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拓展江苏富民路径

2017-05-03

群众 2017年4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富民公共服务

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焦富民”的响亮口号后,立即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这说明,富民确实是当下江苏发展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确实是广大百姓的热切期盼。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下,江苏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一直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针对这样一种没有真正实现“富民”的情况,江苏应咬住富民目标,盯紧富民短板,从多维度拓展富民路径。

路径一:积极提升GDP中的居民收入占比,使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协调。考虑到GDP中居民收入占比处于全国中等偏下位置的事实,江苏聚焦富民首先应通过实行更加积极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使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在人均GDP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在企业利润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要将原来的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收入这“三个口袋”真正调整为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这样的新顺序,并且使居民收入“口袋”变得最为充实。

为此,必须围绕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采取多维度的对策和措施。应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率,确保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真正让全体城乡居民都分享国有资产的投资收益;深化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与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资本、技术、管理等其它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报酬机制;建立并完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切实有效地降低商品房价格和文教卫生等服务价格,全面改善城乡居民衣、食、住、行、用条件。

路径二:着力实施创业主体培育工程,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创业主体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创业主体多起来、活起来,才能使整体经济发展起来、壮大起来,也才能形成富民的动力之源。因此,鼓励新的创业主体在产业配套和产业裂变中寻找与把握新的创业机遇,这是促进富民的重要前提。

要通过实施以“激发创业主体活力、放低创业门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等为重点的全民创业行动,不断点燃全民创业激情,充分激发每一个社会细胞的活力,充分释放每一个创业主体的潜能,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全面实现富民目标积蓄更加强大的动力。一是打造创业经济培育体系,努力构建和实施“创业江苏”战略,进一步加大建设创业型社会的工作力度,在全省范围促使“打工经济”转变为“老板经济”。二是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大力培育江苏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理念,并且形成长三角创业、创新聚核效应。三是重点扶持初创型企业发展,积极放宽限制条件,实行投资主体“零门槛”,注册登记“零收费”;允许以可评估作价并能依法转让的公司股权、合法债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采矿权、探矿权、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作为企业出资。

路径三:推进就业惠民,充分发挥就业在居民增收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城镇困难人员、退伍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这一重要论述既强调了就业对于民生的重要性,也为推动就业富民指明了方向。江苏聚焦富民,一定要将推进就业作为一条重要路径。

为了有效地增加就业,应该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劳动者自谋职业以及企业吸纳符合条件人员就业的,依法给予税收优惠,从而有效地增加就业机会。二是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每年购买若干个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三是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大职业培训投入,实现职业培训与就业工作的良性互动。对有就业要求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免费培训,帮助低收入家庭中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四是重视开发应用失业预警系统,及时反映劳动人口的增减和就业状况,并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对就业形势走向进行分析、预测,建立起失业预警机制,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路径四: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让全省民众共享“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成果。省党代会报告指出:“现在我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相称,有些地方老百姓收入还不高。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为了改变苏北地区以及一些农村地区部分老百姓收入较低的局面,江苏要进一步加快扶贫开发的速度,加大扶贫脱困的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大力兴办民生事业,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扶贫开发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要聚焦经济薄弱的苏北地区和低收入农户,细化帮扶政策,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着力帮助他们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勤奋劳动脱贫致富;对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给予必要的救济和帮助,妥善安排其生活和医疗,使他们尽快恢复健康。要集中力量減少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确保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地区与全省一道迈入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路径五:把公共服务作为最大普惠,为实现富民提供可靠支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准。所以,聚焦富民必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创新提供方式,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解决好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民生热点问题,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分类建设标准,科学确定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和覆盖人群,努力实现布局优化、普惠可及。

为了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江苏可以大力推行“互联网+公共服务”。对具竞争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共服务,如医疗、交通、教育等,可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打破传统利益体系的行政垄断,创造“互联网+”的条件;对具垄断性、经营性的公共服务,如水电气、宽带等弱竞争、弱选择的领域,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引入,创新供给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等。同时,要积极导入市场力量来优化公共服务发展环境,吸引更多服务主体,连接更多服务内容,强化云平台的基础支撑作用,统一基础民生服务入口,提供无缝切换的公共服务渠道体系。

路径六:把深化改革作为最大红利,增强改革的富民惠民效应。要使改革的红利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向全面深化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红利、要效果。

基于增强富民驱动力的要求,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化改革。一是以公共财政直接支持普惠民生的改革策略,减少无效GDP与浪费,压缩政府行政经费,用于支持医疗、教育等民生开支,让民众的钱包不会因为这些开支而瘪下去。二是深化财税制度和投融资制度改革,适当降低积累率,有效控制无效率或低效率的固定资产投资。三是实行积极的消费政策,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鼓励健康的消费行为,解除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四是制定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为居民提供安全的投资渠道,实现江苏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升,尤其要让知识拥有者在参股、所得税优惠、知识产权保护、再学习、休假等方面享有充分的权利。

(执笔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方建中)

责任编辑:王 婷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富民公共服务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公共服务
富民,幸福如花绽放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茶果飘香 富民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