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成长分析

2017-05-04詹细明朱传华

中国市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成长性节能环保

詹细明+朱传华

[摘 要]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中,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发展的主题,作为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国家与社会的广泛重视,研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显得极为重要。文章确定了19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企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成长性的评价模型,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成长性;主成分分析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201

1 引 言

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绿色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涵。发展绿色经济,通过提升资源在经济系统的利用效率,把绿色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不仅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汽车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中国制造业的中坚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努力践行绿色发展。基于驱动技术的重大升级和转型,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结构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汽车业绿色发展的引擎。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而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培育我国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

2 成长性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主成分分析法是由霍特林(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这种方法运用降维的思维,把多个指标转变成几个综合指标,而通过转变得出的综合指标就叫作主成分,主成分之间毫无联系。观察那些研究企业成长性的文章,可以发现在评价公司的成长性方面,大部分的学者主要还是从财务数据的角度去设置评价体系,这样有利于数据的获取以及进行相应的比较。文章拟对成长性评价指标进行选取,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起相对应的评价模型,最后再计算出成长性得分。

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本文将评价指标选取为赢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具体形式和解释如下。

2.1 赢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評价上市公司成长性的重要标准。本文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的评价主要采用了净利润增长率和每股收益两个指标。

2.2 偿债能力

本文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反映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而资产负债率反映公司长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指的是每元流动负债拥有流动资产作为偿付保障的数量,速动比率指的是每元流动负债可以立即用于偿付的资产的数量。

2.3 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指公司生产运作的能力,公司运营水平高说明其对经济资源管理利用率高,获取利润的速度也就相对较快,反之亦然。本文对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营运能力衡量主要以总资产周转率为标准。

2.4 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是指公司能不断壮大自身的潜在能力。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他们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更多是看重一家公司的未来价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投资。预测发展能力可以防止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进行短期行为所导致的问题,有利于真正增加公司的经济实力。想要比较全面地判断一个公司的价值,就应该注重从动态的角度预估公司经营发展水平的高低即发展能力。本文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企业发展能力的衡量主要以总资产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标准。选取的指标见表1。

3 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

3.1 数据的收集

文章样本公司的筛选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在上交所或深交所上市的公司。

(2)2015年及以前上市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公司。

(3)能够及时披露年报的公司。

按照上述的步骤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筛选,共筛选出比亚迪、天齐锂业、欣旺达、风帆股份、多氟多、通合科技、南都电源、杉杉股份、万向钱潮、沧州明珠、新宙邦、当升科技、国轩高科、江苏国泰、赣锋锂业、中通客车、亿纬锂能、江特电机和许继电气这19家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

3.2 样本公司数据处理

此次研究中采用了2015年的数据指标(见表2),2015年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元年,汽车产销刚刚开始放量,行业数据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同时主成分分析法运用单一变量即同一年的不同指标数据进行对比,能够使结论更加具有可比性。

3.3 分析过程

把表2选取的8个反映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财务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主成分特征值及所占比例,如表3所示。

所有成分从大到小排列,按特征值大于1的选取原则,前 4 个主成分均大于 1,并且前 4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9.988%,说明这 4 个主成分能够解释原始数据 99.988%的信息,解释效果较好,因此本文将选取这4 个主成分对19家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研究。

通过表3计算成长性综合得分:

S=0.7410×F1+0.2124×F2+0.0312×F3+0.0154×F4

其中,S代表成长性综合得分,F1~F4分别是第1主成分到第4主成分得分。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方法,需要计算4个主成分中每一个指标的系数,然后列出有关主成分和各指标的组合表达式。将原始数据导入得出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通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前4个主成分的线性表达式:

第一主成分F1中,相比其他指标X1的系数明显要大,因而第一主成分主要是净利润增长率,它代表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第二主成分F2中,X3和X7的系数相对较大,所以第二主成分主要是资产负债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两个指标的总体反映,它代表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

第三主成分F3中,X6和X7系数相对较大,是总资产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综合反映,它代表了公司的发展能力。

第四主成分 F4中系数较大的是X6,所以主要反映总资产增长率,它代表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4 分析结果

将四个主成分得分数据代入到上述线性表达式,依照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将计算结果列于表5中。

从以上成长性综合得分的排序结果来看,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第一,从选取的这19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样本来看,成长性综合得分在100分以上的有3家,分别是多氟多、比亚迪、国轩高科;得分在50~100分的有5家,分别是欣旺达、南都电源、杉杉股份、天齐锂业和亿纬锂能;得分在30~50分的有3家,分别是赣锋锂业、中通客车和风帆股份;得分在0~30分的有6家,分别是沧州明珠、通合科技、江苏国泰、万向钱潮、江特电机、当升科技;许继电气和新宙邦得分为负值。为了更加直观清晰地觀察这些数据的特点,将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不同分布区间的成长性得分绘制成图,见图1。

可以看出,19家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中,成长性综合得分30分以上的有11家,在所有样本中占了57.9%的比例,成长性得分处于 0~30分这个区间的有7家,占的比例为36.8%。

第二,要注意综合得分与平均水平的大小关系,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平均水平为91.03。从表5的成长性综合得分可见,所研究的19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中,仅有3家在平均水平之上,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得分相差过大,企业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

第三,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出影响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主要成分,进一步分析主成分得分情况,如表6所示。

F1中排名前五名的是多氟多、比亚迪、国轩高科、欣旺达和南都电源,对比成长性综合得分来看,排名也基本相同。第一,主成分中主要是净利润增长率,代表了企业的赢利能力,它是评价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核心指标,直接决定着公司的成长速度。在本次研究中,它对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的权重高达74%,说明赢利能力对企业成长性影响非常大,赢利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F2中国轩高科得分较好,从得分系数矩阵中可知资产负债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两个指标主要反映了第二主成分,说明国轩高科的偿债能力比较好,具有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使该公司具备持续稳定成长的可能。

F3和F4中排名靠前的是风帆股份,从得分系数矩阵中可以得知总资产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要反映了第三、四主成分,这两个指标代表了企业的发展能力,从侧面也代表了公司上升的空间。

成长性综合排名靠前的多氟多和比亚迪这两家公司得分远高于其他公司。以比亚迪为例,该公司起步较早,技术较为雄厚,业绩拐点比较明显,在综合实力方面领先于其他公司。

新能源汽车代表了汽车工业未来的前进方向,是世界各主要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依然缺乏竞争力,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结构布局不合理、自主研发能力较为薄弱等诸多问题。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真正发展时间并不长,国外老牌汽车生产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并没有实质性领先,而比亚迪等国内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开始涉足相关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技术水平与国际市场的差距正在缩小或局部领先。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给我国国内汽车工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能有效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水平,有助于实现我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从而显著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倪筱楠,王沈桥.系统视角下上市公司成长性发展测度评价探讨[J].企业经济,2013(8).

[2]王朝勇,唐亮,张显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和关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4).

[3]安海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读及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2(10).

[4]张贵群,张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J].工业技术经济,2014(2).

[5]鄢波,杜勇,阮敏彦.上市公司成长性与财务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1(7).

[6]李正图.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的总体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4).

[7]唐啸.绿色经济理论最新发展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14(1).

[8]郑德凤,臧正,孙才志.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及绿色转型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5(2).

[9]倪筱楠,黄泓杰.上市公司成长性财务评价探讨[J].企业经济,2010(8).

[10]刘曜,干胜道.企业成长的财务研究思路[J].现代管理科学,2009(8).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法成长性节能环保
2018上海成长性企业50强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跨学科宽口径节能环保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出行信息环境规划流程研究
知识资本与中小企业成长性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