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境下高校青年“意见领袖”培养与管理
2017-05-03潘丽娜
潘丽娜
摘要:在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海量的信息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青年意见领袖在话语权和影响力愈发明显。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了解高校青年意见领袖的特点及信息传播途径、认识到青年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校园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引导校园舆论,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构建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网络语境;高校青年;意见领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特征及分类
意见领袖存在于每个群体中,他们本身与自己所处的阶层和领域有一定的相似性,只是在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稍微高出,他的追随者越多,影响力越大。但网络意见领袖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和匿名性,使他们的身份、角色、来源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1.1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
1.1.1在同学中有威望和影响力
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知识丰富且有主见,搜索信息的能力较强,因而为掌握较多的信源,并且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善于社交,能表达同学们的基本诉求。
1.1.2能有效设置议题
有新闻敏感性,洞察力较强,组织能力强,能够从同学们的诉求中进行议题设置,发起话题引起热烈讨论,根据成员的各种意见,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行引导,有益于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传播与引导。
1.1.3对事物抱有好奇心
对生活充满激情,保持好奇心,容易尝试更多的新鲜事物,总能为大家带来不同的体验和特别的观点,正直且理性,很容易取得大家的信任和信赖。
1.1.4从分享中获得自我认同
分享意识较强,从同学们的认可中获得成就感,有较强的责任感。意见领袖为了进一步提高粉丝对自己的认可度,需要时刻保持自身的责任感和敏感性,确保言论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同时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及时制止和处理网络社群中的不当言论,使网络环境中信息健康清朗,让信息得到最大的分享,影响力最大化,获得更多的认可。
1.2网络意见领袖的分类
高校网络意见领袖按照其存在时间长短及影响力大小,划分为长期持久型、阶段活跃型和快速成长型;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划分为事件型网络意见领袖和群体型网络意见领袖;根据所擅长的兴趣领域,网络意见领袖也可以被划分为时政类意见领袖、娱乐型、校园媒体记者型,专业学科型、专家学者型、草根型等。
事件型意见领袖只在某个特定事件中行为活跃,而群体型意见领袖则是所属群体一段时间内的活跃分子。网络信息瞬息万变,议题层出不穷,同学们对不同议题保持关注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因此,要想保持长久的意见领袖地位非常不容易,事件型网络意见领袖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事件型意见领袖只在某一特定事件特定時间中发挥其个人影响力,通过对其他网民沟通分析,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事件结束后,意见领袖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将不复存在。群体型网络意见领袖主要是一些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社交平台中的意见领袖,他们专注某一话题,并对该话题非常熟悉,掌握更多一手资源,使其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并对热点进一步分析发表看法,成为该群体的意见领袖,反映其价值取向。
在各大互动社交平台中,校园记者成为校园舆论形成和引导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由于身份的特殊性,能够获得大量的一手材料,并且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也知道如何策划议题使话题能引起更多人关注,他们与各个领域良好的互动,保持话题的热度。
2高校青年意见领袖在校园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过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同时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高校学生成为网民队伍中一支庞大的力量,成为新媒体的拥趸者。
高校需要重视青年意见领袖的作用和影响力,当出现虚假信息、不当言论时,需要有高度责任感的青年意见领袖,对舆论进行快速反应,维护网络秩序,对此进行释疑、作出正确的评论和判断,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2.1凝聚师生力量,坚守思想阵地
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各种文化和思潮在这里汇聚碰撞,往往会有许多别有用心的煽动者去蛊惑单纯的高校学生,不法言论借助网络进行快速传播,让辨别力较弱的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裹挟,作出不利于校园公共安全的事情。作为学校管理人员,要坚守这一思想阵地,通过高校网络意见领袖让师生明白坚持什么、巩固什么、发展什么。高校网络青年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的产生制造过程中起了巨大的催生推动作用,因此,更好地规范校园网络传播秩序,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引导科学进步的网络文化和舆论,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2.2设置议程,引导核心价值观
