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绘本阅读的读写结合
2017-05-04潘甜
潘甜
[摘 要]绘本因精美的图画、简单的文字,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教学绘本《我家是动物园》一课,可锁定封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故事;图文结合,让学生欣赏感受品故事的美;让学生仿写,丰富故事内容。这样教学,能使孩子们走进美好的故事情节中,既能受到文学的熏陶,增强审美的感知,又能提高思想认识。
[关键词]绘本阅读;读写结合;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69-01
绘本因精美的图画、简单的文字,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精美的图画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令人受到启发。绘本故事主题鲜明、立足点小,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易于学生接受。绘本教学,透过文字信息与画面信息引领孩子们进入不同的世界,根据绘本的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联想和想象,拓宽创造想象空间。
语文新课标虽然对各个年段的习作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兴趣”“见闻”“感受”“想象”是贯穿整个小学习作教学的关键词。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绘本激发兴趣、链接生活、读写结合呢?下面笔者以《我家是动物园》的教学为例,谈谈绘本阅读的读写结合。
一、锁定封面,展开想象猜故事
绘本的封面是绘本的脸,是整个绘本的高度概括。从封面中,我们能读出许多信息,如主人公、故事情节、重要情境等。读懂封面是读懂绘本的第一步。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封面,关注细节,张开想象的翅膀,猜一猜故事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如,本课教学我们这样展开。
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关于动物园的书,这是书的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什么?(一个日本小男孩,他叫祥太)除了祥太,你还看到了什么?(书名)除了看到题目,还看到什么?(作者)猜猜故事讲了什么?
二、图文结合,欣赏感受品故事
兒童文学作家彭懿认为:“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个故事:第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第二个是图画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产生的故事。”一般绘本读物,我们读的大多是第三个故事,即文字与图画相结合产生的故事。
图画相对直观,让人赏心悦目;而文字则相对抽象,阅读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感受力。如果说绘本故事是一串精美别致的项链,那么图画就是珍珠,文字则是串联珍珠的细线。总之,图画与文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请看本课教学设计片断。
1.“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其实呢……”
(1)仔细看图,你觉得祥太像什么动物?
(2)读一读文字,说说为什么。
2.“这是我爸爸,龙太先生。其实呢……”
(1)看图,说一说:爸爸手上拿的是什么,他又像什么动物呢。
(2)结合文字,说说为什么爸爸像狮子。
3.“这是我妈妈,明美女士。其实呢……”
(1)浣熊有什么特点?
(2)找找图中祥太在哪里。
(3)读一读,说一说:妈妈为什么像浣熊。
4.“这是我爷爷,一郎先生。其实呢……”
(1)看图猜一猜:爷爷是什么动物。
(2)看图说一说:他看到了哪些风景。
5.“这是我奶奶,早纪子女士。其实呢……”
(1)配乐播放百变奶奶的图片。
(2)说说奶奶是什么样子。
(3)结合文字说一说:奶奶和狐狸有什么相似点。
6.“这是我妹妹,茜茜。其实呢……”
(1)出示图片:看一看妹妹都在偷听些什么。
(2)为什么说妹妹像只小白兔?
以上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图画、感受文字,并鼓励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表达出来。这样教学,图画和文字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出了绘本的艺术内涵。
三、仿写创作,拓展训练编故事
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幅图或几幅图,结合文字提示,让学生们对人物心理、故事情节等进行补白;可以模仿某个片段进行续写、改写、扩写;可以通过写写画画的方式创编故事。请看本课的教学设计。
1.想一想:祥太的家人真的是动物吗。
2.说一说:祥太平时很关心自己的家人,知道他们的相貌怎样,喜欢什么,所以才编出这么好听的故事。你们也像祥太一样,说一说你的同学、老师或者家里人都像什么动物吧。
3.画一画:
(1)画一画你的家人。
(2)你能用“这是……其实呢……他是”说一说吗?同伴交流。
(3)展示交流。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绘本中的读写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收获阅读的快乐。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