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师

2017-05-03张沐��

现代交际 2017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差异

张沐��

摘要:因为全球化的原因,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很多中国人到外国去旅游、生活。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因文化不同,往往产生交际障碍。以下是我通过阅读《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得出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汉语国际教师 差异

中图分类号: 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73-02

一、交流和文化是未来的挑战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介绍了如何去适应、调节和参与到这个新世界中。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适应,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了解,然后知道不同文化的禁忌,从而更好地去适应这种跨文化的交际。这本书也解释了下列这几个问题:

(1)你为什么会觉得不舒服,当你遇见那些与你不同的人?

(2)为什么不同文化行为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3)文化的不同是如何影响交际的?

(4)文化的差异是重要的还是无足轻重的

(5)为什么理解和适应文化差异变得那么困难

这几点也是我们常常存在的疑惑。

(一)国际化交流的现状和展望

跨文化交际也许正如你所怀疑的,它并不是新鲜事物,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跨文化交际,到现代跨文化交际仍然存在,并愈演愈烈。这是由于我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网络工具的便捷,不同人口的旅游及流动,各国之间的交流与活动的展开。跨文化不止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同样是指相同国家中,不同性别、年龄之间的交流及差异。不止是语言之间的交际,也同样是非语言之间的交际。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存在着矛盾,由于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生活方式不同,所以跨文化交际很容易引起冲突,但这些冲突大多数是无意的,有些还是充满善意的,所以跨文化交际变成了一种挑战,这种挑战是每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都是存在的。但跨文化交际也有它的好处所在,不同的人分享不同的想法,开闊了视野,使我们的眼界变宽了,思想变得不那么狭隘。所以我们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跨文化中的矛盾与差异,这是每一个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跨文化交际学

1.跨文化交际学的历史

从古代开始我们就有了跨文化,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可是跨文化交际学这项学科却刚刚建立,并逐渐兴盛起来。

跨文化交际兴起于美国,霍尔《无声的语言》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诞生伊始,这时期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跨文化交际专著出现,专业协会成立,还有等等期刊的开创。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逐渐成熟,其标志是各种理论模式的诞生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2.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依据及内容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中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对跨文化交际影响比较大。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与交际、价值观与文化模式、语言交际、分语言交际、文化身份的认同、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训练等。

(三)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想通过学习这种语言来了解中国这个文化大国,所以大量的汉语志愿者纷纷去外国教授汉语,这就面临着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汉语教师对跨文化知识进行学习,不仅能使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更加了解,也使我们的汉语教师自身对中华文化有更好更深的了解。我们也同样建立了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有了敏锐的洞察力,可以敏锐地洞察到这些差异,在我们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提高对文化的适应能力。我们还要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国际汉语教师代表着国家,所以我们一定要摒弃狭隘主义,以开放、宽容、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那些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能力,去帮助学习者对其他文化建立好奇、开放的态度,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文化与交际

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文化决定人们如何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文化影响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日常琐事。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十分密切。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是交际,交际是文化。文化为交际提供了行为指南,也影响人们对其他人交际行为的解释。了解文化的含义、特点以及文化与交际的关系,是我们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和过程。

(一)文化是什么?

到今天为止,学界还没有一个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的面太广了,第一个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下的,这是最早的也是最全面的定义,这个定义把文化与文明等同起来,强调文化包罗万象的特点。第二个定义是人类学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把文化看作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学领域最流行的文化定义。此定义强调了生活方式中可见不可见的部分。第三个定义把文化看成是意义的系统,特别强调了文化与象征符号的关系。

(二)不同文化的文化现象评估

跨文化交际实际本质是一种人际交往。在跨文化的人际交往中做到礼貌、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并建立友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愿望。由于文化影响人们对社会关系的理解,所以不同文化的人在人际交往模式上存在很多差异,社会交往活动和公共场合的行为也有不同的习俗和礼仪。如果不了解不同文化的人际关系特点、交往习俗和公共礼仪,就会出现尴尬和失误,给人留下负面印象,自己心情也不愉快,有时还会引发人际关系的危机。

1.人际关系与文化

一个人与朋友、上司、熟人、同事、陌生人的相处方式受到文化的影响。与不同文化圈的人愉快交往,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人际关系特点有利于跨文化的交流。

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分为:朋友关系、人情关系、工作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在这里说一下人情关系,人情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中国人的“关系”与西方人的“关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强调一种可以利用的人脉,达到互換信息和相互帮助的目的。但是这两者又有各自的特点。首先,建立人情关系的顺序不同。在中国是先建立人情关系,然后再请求帮助。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人的帮助,你需要的是与这个人建立较好的人情关系,比如请客、送礼物,然后再请求他帮忙,你需要先与这个人建立较好的人情关系。而“社交网络”是可以先请求帮忙,再表示感谢或者请求后不再联络。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也成为年轻而有活力的学科。

2.人和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有三种取向:权威的关系、集体的关系、个体主义的关系。在以权威关系为主的文化中,人们承认并接受社会等级的存在,更重视人的出身和地位。阿拉伯国家中的一些王国是权威关系取向文化的代表,这些国家的人们接受国王和王室的特权。以集体关系为主的文化认为集体是非常重要的,集体的目标高于个人目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靠。东亚国家的文化是比较典型的集体取向的文化,在中国和韩国,家庭关系至关重要,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学业、职业甚至婚姻的选择。而以个人主义关系为主的文化强调个人的选择和主宰自己的命运,认为个人的目标高于一切。比较典型的个人主义取向的文化是西欧国家的文化。

人际关系的取向影响人们的交际模式。强调权威的文化更看重人们与生俱来的家庭出身、财产和地位,并以此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而且重视交往时的礼仪和行为规范。而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更注重与别人关系的和谐,强调礼尚往来。而在个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人比较独立,人与人的交往追求平等和随意的交往风格。在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而且在同一种文化中,不同的亚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如美国的非洲裔、亚洲裔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体主义的倾向。另外,价值取向是发展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与自然相处,但近年来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些人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又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西方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工业过程产生的污染使西方人逐渐改变过去征服自然的价值取向,重视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保护生态环境。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最主要的区别是对自我与集体关系的认识。个人主义价值观把个体看做独立的存在,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强调个人的权利、独立性、自我实现、首创性和隐私。而集体主义价值观则把个人看成集体的成员,强调个人对集体的归属感、融合和忠诚,以及集体对个人的保护和支持。对于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来说,最重要的集体可能是不同的:对于日本人来说,最重要的集体是家庭;对于非洲人来说,最重要的集体是部落。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另一个明显差异是对内团体和对外团体的态度。个人主义文化的人倾向于对所有人采取一致的原则,他们见了陌生人也打招呼,对熟悉和不熟悉的人的交往方式差别不是很大。而集体主义文化比较严格。地区分内集体和外集体。个人主义的人倾向于对所有的人采取一致的态度,他们见了陌生人也打招呼,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的交往方式差别不是很大。而集体主义文化比较严格地区分内集体和外集体,人们会更关注内集体的利益、看法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于内集体和外集体的人往往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内集体的人的关心、照顾明显也要高于外集体。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划分,世界上的大多数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一般来说,现代工业化国家更加地体现个人主义文化的特点,而传统的农业文化国家大多数是集体主义文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文化的倾向,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大多都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的特点。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