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芷溪花灯制作工艺探究

2017-05-03应超群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走马灯竹篾花灯

应超群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芷溪花灯制作工艺探究

应超群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芷溪花灯的制作工艺作为传统客家区域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文章主要以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区域福建省龙岩市传统客家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芷溪花灯的制作工艺为例,通过对其芷溪客家古村落的实地调查,试图揭示问题所在,希冀对客家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究提供有益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芷溪花灯;客家古村落;制作工艺;民俗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的人类文化资源,保存着丰富的集体记忆财富,因此无论站在国家、区域层面,还是地方性社会层面,做好其保护和传承都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1]。客家区域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生态区,保有丰富、独特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检视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下,通过对整个芷溪花灯生产制作工艺个案的分析,对它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个人的思考与建议。

1 芷溪花灯制作工艺和芷溪花灯民俗

芷溪花灯制作工艺和芷溪花灯民俗是一种共生存在的关系,前者依靠后者而延续、传承,因此芷溪花灯制作工艺得以良好的保留与传承。芷溪花灯,也称作芷溪游花灯,是芷溪客家古村落的重要民俗活动,在整个闽西客家区域范围内独具一格,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文化传承。而芷溪的花灯作为其整个游花灯活动必不可缺的物质载体,也因此得到完整保护与传承[2]。依据芷溪的《杨氏宗谱》的记载和在村民世代相传的口头故事中可知:“芷溪花灯源自苏州,在清康熙年间从苏州地区传入过来的。故事要追溯到芷溪杨背杨氏第十六世祖杨显桂。杨显桂,字窦仙,号燕山。公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由太学生入京考授州同,任职苏州,娶当地女子吴二姑为继配,因二姑酷喜苏州花灯和锣鼓,故公携妻回乡时将其一并带回,遂于芷溪及周边乡隘流传,因此有了现今的芷溪花灯的民俗活动。

2 芷溪花灯制作工艺流程解析

芷溪花灯制作工艺主要是伴随着其花灯的民俗活动而产生、发展、演变的,主要工艺制作流程包括6个主要环节。在此笔者研究的重点的放在了整个工艺制作程序的记录、描述上,借此翔实、系统地对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的芷溪花灯的保护与传承做好研究理论准备[3]。芷溪花灯制作工艺的全过程如下。

整个花灯制作工序的第一道工艺是劈竹篾。劈竹篾要加工成符合规格的竹篾,首先需要选用2年生阳山竹,然后加工成5个等级竹篾:半分篾、一分篾、二分篾、三分篾、五分篾,再将竹篾用零号纱布擦过,除去竹篾的锋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竹篾经过长久放置再次使用时,需先放到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后使用。

第二道工序是完成花灯骨架的制作。花灯骨架的制作需事先设计、规划好其模式和尺寸。例如花篮灯是由上、中、下3个部分组成的。上面的一层直径13.32 cm,六角形;下面底层直径6.67 cm,高11.66 cm;中间是一个圆的空心滚筒,直径8.33 cm。为使上、中、下角度相等,可取一根约2 cm大的竹篾,取5对等长的点用小钢锯轻轻据个沟,不能锯断,深度约竹篾二分之一,然后在所锯地方用煤油火或蜡烛火熏烤至竹的表皮发黑,边烤边向内折成45°,之后马上放到冷水里冷却,再用小刀劈成若干条。这种劈竹篾的工艺方法将使它的角度、弯度相等;否则做出来的花篮灯就会角度大小不一或高低不齐。特别是花灯中间要做成一个大花瓶,如果竹篾一根根来烤,它的弯度是无法相等的,也就是说没法做成花瓶。同样的道理,其他的纱灯,如牡丹灯、凤凰灯、鱼灯的骨架,形状虽异,但方法是一致,可照此类推。

第三道工序是刻花板。芷溪花灯的特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龙灯、屋角灯。一条龙灯、屋角灯不管里面是由几十个或几百个小花灯组成,它的模式是一样的,一般都不需要请专业的工匠师制作,家家户户可以独立完成制作。芷溪的花灯,其中有花篮灯、纱灯(模式样型类似官灯)、凤凰灯、鳄鱼灯、走马灯等组成的立体灯,其次中间有花瓶、上面还有高盖头等花色各异样式不同、共计90多个小花灯组合而成一个大花灯,这需具有高超的技术,因此意味着要通过严格学徒式的训练,才能掌握这门手艺,往往需要请专门的工匠师,即邀请本地的花灯师傅来做。同时各种花灯的花样刻法也不相同,传统的技巧是:刻花灯的图案是寿字花;纱灯的图案是梅花、兰花;高盖头上是万字图案花。刻的方法是:把要刻的纸十张八张整整齐齐的叠在一起,四角穿一小孔用纸绳串好,防止走样,然后用圆的、半圆的、弧形的、平板的凿子按照所要刻的模式进行凿刻,一次十张八张,十次就是一百来张。

