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建筑外檐隔扇门面叶样式研究
2017-05-03袁拯,赵鹏
袁 拯,赵 鹏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故宫建筑外檐隔扇门面叶样式研究
袁 拯,赵 鹏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面叶作为古建筑门窗上的重要金属构件,在以往的研究中关注较少。隔扇门上使用的面叶,更是集中反映了面叶的实用价值和装饰价值。文章主要以故宫建筑外檐隔扇门上的面叶为对象,包括故宫开放区及部分非开放区的建筑,基本涵盖故宫大部分外檐隔扇门使用面叶的建筑,对其不同类别面叶数量分布、纹饰图案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对古建筑金属构件的工艺样式和木构建筑装饰艺术及内涵的认识。
故宫;隔扇门;面叶
面叶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门扇上的金属构件,多采用铜制或铁制鎏金,一般用在建筑的隔扇门和槛窗的扇框上,钉在边框的正面。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其所存留的面叶代表了当时门扇金属装饰构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研究选取的研究范围包括故宫开放区及部分非开放区的建筑,基本涵盖故宫大部分外檐隔扇门使用面叶的建筑。
1 概述
1.1 隔扇门
隔扇门,《营造法式》中称为格子门,是中国古代建筑门窗中一种特有的形式。隔扇门既可联通内外,又能分隔空间,同时可以透光、通风等,因而具有门、窗、墙的功能。隔扇门在唐代已经出现,宋代以后大量采用,用于朝向内院的房屋立面墙,分隔房屋内部空间。外墙设隔扇门可以将光引入室内,内间设隔扇门可以使室内似隔还连,增添了房屋内部的整体感。隔扇门的出现,使得中国古建筑审美跨越到一个新的高度[1]。
1.2 面叶
1.2.1 面叶的基本功能
具有装饰性的面叶表面都有冲压出来的装饰纹样,它们的内容多随裙板上的装饰。这类面叶大都表面采用镀金工艺,与裙板、绦环板上的金色纹饰及隔心上的金钉组合在一起,使红底的隔扇门显得十分华丽。除了装饰作用,面叶还起到加固的作用。外檐装修的隔扇,槛窗的边框与抹头相接处,多加钉面叶,以防肩角松脱或歪斜;在边框中段也会钉入看叶,起到加固边框的作用。此外,部分安装在隔扇门四角的面叶还可作为门的转轴,起到类似合页的作用。
1.2.2 面叶的种类
如图1所示,按面叶所在的位置,有单拐角叶、双拐角叶、看叶、双人字叶及单人字叶之分。
单拐角叶,一般安装在单数数量抹头的隔扇门的上角部或四抹隔扇门的上下拐角处;双拐角叶,一般安装在单数数量抹头的隔扇门的下角部及双数数量抹头的隔扇门的角部;看叶,一般安装在边梃上段的中部;双人字叶,一般安装在隔扇门中间绦环板抹头和边梃节处;单人字叶其安装位置及形式与双人字叶类似,但数量较少[2]。
2 故宫隔扇门面叶数量分布特征
2.1 面叶数量分布统计
本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故宫现有隔扇门面叶数量的分布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除统计已有调研范围内出现面叶的宫殿名称、各类面叶数量及各建筑包含的总数量外,还包括与面叶数量相关的各建筑隔扇门抹数及隔扇门总数量。
图1 隔扇门面叶示意图
表1 故宫现有隔扇门面叶数量分布
续表1
2.2 数量分布特征分析
根据调研情况来看,故宫隔扇门上面叶装饰基本分为以下几种:①使用全套面叶进行装饰,一般包含角叶、看叶及人字叶等;②使用角叶(有时起到类似门扇合页的作用)和看叶结合装饰;③仅使用看叶装饰,有文献也称此种看叶为梭叶。
2.2.1 总体分布特征
(4)制备矿井填充材料技术。所谓膏体充填,即把物料制备成无需脱水、如同牙膏状的浆体,通过泵压或重力作用,经管道输送到井下,适时填充采空区。使用大量破碎后的页岩废渣作为骨料,粉磨后的粉料添加石灰质原料及废碱激发剂作为胶凝材料,成为具有可泵送性和稳定性的膏体充填材料。制备流程见图9。
就隔扇门面叶在故宫的整体分布来看,中轴线上主要建筑,除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外等宫门外,其隔扇门均使用面叶进行装饰,且总体数量较多。在3大殿建筑中,保和殿的隔扇门面叶数量最多,达256片,比故宫等级最高的太和殿240片还多16片,这是由于与保和殿相比,太和殿所有隔扇门上均不使用看叶所致。从装饰规律上讲,规格越高的建筑往往会采用全套面叶进行装饰,但太和殿作为故宫建筑中规制最高建筑,其隔扇门不使用看叶,反倒少了繁琐感,更突出其作为皇权象征的庄重(图2)。
