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2017-05-03李卫东王慧莉王晶晶
李卫东,林 敏,王慧莉,王晶晶
(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以下简称艺表专业)教育是将艺术与体育、文化与技能相融合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不仅具有周密的学术性,同时又与社会、经济、市场等多方面具有紧密联系,学生掌握的知识是要通过实践得到验证和提高的。高校艺表专业要想在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站稳脚跟,就要不断增强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产教结合”是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武汉体育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体育院校开办艺表专业最早的院校。自2002年创办艺表专业以来,艺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逐步完善,特别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得到了国内专家和上级领导的肯定[1]。本文通过对近3年我国体育艺术类专业研讨会上的20多所体育院校相关领导、教授专家进行访谈和深入交流,了解各院校“产教结合”发展现状和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用人单位需求及态势发展等,到部分行(企)业中进行实地考察和咨询,在此基础上,结合武汉体育学院实施“产教结合”中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对艺表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搭建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的教育平台,为进一步形成体育院校表演人才的培养特色、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1 艺表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的现实反思
1.1 培养理念存在偏差当前,高校艺表教育大多是以培养高精尖人才为目的,而社会则更偏向实用型人才,高校专业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这二者之间形成了较大错位[2]。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调整变化速度明显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由于传统的文化教育和人才观的影响,高校艺表教育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等倾向,对艺表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共识。虽然高校也不断在强调将“应用性”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但落实到实处却很难真正体现“应用”,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实践体系[1],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大多依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继承性教学文化,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及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氛围欠缺。此外,由于社会上对艺术教育作用的宣传、对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及人才观念的引导力度不够,很多教师更注重学术研究,对实践教学有敷衍倾向。
1.2 内驱动力明显不足我国大多数高校现有的校企合作在形式上大多还停留在行(企)业接收实习生的浅层上,还存在双方需求不均等及合作基础较单一等层面,校企合作基础较薄弱、动力机制和保障制度的欠缺导致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校现在仅有的“产教结合”项目大多数不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内在需求建立的,还停留在自发的状态,靠人情关系维持,导致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生机制不牢固。例如,校内某些教师凭借“面子”拉来的一些合作项目,使校企合作动机尚不明晰,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明显不足,往往是在有限的几次合作之后,再也没有继续合作的空间。
1.3 实践教学途径较窄囿于旧有的办学体制机制,高校艺表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以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时数少,而且内容较为分散,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协调性,也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规划、研究、管理等机制。专业课程结构失衡限制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认知程度较低[3]。近年来,虽然一些高校在强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规模、广度、深度及质度上下了一番功夫,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经验,但实践教学途径仍停留在传统模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学生的实训、实习基础设施与实习基地难以落实,导致产教合作平台运行效率偏低。
1.4 评价标准有待完善当前,体育院校艺表专业学生存在着重知识轻实践的倾向,对理论知识点掌握比较含糊,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尤其是举一返三和创造性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能否达成,并符合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要,都需要依据明确的实践教学标准来确定。实践教学的评价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度、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吻合度、学生对既定实践教学内容的掌握度、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实际岗位要求的接轨度等,实践教学的评价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吻合度、学生对既定实践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实际岗位要求的接轨程度等,而这些尚无硬性、明确的评定标准。
1.5 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还缺乏系统的、专门的研究。从发表的论文来看,大都停留在经验介绍或经验总结层面,理论探索较少,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校企合作理论。此外,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缺乏对实践的归纳和总结,不足以回答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总体上看,校企合作至今还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甚远。
2 艺表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武汉体育学院实行的以“产教结合”为主要形式和重要内容的特色办学之路,通过顶层设计,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理论研究、艺术创作等实行产教融合,大力提高了办学层次,明显增强了内部发展活力,推动了艺表专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我国体育院校首批艺术学硕士点,而以“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成果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2.1 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层的设计当前高校应该加强教学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调整专业方向,突出专业优势,向应用性拓展,使培养目标向多层面转化[4]。武汉体育学院在认真分析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国家政策走向,在紧扣“应用”、突出“技能”的原则下,对现有专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梳理,对优势和关联专业进行优化整合,以学科发展牵引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助力人才培养,设计和制订了艺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图1)。
图1 “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层设计