第四道工序是上浆糊布花灯。各种不同的花灯图案花刻好后就要上浆糊布。制作工艺的方法是把制作好的自制浆糊,用毛笔一笔一笔抹在花灯骨架上,然后将图案花样贴上。多余部分撕掉,这样就算做成功一个小花灯,6个小灯为一串,一串串的小花灯挂在竹竿上,然后组装。

第五道工序是走马灯的制作,在六道工序中,此道工序标准最严格,要求最精致、细致。整个马灯的制作工艺又可分为6个小程序。第一步,做2个直径10 cm的圆圈,上面一个圆圈中间串一条1 cm宽0.33 cm厚的竹片,把圆圈分成对等两半,竹片中间钻一个小孔,把一根16.65 cm长的圆形小竹针,串成圆圈,穿过竹片小孔,伸出竹片1 cm然后拴紧。竹针下面一头绷一根缝衣针,这是骨架。第二步,用薄白纸糊在2个圆圈上成一个空心圆筒。第三步,空心圆筒上写上字或画个孙悟空等神话故事等人物。第四步,在空心圆筒的顶端,用3 cm宽的纸条一头糊在竹针上,然后把纸条扭偏粘在圆圈上。就这样一条一条把圆圈贴满,纸条形状就如飞机上螺旋桨一样。第五步,将竹针下端的缝衣针插在下面竹片洞中,洞底镶一块玻璃,它的作用是使走马灯转动时减少阻力。第六步,在走马灯下面放一个琉璃杯,这样走马灯算是成功了。点火时因空气受热上升,热空气上升到走马灯顶端受旋式纸条阻碍,带动走马灯向同一方向转动。走马灯里面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就补充进来,冷热空气不断循环,走马灯就不断转动。

最后一道工序是花灯的组装,即最繁琐、复杂,却又有着详细规范的第六道工序。芷溪花灯由2个部分组成:上层宝盖头高50 cm,大83 cm,分内外2层(也有3层的),内装上下2个走马灯,其旋转方向正好相反。内层与外层中间相距10 cm,各有6个门。每个门左右两边装上2个小木偶人,都是按照传说中的故事组装的。宝盖头外层装有6个凤凰灯、6个鳄鱼灯、6个牡丹芯。凤凰灯头上装3个小绒球,张开两边装上3个小绒球,张开两个翅膀,口衔一串五彩小珠子(有的三串珠),临风颤动,栩栩如生,配合走马灯不断旋转,十分逗人。宝盖头顶端还有20~50个彩色小绒球。由于小绒球一头系在细铜丝做的小弹簧上,临风颤动,一步三摇。宝盖头6个角6个门,每个门上有6个玻璃纸做的长方形匾额,分别用红色的颜料写上“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通人和”“万事如意”等祝愿丰收、国泰民安之类的吉祥语。宝盖头下层是主体灯,它由12串72个小灯组成,其中6串花篮灯、6串纱灯相间组合。用当地芷溪的方言,称作“花篮吊筒纱灯衬孔”。也有不用花篮灯而用牡丹灯的叫作“牡吊筒纱灯衬孔”。由花篮灯与小纱灯组成一个图形大花灯,直径约13 cm,瓶口直径约10 cm,花瓶中插上各种颜色的纸花,经过这些程序花灯已组装完成。一座大花灯由90个小花灯组成,共计99盏火,有的是106盏火。因各人喜爱不同,花样组装也有不同。组装完后,再加彩色玻璃珠装饰,更显的五光十色,艳丽动人。最后在花灯的底部有个圆的花灯托,花灯托是用粗竹篾做成一个圆圈。在花灯托的周围安置四串铜钱。现在找不到铜钱可用铁锁或其他东西替代,目的是使花灯底部有一定总量,使整个花灯更加稳固(图1 )。

以上是对芷溪花灯制作工艺程序详细探究,当然更多的是建立在观察、访谈基础上的过程性叙述。笔者认为,对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调查研究者不单要有宏观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还应在实际田野调查基础上深入的工艺技术挖掘,为后人的研究、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图1 游花灯活动中村民点灯的场景