图2 太和殿隔扇门面叶
东、西路作为故宫主要生活区和其他附属功能建筑区,其建筑尺度及形制与中轴线相比有一定区别。东、西路每组建筑,主殿隔扇门一般使用面叶装饰,多数等级较低的附属建筑(如配殿、后殿等以及园林建筑)没有面叶,或仅使用看叶装饰。从具体数量上看,东、西路除少数较为重要的宫殿面叶数量较多外,大部分建筑面叶数量较少。
2.2.2 面叶在建筑单体的分布特征
就建筑单体而言,建筑的等级决定了建筑的规模和形制。面叶数量与该建筑隔扇门数量直接相关,规模较大的建筑其隔扇门数量较多,因而其面叶数量也会很大。
面叶的种类和数量也与隔扇门的构造有关。以使用全套面叶装饰的情况为例,等级最高的隔扇门为六抹隔扇门,其四角均使用双拐角叶,绦环板处使用双人字叶,其双拐角叶与双人字叶数量也较多;五抹隔扇门上角采用单拐角叶,下角采用双拐角叶,绦环板四周亦采用双人字叶;四抹隔扇门四角只采用单拐角叶,绦环板处使用双人字叶,其单拐面叶与双人字叶数量较多;三抹隔扇门在故宫分布较少,这类隔扇门只有四角使用单拐角叶,或仅使用看叶(梭叶)。
3 故宫隔扇门面叶样式研究
3.1 样式种类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故宫隔扇门面叶样式种类可大致分为动物纹饰、植物纹饰及组合纹饰等。其中以动物纹饰最为常见,主要包括云龙纹和凤纹。
故宫隔扇门面叶出现的龙纹,也可称云龙纹,主要为皇家专属使用的蛇形五爪龙,具体呈现出鳄头,鹿角,蟒身,鹰爪,鱼鳞,虾眼的样式(图3(a))。面叶上的龙身周围配以祥云,形成腾云驾雾的动态。龙纹面叶在形式上可分为单面龙纹和双面龙纹:单面龙纹中间无分缝;双面龙纹中间有分缝,分缝两侧各排布一条云龙纹饰。
面叶上出现的植物纹饰大致有卷草纹及花朵状纹饰。传统上的卷草纹多取忍冬、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波状曲线排列,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3]。隔扇门面叶上的卷草纹与一般卷草纹稍有不同(图3(d))。结合其样式及使用位置,推测故宫面叶在传统卷草纹基础上加入了类似满族萨满教常用的云纹的元素形式,显得更加飘逸生动(表2)。
图3 故宫隔扇门面叶样式
表2 故宫隔扇门面叶样式分布
3.2 样式分布分析
通过对面叶样式分布进行总结,发现云龙纹面叶主要出现在中轴线上的3大殿和乾清宫,东、西路建筑群中与皇帝直接相关的宫殿,以及一些祭祀、宗教相关的宫殿。3大殿作为象征皇权以及举行重要活动的政治性场所,龙纹面叶可以更加突出建筑高贵严肃的气氛。在东西路使用龙纹面叶的建筑中,有皇帝直接使用的宫殿,如养心殿,斋宫等;也有皇帝为母亲或者自己退位居住修建的宫殿,如慈宁宫、养性殿等[4];还有一类为举行祭祀、宗教以及礼仪性活动的场所,如雨花阁、玄穹宝殿及箭亭等。
凤纹图案的隔扇门面叶一般作为后妃宫殿的特有的装饰构件,主要出现在东、西六宫等后妃生活的主要宫殿中,如储秀宫、承乾宫等[5]。在使用龙凤纹面叶的宫殿中,具有代表性的即为交泰殿和奉先殿。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位置恰好处于皇帝与皇后的寝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因而使用龙凤纹面叶也能很好地彰显其所处位置以及殿名寓意。奉先殿作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殿内曾摆放该朝各代帝后的牌位,使用龙凤纹面叶也是出于对历代祖先的尊崇之意。
就植物纹饰的面叶分布而言,卷草纹主要出现在坤宁宫北侧的隔扇门面叶,花朵状纹饰主要出现在御花园的千秋亭和万春亭。坤宁宫在清代主要作为满族萨满教祭祀的场所,南侧立面在清代有改动,原隔扇门改为双扇板门,因而其南侧均没有使用面叶。北侧立面保持原有隔扇门,其面叶纹饰就是带有满族特色的卷草纹图案。千秋亭和万春亭作为御花园中的园林建筑,其隔扇门上采用花朵状纹饰的面叶也符合其建筑的装饰特征。
3.3 构造关系
隔扇门根据做法不同,其抹头剖面一共分为两种形式(图4(a)、图4(b))。因而贴合在隔扇门抹头上的面叶也呈现出扁平状的(本文称其为样式1)和“V”字型(本文称其为样式2)两种样式。
图4 隔扇门抹头上的面叶形状
