<0.05,与机电专业1.809比较F=0.079,P=0.046<0.05,与信息专业1.779比较F=0.129,P=0.005<0.05)上各专业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艺术专业学生的报考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专业,于是我们认为除去其他忽略的因素外,还可能由于录取的不满意导致学生出现负性情绪及不满的态度影响了测试的结果,使得艺术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其他专业差。

另外,我们通过对各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标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各专业的学生不健康特征出现集中表现的现象,这可能因为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上表现出了个性心理特征的倾向性。

3.3 各因素在比较变量上的差异情况

对各因素在其他几个比较变量上进行差异检验发现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生差,这可能是由性别特征决定的,女性更多地表现为敏感、脆弱、害羞、感性等性格特点;独生子女在社会内向、精神衰弱、癔症、抑郁、疑病方面得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这与我们所认为的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更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相矛盾,但非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责任、压力等都具有独特性,在家庭的地位受到排行及父母喜爱程度的影响,在家庭的责任会被分摊,甚至出现强烈的依赖性,在家庭中的压力可能会无形的增加,而且争宠、嫉妒等心理可能导致焦虑、强迫等神经症,而在男性化—女性化上的得分独生子女却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因为独生子女对性别的认同感低于非独生子女,也可能由于父母对子女的性别期望影响了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所导致;来自城市的学生在男性化—女性化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而在社会内向和抑郁上却明显低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因为城市与农村的生活环境差异、接触事物的复杂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学生的眼界、认识相关;家庭氛围和谐的学生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均低于家庭不和谐或离异家庭的学生,这说明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子女带来的温暖、关爱、舒心等正面情绪与行为对子女的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家庭月收入的高低没有造成各指标上得分的明显差异,说明家庭月收入并不是影响学生心理特征的主要因素,但也可能因为学生在填报基本信息时对家庭月收入的情况或理解有偏差,导致家庭月收入的被试分布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该比较变量失去比较的意义;报考满意度高的学生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均明显低于报考满意度低的学生,这可能因为报考不满意的学生产生了负性情绪和不满态度,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王芳,朱易,邱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3):44-45.

[2]王贤钏.SCL-90和UPI在体育职业院校新生心理普查中的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2):134-136.

[3]杨通宇,田歆,吴晶鑫.贵州商专新生心理普查与心理建档工作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4):66-69.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新生高职院校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