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型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临床规律研究

2017-05-0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8期
关键词:痰饮阻肺气阴

黎 敏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血透室,广东 佛山 528500



1型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临床规律研究

黎 敏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血透室,广东 佛山 528500

目的:探讨1型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临床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80例1型心肾综合征患者,收集患者的四诊资料、实验室及检查结果、中医辨证分型、原发病等信息,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及统计分析。结果:80例1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中,气虚证有43例,气阴两虚证17例,阴虚证有8例,阳虚水泛证有7例,阴竭阳脱证有5例。其中,气虚证占53.75%,明显高于其他正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1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中,瘀血证有36例,痰饮阻肺证22例,水湿证17例,湿热证5例。结论:1型心肾综合征中医临床亚型较多,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

1型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心、肾功能关系密切,2008年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DQI)将心肾综合征(CRS)定义为心、肾功能紊乱的病理状态下,一个器官的急、慢性功能损伤导致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损伤[1]。同时将心肾综合征分为5型,其中1型CRS为急性心肾综合征,即急性心功能恶化,导致肾脏损害和(或)功能障碍。在1型CRS的治疗中,心肾同治为治疗的基本原则,目前针对CRS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更应重视早期的预防及控制危险因素[2]。而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可以在早期对疾病进行预防及治疗。因此,对1型CRS进行中医分型,可有效弥补西医个体化治疗中的不足[3]。本研究通过探讨1型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临床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共80例1型CRS患者,年龄48~87岁,平均(67.46±10.07)岁,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根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4],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1994年第9次修订的心脏病心功能分级标准[5]。CRS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病程中有无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测定血肌酐水平可作为CRS的临床参数[6],参照第3版《肾脏病学》[7],凡血清肌酐水平>133umol/L者均认为发生慢性肾衰竭。排除标准:除外有明确肾脏原发疾病者,或合并其他严重脏器损害(如肝脏)者,或存在尚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感染。

1.2 方法 根据《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指导原则》[8]制定中医辨证分型表格。收集患者四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舌脉,实验室及检查结果,对患者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积分,每项主症每三项次症各积1分,积分大于3分者为主证,积分1~2分者为合并证,并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虚证的证候分布规律 80例患者中,气虚证有43例,气阴两虚证17例,阴虚证有8例,阳虚水泛证有7例,阴竭阳脱证有5例。其中,气虚证占53.75%,明显高于其他正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占总例数的75.00%。

2.2 标实证的证候分布规律 80例患者中,瘀血证有36例,痰饮阻肺证22例,水湿证17例,湿热证5例。其中,瘀血证及痰饮阻肺证占总例数的72.50%。2.3 正虚证型与标实证型的关系 气虚证合并瘀血证15例,合并痰饮阻肺证10例,合并水湿证10例,合并湿热证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合并瘀血证10例,合并痰饮阻肺证3例,合并水湿证3例,合并湿热证2例,以合并瘀血证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证合并瘀血证3例,合并痰饮阻肺证2例,合并水湿证2例,合并湿热证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水泛证合并瘀血证1例,合并痰饮阻肺证3例,合并水湿证2例,合并湿热证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竭阳脱证合并瘀血证2例,合并痰饮阻肺证1例,合并水湿证1例,合并湿热证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型心肾综合征患者正虚证与标实证的关系

3 讨论

1型心肾综合征中医临床亚型较多,临床治疗宜辨证论治 1型心肾综合征自提出后,因其预后的明显恶化而备受关注。本研究发现,1型心身综合征中医证候繁多复杂,可能是因为其病变过程为邪正交争与阴阳失调的缓慢变化过程,其中涉及心、肺、肾、脾等不同脏腑的气、血、精、津、液耗损及邪气羁留。目前西医多采用利尿及替代疗法,但效果均一般。而中医善于辨证论治,对于复杂多变的临床亚型,实施个体化的辨证论治,从而保障疗效。

1型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多虚实夹杂1型心肾综合征可能通过多种原发病引发,病情复杂,变化较其他类型的心肾综合征快,一旦起始以后,即使临床处于稳定阶段,疾病自身仍可不断发展,如存在诱发加重因素,则加重和缓解反复交替出现,从而表现出虚实夹杂的临床表现。本研究发现,1型心肾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证候多为虚实夹杂,亦与其本身的发展变化过程相符。故1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兼顾虚、实,标本同治或急则治其标。

1型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以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瘀血证及痰饮阻肺证为多,提示总治则宜益气生津、祛瘀化痰。近年来从中医角度研究1型心肾综合征的研究颇多,但研究的思路不同,结果也各有所异。本研究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分析,得出1型心肾综合征的中医证候以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瘀血证及痰饮阻肺证为多,这可能与本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有关。中老年人多心肾气虚或久病体虚,气虚生化无源,而导致气虚或气阴两虚。久病则入络,致脾失运化,肾失分清,湿聚成痰;气血同源,气虚则血瘀。提示,在临床治疗中,宜以益气生津、祛瘀化痰为总治则。

[1]Ronco C, McCullough P, Anker SD, et al. Cardio-renal syndrimes:report from the consensus conference of the 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 [J]. Eur Heart J,2010,31(6):703-711.

[2]崔永军,万美燕,夏平,等.临床指标对急性肾损伤伴心肾综合征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时机的预测价值[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5,31(7):481-486.

[3]王蕾,王梓,郝迪,等.心肾综合征模型建立及肾素原受体信使核糖核酸表达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5,12(9):895-899.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5]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

[6]Praught ML, Shlipak MG. Are small changes in serum creatinine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J]. Nephrology and Hypertension, 2005,14(3):265-270.

[7]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85-1395.

[8]马翔宇,张金盈,沈德良,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与心肾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1967-1970.

Clinical Study on TCM Syndromes of Type 1 Heart and Kidney Syndrome

LI Min

Hemodialysis Ro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Gaoming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5285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TCM syndrome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Methods Selected 80 patients with type 1 CRS. Collect the patient’s information,such as diagnostic data,examination results,TCM syndrome types of primary disease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se informations.Results 80 patients, Qi deficiency syndrome in 43 cases, gas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in 17 cases,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in 8 cases,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in 7 cases, yin and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in 5 cases.Among them, qi deficiency syndrome was 53.7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syndrome typ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80 cases of type 1 CRS, blood stasis syndrome in 36 cases, lung phlegm retention resistance card 22 cases, water deficiency of 17 cases, hot and humid card in 5 cases.Conclusion Type 1 CRS has more subtyp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

Type 1 Heart and Kidney Syndrome; TCM Syndrome;Regularities of Distribution

黎敏(1983-),女,汉族,硕士,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肾脏内科。E-mail:nt6491@163.com

R228

A

1007-8517(2017)08-0076-02

2017-02-14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痰饮阻肺气阴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