根据统计发现,除少量宫殿的隔扇门面叶为一体成型,如图5(a)所示,大部分面叶横向部分与竖向部分均为拼接组成。就其叠压关系而言,样式1与样式2有所区别。样式1叠压关系有两种:竖向部分(在上)叠压横向部分(在下),如图5(b)所示;另一种形式为横向部分与竖向部分直接相接,两者无上下叠压的关系,如图5(c)所示。样式2一般为横向部分叠压竖向部分,横向部分在交接处处理成尖头状,如图5(d)所示。
图5 隔扇门面叶间关系
4 总结
面叶在故宫外檐隔扇门的使用,除了起到装饰加固等实用功能以外,也作为整个建筑体系中的一部分,起到凸显建筑等级以及反映伦理信息的作用。对故宫隔扇门面叶的进一步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古建筑金属构件的工艺样式,也能加深对木构建筑装饰艺术及内涵的认识。
[1]黄汉民.门窗艺术: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50-168.
[2]田永复.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47-348.
[3]张兰侠,朱毅.隔扇门的装饰艺术形式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1):18-23.
[4]张加勉.解读故宫[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173-174.
[5]于倬云.紫禁城宫殿[M].北京:三联书店,2006:244-245.
The Research of the Mianye on the External Eaves of the Buildings of the Forbidden City
YUAN Zheng,ZHAO Pe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
As a kind of important metal components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al doors and windows,the "Mianye" has got less concern in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e Mianye on the partition door i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the practical value and ornamental value. This paper takes the Mianye on the external eaves of the buildings of the Forbidden City as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research scope includes most buildings of open area and some non open areas of the Forbidden City that used the Mianye on the external eaves.This paper studies the number distribution and decorative pattern of different kinds of Mianye in order to achie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style of the metal components o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on ar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wooden architecture.
the Forbidden City;partition door;Mianye
TU-098.1
:A
袁拯(199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E-mail:yuanzheng7777@sina.com.
北京建筑大学城乡建设与管理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资助项目(cxy20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