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17-05-02郑燕飞余爱红戴丽娟

当代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肺源肺心病心肺

郑燕飞,余爱红,戴丽娟

(1.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心内老年科,江西 上饶 334000;2.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消化肿瘤血液科,江西 上饶 334000)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郑燕飞1,余爱红2,戴丽娟2

(1.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心内老年科,江西 上饶 334000;2.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消化肿瘤血液科,江西 上饶 334000)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衰竭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其心肺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护理干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对人们的健康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以老年人为多发人群,该病有着较长的病程,且容易反复发作[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病情发展且容易恶化,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及时地治疗及护理,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本研究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了干预护理,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71.34±5.73)岁,平均病程(6.82± 3.83)年;对照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73.02±5.42)岁,平均病程(6.6±3.5)年。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全部患者或者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其内容为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等。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其内容为除常规护理外,实施加强护理进行干预:(1)并发症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较容易出现并发症,故治疗护理中需要注意检测患者的病情及防治并发症。对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需加强对其心脏病时间的检测及预防,对患者的脉搏及心率进行密切监测,特别是夜间指标;对伴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治疗护理中需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清洁,同时避免加重患者病情的外界因素,在秋冬季节需要更加注意。对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及休克的患者,治疗与护理时需要加强监测患者的体温及意识状态,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2)心理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较长的病程,患者较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消极的不良的心理,在治疗护理时需要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出现不良心理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乐观地面对疾病并努力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3)感染护理。以无菌为原则,进行治疗及护理,每天保证病房卫生清洁、空气清新,并叮嘱患者做好保暖,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知道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保证患者的呼吸道清洁,特别注意呼吸道与肺部出现感染。(4)心肺功能护理。对处在稳定期的患者,指导其每天进行3次左右的缓吹气与深呼吸练习,最好在早晨起床后进行练习,指导患者练习使用平稳的腹式呼吸。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来提高其心功能。(5)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禁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主要为低脂肪、低盐及富含营养的食物,患者需要禁烟禁酒。

1.3 疗效评价标准 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的评分进行判定,得分越多则效果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肺功能比较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左心室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等心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慢性肺心病的发病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该病的发病机制与其他各种慢性疾病引起的肺功能改变相关,肺动脉的压力增大后,导致右心室发生肥大,以致肺心病的形成[3],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及右心功能不全等[4]。患者病发时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相关研究报道多,如果在患者急性发作未进行及时处理,其致死率高达30%左右[5]。随着肺心病的发展加重有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并发急性呼吸道感染后造成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极大[6]。临床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为综合治疗,同时对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及尽量避免出现感染[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研究亚增报道,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8]。本次研究采用的护理方法着重对患者的并发症、感染、心理、心肺功能及饮食进行干预,全程以“患者为本”,进而实现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表1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bP<0.05

心肺功能FEV1(%)左心室射血分数(%)6MWD(m)护理后53.4±4.7a50.9±4.8a195.8±9.7a观察组(n=34)入院时45.5±4.9 41.9±8.5 190.4±9.8护理后59.1±4.3ab63.2±6.3ab210.4±10.2ab对照组(n=34)入院时45.3±5.4 43.1±7.9 190.2±10.3

表2 两组患者的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

表2 两组患者的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bP<0.05

心肺功能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49.1±7.6a观察组(n=34)入院时61.3±8.6护理后37.8±4.9ab对照组(n=34)入院时60.7±9.1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衰竭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其心肺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肖俊生.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诊治[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3):518-520.

[2]杨其华,欧魏英,王泽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0例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8):121-122.

[3]邓香林.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5,21(23):102-103.

[4]高文芝.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84-85.

[5]王红贤.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74-75.

[6]付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220-221.

[7]尹晓姝,彭俊,钟琳玲,等.8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析[J].当代医学,2015,21(35):97-98.

[8]代翠琳.无缝护理模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79-8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85

猜你喜欢

肺源肺心病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