2.1.1 第1层面→确定人才培养定位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一切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5]。学院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基础上,以“注重应用、服务需求”为培养理念,依据艺术表演人才规格要求和专业特点,提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始终体现为社会发展服务性质的教育、以艺术表演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路。一方面,重视艺术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始终体现为社会发展服务性质的教育,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艺术相结合的专门人才,重视在艺术表演与创新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结合自身特色,在深入调研行业及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以艺术表演职业需求为导向,将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适应能力强,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艺术表演人才”。
2.1.2 第2层面→细化人才培养目标艺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但要考虑到教育的目的性,更要考虑到教育的工具性[6],艺表专业应以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主旨,通过对外交流和与用人单位对接等方式,将有用的、高效的、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应用在教学和学生的培养上。学校以“注重应用、服务需求”为培养理念,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分为复合应用型(以专业方向为主,偏向专业)、现场应用型(以专业方向为主,偏向职业)和职业应用型(以职业方向为主,偏向专业)的培养目标。学院各个专项根据市场需求、自身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自主选择人才培养目标,从适合的职业角度去设置和改造专业。
2.1.3 第3层面→设计实践性课程体系围绕着培养总目标进行设置和调整,在课程体系上调整、完善和优化,加大实践、实训比例,重视校内艺术研发中心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衔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行(企)业培养毕业生的成本与时间。学院围绕特定艺术表演能力的培养,以“应用性”为主线,确立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注重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模块”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和用人单位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学校、教师、学生、行(企)业等共同努力,提升艺术表演教与学的效果,促进学有所用和学以致用,以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2.2 艺表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的合作内容
2.2.1 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艺表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事关艺表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学院在深入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上,与外聘专家共同研讨制订了艺表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根据艺表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对现有专业实践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学生应用技能细化为通识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大模块。1)通识实践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现代社会生存生活的基本人文、科学和生命素养;2)专业实践能力旨在让学生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3)创新实践能力则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充分释放创新潜能打开多元通道。针对表演专业性强的特点,学校建立了师资培训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技能竞赛模式等,以多样化、多层次、灵活化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从开拓表演初高中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入手,制订表演专业职业教育培训规划,提供专业指导,开展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服务。
2.2.2 课程开发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现课程开发的动态化。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特点,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结构体系,代之以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结构,把传统专业教育中设置的十几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科学地综合为专业核心课程、行业发展课程、艺术实践课程(见图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理论教学、欣赏教学、技能训练、创作实践、表演实践、人文修养等,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市场化对接;行业发展课程包括了行业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艺术实践课程是针对学生人文科学、生命素养与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创新实践活动等,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做”“考察”“实验”“探究”,通过活动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2 “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内容
2.2.3 师资建设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在引进行(企)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的基础上,学校还发挥自身的技术和师资优势,按照“政府推动、院校主动、企业互动”的原则,外聘了一批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主要来自校外实习基地,他们大都具有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根据行业规律、学习规律,确定各项要求所对应的核心课程和主要课程,重新建构理论教学体系。外骋专家和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座、专题授课及协同教学,增强了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培育了艺术教学特色。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职场环境和市场需求,提升了学生的务实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学生普遍认为专家授课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实践性,为学生带来了学科视野和和综合化知识结构。
2.2.4 基地建设
2.2.4.1 校内实践基地 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用自身优势与行(企)业合作,使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各类艺术创作、项目研究等过程中,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科学严谨的态度。学院还规定学生必须按专业要求严格参加实践活动,集中实践学生比例不低于50%,分阶段对实践活动进行监控,保障措施得力。指导教师配备充分,实习效果良好。学院专门建有教学、表演、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小剧场、音乐编辑室、表演实践创新场所,增设了表演创作设计、音乐编辑、舞蹈编导、服装设计与表演、艺术健身培训等实验工作室,还有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室、机房等数字化教学环境以及软件建设和维护等,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现代化教学创造条件。每年毕业生不仅要进行毕业作品创作汇演,同时提交毕业论文,系统阐述从文献查阅到艺术构思再到艺术表演创作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理论功底,凸显应用技能,杜绝了毕业论文胡乱抄袭的现象。毕业季的各种艺术展览、音乐会及各种专业创新创业活动,将4年大学生活积淀的专业素养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实践能力。浓厚的校园实践创新活动为学生毕业后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4.2 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目标,学院通过与校外多家相关单位或艺术团体建立积极的联系,将其建设成为表演竞赛、课程教学、证书培训等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学院先后与湖北省歌舞团、湖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浙江美日健身俱乐部等校外50多个单位建立了联系并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基地和实践场所(见表1),开展了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实习内容包括编排各类运动会开幕式、舞蹈作品编导、艺术教学与训练、健身教练、市场营销等。