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2017-05-02于迎春

当代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乳腺癌情绪状态

于迎春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于迎春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目的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评价。方法选取5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等指标结果。结果护理后:护理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2.01±1.11)分和(31.14±1.07)分,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48.77±1.70)分和(48.23±1.25)分;两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提升护理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护理干预;乳腺癌;焦虑;抑郁状态;影响

随着如今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不断的改善,当前乳腺癌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放射治疗等。常规手术治疗时,会对患者的形体、健康等各个方面,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情绪状态变得异常,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较大阻碍作用。根据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在对乳腺癌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当中,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工作开展,可以对其病情实现很好的控制管理,同时也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疗效,进一步改善其护理进程,提升服务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的52例乳腺癌患者,每组26例。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46.22±1.38)岁。两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针对患者的心理方面进行基础护理指导,做好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作息、用药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管理工作。

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

第一,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最明显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焦虑抑郁,因此在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文化教育背景、个性、心理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1],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在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详细的讲解手术治疗方式,同时对于术后康复也做好情绪调整,能够正确加以认识[2]。在术后形体改变需要等到患者的病情康复后,可以通过整形、佩戴假体来弥补美观度不足的情况,但是术后一定要避免患者角色强化[3],这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制定良好的康复计划,使患者情绪保持愉悦,增强自信心,对于术后担心对性生活产生影响的患者,一定要加强心理疏导和教育指导,使患者正确认识,从而使得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提升医护效果,促进术后更健康的康复和好转。

第二,健康指导。患者在整个治疗阶段过程,护理人员一定要形成不同的教育指导方式,更好的开展宣传指导工作,详细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利用多媒体、小册子、等形式进行教育说明[4],同时在医院内定期组织座谈、开展一对一辅导等教育活动,让癌症患者可以互相之间加强沟通交流,让一些成功治愈患者到院进行健康讲座和教育指导,这样患者和患者之间更容易达到一个良好的沟通过程,有助于提高现住院患者对于整个医护工作开展的配合度[5],定期回访调查,在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当中,重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有助于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同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管理工作开展,增强信心,促进身体和心理各个方面更好康复。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方面一定要加强监护,正确识别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实施有效的护理改善措施,加强护理管理,进一步使得患者放松情绪状态,促进其心情保持愉悦,病情早日康复。

第三,放松训练[6]。通过腹式呼吸法等方式进行肌肉放松锻炼,全身心都得到健康放松,有助于患者情绪和状态的科学调节,同时身体放松,使得全身心得到解脱,有助于保持心情放松,进一步缓解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更好的缓解和改善,更好的改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及早痊愈。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2.01±1.11)分和(31.14±1.07)分,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当前,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利用化学药物、放射治疗等方式开展联合治疗工作,乳腺癌手术实施过程中会对患者的形体产生很大的破坏,一方面使得患者的身体出现残缺,患者对于自身的美观度下降产生了很大的不安和焦虑心理,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患者心理的改善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使得患者的整体身体和心理状态变得非常不稳定,心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症状,甚至会产生抑郁症,这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加强有关的护理防护工作,提升护理服务态度,改善护理服务措施,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非常重要。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结果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结果对比(±s,分)

护理后48.77±1.70 48.23±1.25组别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组(n=26)护理前62.45±1.77 60.70±1.60护理后32.01±1.11 31.14±1.07对照组(n=26)护理前61.41±1.91 60.91±1.55

在具体开展护理操作时,以人为本就是以患者为护理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能够时刻为患者着想,站在患者角度看问题,尤其是对于患者的心理方面需要加强调节和改善,能够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好的指导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操作,配合护理干预工作开展,调节不良情绪状态,促进患者情绪放松,得到有效改善。

针对此临床中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需要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程度加以缓解和调节改善,可以针对患者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起到调节改善作用,使患者可以及早康复。因此乳腺癌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有效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提升护理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同时患者在整个护理干预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和调节,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的认识到护理工作以及配合护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加强正确认识,更好的促进其身体素质提升和改善,同时,也通过身体锻炼和肢体放松等训练方式,来达到改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护理效果,进一步使全身心都得到有效放松,从而实现了良好的情绪调节和身体素质提升,术后康复效果更好,复发率也明显下降。同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思想意识不断提升和完善,对于自身的不良状态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改善,通过一些自我的心理暗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更好的对自身心理情绪状态加以调整和改善,及早痊愈,可以明显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提升护理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1]张波,王兰.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59-161.

[2]赵士琴,罗珊珊,崔灵灵,等.一对一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 127-128.

[3]赵海平.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2):116-117.

[4]张萍,连晓杰,丁淑红,等.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1-3.

[5]包永华.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23):113-114.

[6]邹海坤.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88-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92

猜你喜欢

乳腺癌情绪状态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状态联想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