3 芷溪花灯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3.1 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整体观

作为芷溪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灯制作工艺有着完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依托芷溪地域性游花灯民俗活动,得以良好地保护和传承。芷溪地处福建省的西南山区,它位于传统的赣闽粤边区客家族群居住的核心区域范围,保留深厚的客家古村落文化传统,宗族、民间信仰组织发达,有着强烈的族群认同感[4]。作为客家区域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芷溪花灯在历史的嬗变中保留了古苏州的花灯艺术和锣鼓音乐,其每个花灯有99盏火,由琉璃杯装棕油点亮,通透澄莹,熠熠生辉,但在其客家区域的传承与演绎中,不断吸收、融合进了其地方性的文化元素,融入进了芷溪村落的宗族文化、地方的神祇信仰等,加之其花灯制作材料取材的当地化、区域化,工艺制作的本土化,因而衍生创造出了有深厚客家区域生态文化特色的芷溪花灯。在芷溪游花灯整个活动期间往往会齐聚着百余个花灯,组成一支花灯长队,首尾相接,热闹非凡,在年复一年的活动中建构了芷溪的地方文化特色(图2)。

图2 芷溪游花灯民俗活动时的场景

3.2 完善传承主体的多元化

在地方性的文化场域中,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有复杂的主体者,背后交织着的是一张张密布的关系、利益网络。一个完整的芷溪花灯成品,背后隐藏的是交杂的线性连接,芷溪普通居民,既是芷溪花灯消费者也是其实际生产者。从其材料组成上去分析,由以下部分组成:自产的和商业交易购买而得的。毛竹可以由自家附近的竹林地砍伐而得,简单的竹篾加工可以自己加工完成,棉纸需要购买自己来加工,浆糊可以自家制作而得,而通草纸、蜘蛛纱、米粒珠、彩色木偶头、琉璃杯、五彩小绒球、火螺、花灯竹等基本的材料都由这样两种形式得来。当中穿插着复杂的协助问题,每个村民都是其花灯独立设计制作主体,无论是互助之间的换工方式,还是购买花灯匠人的专业加工制作的商业服务,都可以看到背后的协作、分工环节。因此在芷溪花灯工艺传承人上具体多元化的特点,必须放到整个地方文化场域去中,以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活化性。

3.3 促进多方参与的保护体系建设

芷溪花灯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上有群众、政府、学者、市场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努力构建起地方性文化的保护体系,极大促进了客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力量的整合,有利于促进客家区域传承人、专家、学者等多方的经验交流与学习,并能有效地弥补自身的问题与局限性[5]。问题下沉到具体溪花灯的产生制作工艺面临着传统材料缺失、失传的问题,笔者认为,芷溪自身已经找了一条相对合理的解决路径。例如,对于蜘蛛纱、通草纸等传统珍贵原材料而言,芷溪花灯匠人和居民通过寻找合适、又相对廉价可替代材料,延续着传统的花灯的产生制作工艺,当然这不可避免地发生相应的嬗变。因此要真正地做到对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则是项系统的工程任务,从原材料、到产生制作工艺的和其传承人制度等等的研究,每个环节都具有不可缺失性。可以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搭建起多方参与、共同努力的平台是今后应努力探索的方向。

4 结束语

芷溪花灯制作工艺作为重要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本文通过对其整个花灯制作工艺的详细考察记录,来认识、挖掘客家区域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地方性的生态文化保护做出贡献性的尝试,同时也希冀能在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做出有益的探究性工作。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文版)[Z].1998.

[2]王天鹏.孝道之网:客家孝道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20-223.

[3]樊坤.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赣南地区为例[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6:11.

[4]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9):5.

[5]钟俊昆.推进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21-22.

The Perspective of Hakk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Zhixi Lantern Production Process Research

YING Chaoqu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ourism,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 Jiangxi 341000,China)

Production process of Zhixi lantern as an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has a long hist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Hakka region . In this paper,we take the mai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Hakka region China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 of the mainland area of Longya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hi Xi lantern as an example,and tries to reveal the problem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Zhixi ancient Hakka village,,hoping to provide useful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akka are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hixi lantern; Hakka ancient village; production process; folk activities

G112

:A

应超群(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客家历史与民俗文化。E-mail:yinghaoun@aliyun.com.

猜你喜欢

走马灯竹篾花灯
看花灯
装扮大师
挂花灯
老手艺人能用竹篾编二维码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重组竹用竹蔑炭化前后构造和性能对比
做花灯
宝鸡城的走马灯
神奇的走马灯
赏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