网络意见领袖要及时对各种存在的非主流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处理,保持清朗的网络环境。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媒体这一自由表达意愿的平台,对学校的任何工作和任何人进行无伤大雅的“吐槽”,实现对内心不满的宣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对此进行舆情把控,将问题及时传达到被“吐槽”部门,及时作出回应与改善。高校网络意见领袖根据学校的重点工作,在恰当的时间节点,设置相关的议题,引发大家的关注和讨论,使学校的育人理念、校史校情深入人心。紧贴时代潮流和共青团思想引导,策划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学生社团线上线下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舆情把控及时,营造健康舆论氛围
高校网络意见领袖除了自发形成外,高校要有一定的行政干预,成立各种形式高校意见领袖服务组织,活跃在各个网络社交平台,对舆论进行及时把握和分析,如团学组织、校园媒体人、学校新闻中心,网络社团群体等,凭借自身特点和拥有的知识、特长、阅历、见识,赢得意见领袖的地位,成为某一方面的灵魂人物,主动引导舆论,使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主流的思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促进高校文化的发展。
3高校网络青年意见领袖的培养及加强舆论管理的措施
3.1网络青年意见领袖的培养
3.1.1网络青年意见领袖的甄选任用
青年意见领袖的培养首先考虑学生干部,学生社团领袖,学习成绩不一定很优异,但是一定要有热心和责任心,还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对网络比较热爱,保持好奇心的学生。同时还要考虑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本身在学生中间就有一定的影响力,同学们的接受度较高,其学识、胸怀、责任感等都更让学生信赖。还要发掘有潜力、有能力、有影响力的青年学生,这些学生不一定担任某一职务,但是能基本胜任该项工作且对这项工作抱有很强的好奇心。通过选拔,对其进行培养。
3.1.2网络青年意见领袖提升话语权的培养
高校舆情控制中心与团校、党校结合,通过青马工程、党员培养、学生工作会议、媒介素养、网络写作,政治理论学习,新闻敏感的训练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科学的培养体系,使其自身具备网络青年意见领袖的特质,具备对舆论热点分析和引导的能力,发挥其自身优势,主动快速融入各个社交平台中,长久地、持续地成为某一领域或版块的意见领袖,在线上线下树立良好形象,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使网络青年意见领袖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良好的判断力,并通过网络倡导大众共同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3.2加强校园舆论管理的途径
3.2.1高校要有包容的态度和广阔的胸襟
高校要有包容的态度和广阔的胸襟,允许他们以青年人的语言特点抒发见解,主动邀请并与其多沟通交流,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现状和发展,获得他们理解和支持,共同做好舆论的引导和宣传工作。对于高校自己培养的意见领袖,要多倾听,多提供机会和平台,使其更好地为校园文化服务。
3.2.2加强危机管理中与青年意见领袖的沟通
在网络谣言的危机管理中,学校的公信力容易受到挑战,一方面需要学校新闻中心在平时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获得学生的依赖,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重视与网络青年意见领袖的沟通,把他们吸纳到应急管理小组中,使青年意见领袖能及时了解事实真相,及时通过网络进行辟谣和危机公关。这对高校对青年意见领袖的日常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繼续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对能力。
3.2.3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体系有效引导校园舆论
高校要主动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焦点,建立自己的三级安全信息网络,成立舆情收集和分析小组,及时反馈给高校负责部门,统一信息后,主动向网络青年意见领袖提供一手的信息和资源,帮助他们提高知名度、影响力,提高他们的公信力,组建校园评论员队伍,及时对校内校外社会热点发表及时评论,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和价值塑造功能。
3.2.4整合校园媒体资源提供良好的舆论保障
高校要抓好传统媒体如校报、广播站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结合校园新闻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校园BBS等主要媒体渠道,对校园媒体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优势互补之势,把握话语的主动权,为促进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保障。
3.2.5在技术上做好微博及论坛的管理工作
高校要通过新闻中心和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及时完善校园网络的病毒库,要及时防止“黑客”等非法用户的恶意攻击,泄漏网络信息,兜售学生个人信息,破坏网络安全,对含有不良信息及恶意谣言等帖子,通过设定关键词进行网络查找与过滤,社团的微博、校园BBS论坛的博主和版主也需要对各项信息认真审核,做好网络“把关人”的角色,发挥网络意见领袖汇总、分析的作用,确保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与纯洁。
4结语
高校青年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使高校越来越重视其发展和在校园文化构建中所起的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网络青年意见领袖对校园舆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利用好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培养网络青年意见领袖,加强对校园舆论的管理与引导,从而营造健康的和谐校园舆论环境,增强校园凝聚力,牢牢把握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王嘉.网络意见领袖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06).
[2]芦何秋.社交媒体意见领袖研究: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4).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9).
[4]杜莹.高校网络社群中意见领袖的特性和作用分析[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