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2017-05-03贾正友赵海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红细胞心血管血液

贾正友赵海芹

1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 检验科 (云南 楚雄 675000)

2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 药剂科 (云南 楚雄 675000)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贾正友1赵海芹2

1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 检验科 (云南 楚雄 675000)

2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 药剂科 (云南 楚雄 675000)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对该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检测,同时收集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同样进行血液流变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比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比粘度、血沉、纤维素蛋白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明显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和诊断方面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血液流变学检测 心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血液流变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相关的医学研究指出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实现了在临床医学的广泛应用,并做出了重大贡献[1]。本文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收集本院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对该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检测,同时收集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同样进行血液流变检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过相关的医学检验,这40例患者全部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并且排除了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情况。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3.13±3.98)岁。在该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是脑栓塞,有5例患者是脑动脉硬化,有7例患者是冠心病,有13例患者是高血压心脏病,有9例患者是肺心病。同时收集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4.31±3.57)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本次血液流变学检测采用的仪器是由山东省电子研究院和济南市电子医疗仪器厂生产的4-888型号的血液流变学仪器。首先,让被检测的人员在当天早上8点左右空腹抽取静脉血,然后在此基础上由专业的医务人员使用肝素进行抗凝,并在3个小时的时间完成相关检测。其次,我们要采用潘式法来对患者的血沉进行检测,采用双缩脲法对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同时要注意血液

1.3 观察指标:本次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主要指标是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3]。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使用x2对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检验,同时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浆比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比粘度、血沉、纤维素蛋白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明显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血液流变学不断发展成熟,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来说,血液流变学的检查所涉及的具体指标有10多项,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查,可以对患者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进而能够检查出患者的心血管疾病。

本文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收集本院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检测。最终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比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比粘度、血沉、纤维素蛋白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明显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和诊断方面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比较

表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比较

[1] 蔡早育, 戴伟良.血液流变学和尿微量蛋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15,22(8):810-811.

[2] 张从利, 吴艳玲.血液流变学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 2012,31(14):84.

[3] 孙慧文.血液流变学检测的规范与临床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1,15(20):618.

1006-6586(2017)04-0043-02

R446.1

A

贾正友,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生化检验,流式细胞术。流变学检测的温度以25摄氏度为宜[2]。

猜你喜欢

红细胞心血管血液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