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策略

2017-05-04王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引导

王伟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引导学生多动手操作、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多质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引导;主动;参与;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34-02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下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空间,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如,教学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时,只是让学生记公式“V=Sh”,然后让学生在应用时套用公式进行计算,学生也能计算出各种圆柱体的体积,但由于对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不熟悉,计算时也只能是死记硬背地套用公式。如果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测长方体、正方体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再让学生动手把圆柱体进行平均分,通过把圆柱体切割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从而得出圆柱体体积与长方体体积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动手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打破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理解了公式的由来,学生就会记得牢,并且不容易忘记。

荷兰著名学者费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得出结论,使他们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学生不但把学到的知识真正扎根在心中,而且也产生了成功感,一举多得。

二、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

教师要把爱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更要营造一种愉悦民主的氛围,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心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结论,还要让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说说得到结论的方法有哪些,是否还有更简捷的方法;要鼓励学生多说,各抒己见,针对不同的结论展开讨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如,对于苏教版“找规律”中的题目:下表粗线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一共可以得出多少个不同的和?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试着移一移,通过移一移、填一填,找出平移的次数、得出的和的个数与给出的数字个数之间存在的规律。只有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找出的规律,学生才能记得牢,在解决同类型问题时才会得心应手。

三、优化练习的设计

教师要优化练习的设计,具有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点的练习,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练习时,还要让学生体会出题者的意图,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认识所学知识的用途,体现所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如,对于苏教版“找规律”中的例题:小芳家浴室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中间的4块瓷砖组成了一个图案。如果把这4块瓷砖组成的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有多少种贴法?

在这个例题后,教材又安排了“试一试”:如果贴的瓷砖图案如下图所示,又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

以及题目:下表的框中5个数的和是60,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任意框几次,看看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2)如果框出的5个数的和是180,应该怎样框?能框出和是100的5个数吗?為什么?

(3)一共可以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

这些题目都是在例题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的,解题方法就是把这些不规则图形看成规则图形去做。如:“试一试”虽然框出的是一个“凸”字形,但在解题时,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长方形,只要找出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框法。

同样,后面一题框出多少个“+”,也是把“+”看作长3格、宽3格的正方形来框的,并且给出的数字框也是规则的长方形,因此可以当作正常的找规律题来做。

这时,教师给出题目:能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

这里就不能直接按规则图形的规律来解题了,显然,需要在计算规则图形的基础上加2。要想让学生明白为何加2,就要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因为不动手移一移是很难想明白的。

以上几题的安排,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模式,还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和趣味性。

四、加强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如,教学“平均分”时,要让学生知道,只要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只不过小数除法分得的结果不一定是整数,同样的道理,分数的平均分也同样适用。这样,只要是遇到平均分的题目,学生就会用除法来做,就能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他们“有法可依”,才能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让学生多操作、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多质疑,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当然了,这里的放手并不是不管学生,教师应该端正教学思想,坚持不懈,让学生学会学习,让素质教育顺利转轨,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引导
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