2014年省教育厅在学院成立了省中小学体育艺术表演研究发展中心,为师生提供了多方位的校企合作平台。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学生到各地做专业指导、艺术支教、文化服务、惠民表演等百余场。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艺表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的合作类型近年来,学校在引进行企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的基础上,以多层次、多形式、灵活的方法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其合作类型有专家联姻、中介搭桥、实习带动、科研契入等(图3)。通过邀请海内外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专题授课、创编等,协助学生了解职场环境和市场需求,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实务能力与就业竞争力;通过与校外多个职能部门、公司、俱乐部及省舞蹈家协会、市健身运动协会等牵线搭桥、沟通信息,扩大了校企合作的工作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服务,形成了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提供多个校外实习、实践活动,拓展教学空间,弥补了由于办学条件限制而造成的校内实习条件的不足;学校依托自身专业的科研团队、实验室等优越资源,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考察、引进、交流、合作等途径,与校外专家共同探索,加强合作项目开发和成果推广,不仅为行(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了双方或多方的共同收益。
图3 “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类型
2.4 艺表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2.4.1 合作机制校企合作机制是指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过程中,双方之间的内在工作方式,主要包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运作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学校积极组织选聘在行(企)业中管理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在各自领域具备一定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建立“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通过加强校企联系、开办技术讲座、举行校企合作咨询会议、开展经验总结交流、举办校企联谊活动等形式,为校企合作提供决策咨询、市场中介、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提高学校校企合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为校企合作注入活力。自2008年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至今,每年进行1~2次活动,专业委员会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专家们针对艺表专业的办学定位,详细地审核专业调研报告、教学计划,以“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实践特色、加强技能培养”为原则,将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确保了教学计划制订的科学性。
2.4.2 指导机制建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强化专业设置的产业背景和行业定位。学校聘请了28名行业、企业的资深人士作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或实训导师,组成了6个大类的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对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教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献计献策。在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的协助下,学校规范了教学计划的管理。各专业在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专家的直接参与下,制订了指导性的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了实施性教学计划。同时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为教师制订学历、业务、实践、技能培养的进修计划,并分期、分批地选送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和学习。客座教授还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力军,学校不少新专业开设的意见均来自这些专家。
2.4.3 管理机制寻求办学与经营理念的一致,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和目标管理原则,建立统筹规划、分工负责、相互协调、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在人事管理、财务运作、资金分配上形成严密的制衡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实现机制上的依存、资源上的互补、利益上的双赢。在课程管理上,建立分层管理体系。具体地说,当某一学生选择了艺术表演课程模块时,则参照艺术专业实践的标准;而选择俱乐部指导或其它艺术(编导、音乐乐制作等)模块课程的学生则按照学生实际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学时进行计算,当累计达到规定的学时时,由专项教师签署意见并附上有关材料上报学院进行审核,确定学生艺术实践成绩。
2.4.4 评价机制 按照评估要求,学校每年多次组织人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职业岗位对某一欲开设专业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确定新专业的建设方案;对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跟踪调查进行分析,然后指导教学改革。针对调研结果,分析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从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此外,还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与劳动部门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相结合,并将考试结果纳入评估范围,并将评估结果与校企合作的财政资助和奖学金相结合,通过多方面质量评估机制不断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图4)。
表1 近3年校外主要基地建设及实践内容
图4 艺表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
3 艺表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3.1 构建“全链条”运行保障机制校企合作是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活动,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适应需求的“全链条”运行保障机制是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政府是校企合作的调控主体,学校与企业是校企合作的执行主体。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发达国家促进产学合作发展的成功经验。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强对校企合作本质的认识和质量意识,切实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出台相关校企合作的具体准则、规范、实施细则,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引导、协调和监督,为校企合作提供运行机制和建立保障体系。高校的优势在于人才、信息和技术储备。高校要积极承担校企合作教学设计的主要责任,进一步认识和坚持教育目标优先原则,围绕政策性、学校和企业的措施与专业主导等,规定学校及行业的具体权利与义务。行业应提高社会教育责任意识,尊重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在市场、资金、管理以及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的优势。双方建立有效的合作,能有效解决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应用型师资队伍等问题,可以为高校快速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和载体,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行业和学校为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充分发挥着各自优势,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长效机制。
