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捉知了

2017-05-03王俊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叶丛铁圈弹弓

王俊

知了的名字有很多,也非常有趣。它学名叫蝉,在我们家乡叫“知了”,在其他地方还有诸如“叫嘹子”、“街溜儿”等叫法,大都和它的鸣叫、动作和形体有关。

夏日来临,雨水丰沛,它们的幼虫,也叫作知了猴,在黄昏或夜间,纷纷从松软的泥土里钻了出来,慢慢爬到树上、草上,静静等待生命中又一次重要的蜕变。一个晚上的时间,它们将会由难看的、张牙舞爪的“丑八怪”蜕变为美丽的、让人惊艳的蝉:方阔的额头,两边镶嵌着两粒黑宝石般的大眼睛,背部呈梯形,黝黑坚硬,仿佛古代将军穿戴的甲胄,一对薄薄的翅膀,鲜亮透明,宛如银翼,再加上三角状的腹部,就像一架炫酷的飞船。

白天捉知了,晚上捉知了猴,各有不同的趣味。

先说说晚上捉知了猴吧。吃罢晚饭,夜幕降临,酷热稍退,大人们走出家门,三五成群地坐在一块儿纳凉聊天,孩子们则呼朋引伴,相约去捉知了猴。知了猴一般多出现在柳树、榆树和杨树上,尤其是成片的小树林中。捉知了猴,装备是必不可少的,而最主要的装备是手电筒,这在当时可是少有的“家用电器”,家里停电、晚上浇地,都用的上它。打开手电筒,照射出柱状的灯光,快乐的游戏开始了!一棵树就是一个游戏的关卡,先是从树的根部找起,看看树根周围的地上,有没有刚刚破土而出的知了猴,若是捡了一个知了猴,那可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如若看到地上有几个新钻开的黄豆大小的洞,会让人顿时兴奋起来,因为这可能是知了猴刚刚打洞到地面,还没有钻出来。这时候,只需用小拇指轻轻地抠去洞周围薄薄的一层土,再找一根细长的树枝插进去,一会儿里面的知了猴就会顺着树枝爬上来。抑或是知了猴在里面抱紧了树枝,只要轻轻一拉,就被从洞里拽了出来,这种捉知了猴的方式最是刺激和有趣!如果地面上有大拇指指尖大小的新洞,说明知了猴已经爬了出来,就要赶紧拿着手电筒,顺着根部沿着树干一点一点、仔仔细细地向上照,一直照到叶丛中,无法找寻才罢手。没有什么发现,还要再围着树转一圈找找,方才满怀失望地放过这一棵树,去找寻下一棵树。一晚上就这样一棵树一棵树地找寻,周而复始,乐此不疲。每找一棵新树就点燃一次希望,都有可能是一次收获,让人充满了期待和忐忑,这也是捉知了的乐趣吧!最搞笑的是,借着微弱的灯光或月光,模模糊糊、朦朦胧胧地看到前方的大树上,好像一只知了猴趴在树干上,当充满喜悦地急走过去,定睛一看,哪里是什么知了猴,原来是一个树疙瘩或树的疤痕时,连自己也会笑出声来,怎么就那么沉不住气、那么猴急呢!

白天捉知了更有意思呢。晌午时分,骄阳似火,大人们都睡午觉了,小孩子们精力旺盛,偷偷溜出家门,邀上一两个小伙伴去捉知了。捉知了有捉知了的专用工具,与晚上捉知了猴的工具大不相同。一般捉知了有两种工具,都需要一根长长的竹竿,一种是先用铁丝弯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铁圈,绑到竹竿顶端,再在铁圈上套上一个网子或塑料袋,就制作成一个简易的知了捕捉网;另一种是把竹竿顶端从中间劈开,做成小小的弹弓叉状,然后抓一把麦粒放到嘴里嚼,就像今天嚼口香糖一样,直到嚼成弹性黏性都极强的面筋,塞到小小弹弓叉中间就可以粘知了。

知了猴只要被發现就跑不了,但知了可不像知了猴那样傻傻地趴在那里等着去捉,它们几乎都是躲藏在茂密的叶丛中放声歌唱,只闻其声,不见其踪,非常的不好找寻。在夏日的树丛中,往往只能凭借声响,听到哪棵树上知了的叫声最响亮,就到哪棵树下捉知了。站在树下,仰起头来,循声望去,仔细地透过茂密的叶丛间狭小的缝隙找寻。知了都很狡猾,大多躲藏在叶丛深处的枝干上,好不容易在眼睛快要瞪疼了、看花了的时候,找到了正趴在叶丛深处树枝上得意鸣叫的知了,立刻站稳脚跟,屏住呼吸,轻轻地拿起竹竿,顺着叶丛中的缝隙,悄悄地伸向鸣蝉,一丝大气也不敢喘,即便手心里攥出了汗,竹竿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晃动,当距离知了两三厘米的时候,手上猛地用力,向知了粘去或扣去,便“大功告成”了。如若运气不好、技术不佳,或弄出了什么声响,竹竿有什么晃动,知了就“吱”的一声飞出叶丛,向别的地方飞去,找寻新的舞台去了。我们也只好悻悻地,到下一棵有鸣蝉的树走去。捉知了时一定要沉住气,如若心浮气躁,一中午时间,就算伸酸了胳膊、握酸了手指、站酸了腰身,也可能一无所获。只有静若处子,动若狡兔,才能有所收获。忽然想起“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诗句,真是非常传神!

捉知了,多么美好的童年记忆啊!

猜你喜欢

叶丛铁圈弹弓
滚铁圈
甜菜营养生长期糖分积累及块根膨大规律
误会引发的争吵
弹弓手击碎医院十几块玻璃只为好玩
误会引发的争吵
秀一秀
二十种彩叶凤梨鉴赏
童年战场
伤害是生命的一种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