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2017-05-03桑迎春

现代交际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中职学校

桑迎春

摘要: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运用标志着当今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的不可阻挡之势席卷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作为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事业尤其处于信息技术革命的潮头。就中职学校办学说来,唯有培养一支信息化教师队伍,才能适应建设优势特色专业、优质课程资源,培养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的需要。因之,本文就中职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和方法予以探讨,以期提供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师队伍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28-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职教育进入到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培养一支信息化教师队伍成为一个应然的命题。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指出的,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中职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和方法可从以下方面予以探索:

一、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思维惯式的定律束缚着中职教师的教学观念,信息化社会对中职学校所引发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革虽然是大势所趋,但任何新生事物取代传统观念的规律表明,这样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有一个新旧较量的破旧立新的过程。同理,增强中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为前提的。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包括转变教师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就是要将教师的传统教育观转向对教育信息化的正确认识,认清“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转变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1]转变教师的知识观,就是要将教师的传统知识观转向知识工程观,认清“信息化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数据收集起来、整合起来,而是要对数据进行高度的概括、归纳、演绎,并最终形成可传承可复用的知识,这个过程就是知识工程。”[2]转变教师的人才观,就是要将教师的传统人才观转向“大规模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适应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要求,提高在职职工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技能的紧迫任务。”[3]

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基础上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体现在培养教师“在信息化社会中所具有的信息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主要包括对信息的需求、识别、评价、利用、交流以及管理和创新的综合能力”[4]。要使得教师的信息素养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求,适应胜任学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需求。

二、以学校培养和自身追求的合力作用构建中职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模式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所要探求的是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包括:信息查阅、信息选取、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的能力,也即利用信息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模式要建立在学校培养和教师自身刻求的合力作用基础上。

(一)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教学应用

顶层设计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既涵盖国家教育管理活动自上而下的设计管理,也包括地方教育部门管理活动自上而下的设计管理,更见诸中职学校的校本培训。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以加强顶层设计的举措来保障和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全国一盘棋、地方一盘棋、学校一盘棋的中职和强化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大环境和大气候,让全体中职教师都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紧迫感和着实感,都能够有机会和有条件参加到培训过程之中。

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将教师应该掌握的信息化技术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一要培训教师掌握必要的利用信息工具的知识,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性能和在教学中的用途,具有主动利用信息工具的意识与知识储备;二要培训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加工和整合技术,能够得心应手地利用信息工具来有目的地查询、筛选信息并结合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三要培训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能够利用多媒体形式将课件制作得生动形象,富有启发力创造力,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四要培训教师对不同的教学媒体结合运用的能力,能够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或组合运用多媒体、交互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表達方式;五要培训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将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建立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学习新技术、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执教全过程。

(二)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重在增强紧迫意识和自我加压

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因,中职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来自于教师的自身。首先中职教师必须有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紧迫意识,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分析和研判互联网+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变革带来的机遇,为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带来的挑战;其次中职教师要为提高信息技术能力自我加压,为自己做好职业技术能力提升的规划,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相关培训,加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摸索经验,以最短的时间来争取最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效果;再次中职教师要将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学习和实践应用于教师职业的全过程,做终身学习和不断加厚信息技术积淀的合格教师。

三、枚举培养中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以制度为规范,明确发展目标

从国家的顶层设计说来,对于中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要制定标准,已达标为目的来培养和提升中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从中职学校说来,要根据教师队伍的现状,制定培训教师达标信息技术能力的规划,以实现近期目标至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导向来规范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达标培养。

(二)以典型为示范,激励进取意识

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应层层树立信息化教学领军单位、领军人物,给予领军单位和领军人物以政策性鼓励,如职

称晋升、项目申报等方面的优先考虑,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鞭策后进赶超先进。

(三)以比赛促实训,拓展沟通渠道

教育部每年举办全国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形式应该坚持,地方和学校也应利用这一形式,在大赛前广造舆论,在大赛中组织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在大赛后,官网或校园网发布赛会和专家报告会视频,将中职学校信息化赛事作为教师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来源渠道。

(四)虚拟学习社区,共建共享资源

创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QQ群,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创建中职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和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博客,给予中职教师以网络化学习、信息化教学和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空间。加速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形成全国中职学校教师的共同共通的网络化学习和交流的园地。

参考文献:

[1]张俊茹,李振华.教育信息化与更新教育观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5(17):9-10.

[2]崔荣会,侯闯.信息化是一项工程[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0(6):12-13.

[3]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2]5号文件,2012-5-4.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中职学校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