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共享教学模式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2017-05-03孙铭黛
孙铭黛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构建信息共享这一教学新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此种教学模式,使教学者和学习者更有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这一平台进行互联互动,从而调动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提高学习者适应新形势下创新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信息共享 教学模式 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74-01
一、信息共享教学模式的含义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教育界,语言教学法和教学模式也都随之不断改变和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尤为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也就是说,在此基础上形成“信息共享”,即:教学方式在校园多媒体网络基础环境下,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学习者与学习者/教学指导者进行互动,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彼此交流各自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同时可以提出自己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经验,并相互影响和发生作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以教学者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互联互动为桥梁,使现代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学习者、教材内容和多媒体几大基本要素之间构建一种和谐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渠道。从而以学习者自主、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态度进行知识互享和实践,可以充分有效调动学习者的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模式。培养学习者对社会和市场经济需要的不同素质,提高学习者适应新形势下创新人才所具备的能力。
信息共享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实践证明,语言学习是一种习得的过程,尽管语言学习本身也有很深的知识内涵,但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并不是完全通过教育者讲授获得的,而是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产生效果,也就是说,通过人与人间的交流、协作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知识建构过程。由此可见,从研究和分析构建知识意义这一模式来讲,由于语言教学涉及的知识多以实践性为主,但同时也需要教育者和学习者去探索和挖掘语言习得的规律性和其内在的含义。这也需要经过是一个时间和量的积累过程。教学者需要深入了解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和其学习态度及动机,同时需要学习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其有关联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进而探索出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在此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应交给学习者充足的自由空间,同时分配一定量的讨论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指导者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交互氛围和条件,其结果必定会有利于学习者产生对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构建。除此之外,语言学习者在与人的沟通和交际过程中对某一问题产生的交互建议和修正可以有效增加语言获得的可能性。
二、信息共享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关于在教学中如何能达到信息共享这一效果,多媒体应用加之先进的教学理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实施的组织过程中,任务类型是影响交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Foster,1988)。Doughty & Pica在研究中曾把任務划分为两类:信息轮流交换型和信息自由提供型。因此,在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讨论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其主要的宗旨是充分发挥学习者作为语言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交际需求,促使他们通过语言沟通的实践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来达到和完成语言的实际应用的工具特性。
必须说明的是,语言建构主义理论内涵存在于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强调以真实的生活任务为教学中心活动,而校园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恰恰使其得以完美实现。
三、信息共享教学模式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对信息共享教学模式的含义和理论基础的研究和实践得知,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点主要作用:
(一)有利于构建合作学习的氛围环境
使学习者在小组完成任务的学习过程中,互相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可以用小组的集体力量分析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二)可以使教育者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批评思维模式的形成。
(三)学习者在指导者所给出任务范围内可自主选择材料内容和讨论话题
可以自主掌控时间,从而培养自身的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一切可利用信息资源
可以扩大学习者的知识面和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拓宽多元化的学习空间,培养学习者学会处理和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五)能更有效地调动起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使他们更加积极热情地参与讨论问题和提出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假设,从而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很受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欢迎,并取得了相应的教与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萍.外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
[2]李新民.构建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外语电化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6(2).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