3.2 完善“特对多”校企合作方式行业作为社会产业变革的主要参与者,是高校教育人才输出的直接受益者。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对于建立校企双方内在要素之间的对接关系有着直接的作用。但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实现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校企合作方面,高校会面向所有的行(企)业,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水平的行(企)业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适合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要建立校企合作“准入”制度,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行(企)业职业资格,以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为基点,对不同类型行(企)业进行筛选,以挑选出有代表性、有条件、有特色的单位或个人,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此同时,与有合作意向的其他行(企)业以及社会相关的行业进行相应的联合实习培养,建立“特对多”的校企合作模式,以确保人才从输入到输出过程的系统化和有序化。逐步实现由学校与企业“一对一”式的合作向学校、企业群体式合作转变。由行业内、地区内的“近亲”合作向跨区、跨行业的“远缘”合作转变,由校内合作向校外以至国外产学合作转变。
3.3 打造“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教师人才多样化,二是教师来源多元化。从高校艺术教育自身的需求看,解决专业教育育人质量不高、与市场脱节的问题需要打破教师队伍数量和素质不相适应的“瓶颈”制约。学校一方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表演专业的办学定位,详细地审核专业调研报告、教学计划,以“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实践特色、加强技能培养”为原则,将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确保了教学计划制订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师资互聘互流政策与实施办法等有效途径,建立专兼职教师互融机制,建立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重点培养一批高水平、高技能、“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和集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师资团队。学院先后创编了紧密结合当前时代背景的大型体育艺术表演剧目,如《花木兰》《金陵十三钗》《再走红军路》《足球梦》《十面埋伏》《手留余香》等50余部艺表作品,在2014-2016年连续3年在省、国家级艺术表演比赛和教学展演中获得金奖。连续2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五月鲜花》大型文体表演晚会的演出,参加了亚运会、全国智运会开(闭)幕式等编导与演出工作,排练的专兼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练。这些教师全身心投入,从教师到编导,从舞台监督到服、化、道管理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的指挥、疏导与协助作用,全面提升了教师行业一线的实践能力。通过创排与演出这些剧目,尝试将教学和实践、产品和市场、自身优势和外部资源整合起来,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也为推动艺表专业教育产教融合储备核心力量。
3.4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链实现人才培养体系链,从专业布局、课堂教学改革、隐形课程建设,再到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改革,全过程突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将专业建设和结构优化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基础和改革重点,从“需求端”和“供给侧”两方面协调“共振”,促进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的良性互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园文化活动统一于实践育人这个大主题下,把课外活动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课内课外相互衔接,充分体现了从“用以致学”再到“学以致用”。学校要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坚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跨界思考与实践。要以行(企)业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为依据,通过学位教育搭建“立交桥”,开放动态的专业建设体系,增设实用性强的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强化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创建校园招聘会、毕业作品展以及拓宽社会实践途径等,不断拓宽就业的弹性和适应性,提前让学生建立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的素养。
3.5 搭建“产学研”多元合作育人平台针对艺术院校学生专业性强的鲜明特点,通过与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在共建共享中提升了专业品质,实现了特色发展,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贡献度。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学校利用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与企业合作,有层次地开展技术转让、委托研究、合作开发等多形式的课题,解决行业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确立明确的“应用型”科研目标,探索市场导向型的科研开发模式;2)建立行(企)业专家库,定期举办教育教学改革专家论坛,为高校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3)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培训课教师,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当前行业发展情况,同时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办学术讲座,开阔学生创新视野,积极推进国内外校际交流与合作;4)建立与行(企)业双向沟通的面向市场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对本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岗位需求、合作需求定期做出报告,设立信息资料库,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向有关行(企)业和学校宣传、推广校企合作的经验,发挥桥梁作用,夯实和拓宽校企合作的基础,从合作育人走向合作发展,结合成为发展共同体,形成校企合作的利益共生机制。
4 结 语
回顾武汉体育学院艺表教育砥砺奋进的15年,学院始终坚持“技道同进,艺德双修”的强校战略,以“应用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树品牌,以优异竞赛展演成绩展优势,以工学交替产教融合显特色,以优质的社会服务立形象,充分发挥了高校艺表教育的辐射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赢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实践证明,高校艺术表演教育只有依据校企合作定位来制订相应的合作内容,选择合适的合作类型,在顺畅的运行机制下寻求多层次、多样化、灵活化的发展途径,才能推进高校艺表教育层面的校企融合,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产教结合”的功能和作用,凸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 翟廷立,刘晓宇,魏旭波,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艺术实践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77-81.
[2] 付丽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艺术系健美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细化研究[J].科学时代,2015(12):260.
[3] 李卫东,王慧莉,缴永华,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2):154-156.
[4] 龚佩燕.我国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J].陕西教育(高教 ),2013(3):5-6.
[5] 李海东,黄文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广东教育(教),2016(1):11-15.
[6] 刘浩,张晓莹.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计的思考—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视角[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6):88-91.
[7] 郭希.我国体育类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体育科学研究,2009(1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