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道肿瘤诊断应用血清CRP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效果分析

2017-05-02何蔡为

当代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消化道标志物检出率

何蔡为

(益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南 益阳 413000)

消化道肿瘤诊断应用血清CRP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效果分析

何蔡为

(益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南 益阳 413000)

目的 探究在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诊断中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消化道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则在肿瘤标志物应用的同时结合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肿瘤检出率96.7%,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肿瘤检出率81.7%,观察组肿瘤检出率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结合肿瘤标志物和血清C-反应蛋白能够显著提升其检出率,能够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提供相应的指导,并且在疾病的早期筛查以及治疗后病情转归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联合诊断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我国消化道肿瘤病症的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都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在肿瘤病症的诊断和术后随访中肿瘤标志物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其应用还没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非常高的指标[1]。有相关研究表明发现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指标非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敏感的急性病症反应指标,其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得到广泛研究和报道,并且目前临床研究得到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CEA、AFP、CA125、CA199以及CRP等指标[2]。本研究对接受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诊断检出率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9月期间,益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62.9±4.39)岁,其中胰腺癌20例,大肠癌18例,肝痛22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62.5±4.47)岁,其中胰腺癌21例,大肠癌17例,肝癌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以及癌症类别和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结合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以及ELECSYS-2010仪器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观察组患者则在肿瘤标志物应用的同时结合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3]。CEA指标的参考值为不超过3.4µg/L,患者的CA125参考指标不超过35 ku/L,AFP参考指标为不超过13.6µg/L,CA199参考指标为不超过37 ku/L,CRP参考指标为不超过8 mg/L,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4]。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 22.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肿瘤检出率96.7%,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肿瘤检出率81.7%,观察组肿瘤检出率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1 两组患者的消化道肿瘤检出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检测灵敏度对比(%)

表3 两组患者的检测特异性对比(%)

3 讨论

在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诊断中肿瘤标志物的应用非常关键,但是由于单用肿瘤标志物的应用缺陷较多,因此在临床应用中结合其他指标对提高疾病临床诊断水平非常必要[5]。目前感染和炎症反应因子都有研究报道显示与肿瘤的发生发扎密切相关,在出现组织损伤时其体内的感染和炎症反应因子指标有所增加,并且也会进一步加剧损伤。临床为进一步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性需要结合一些特异性较强的临床监测指标,目前临床指标中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细胞产生的特异蛋白,C反应蛋白属于一种敏感性较强的炎症标志蛋白,患者在出现急性的炎性反应后体内的细胞因子白介素等释放,从而导致人体系统和病理调节启动,与此同时清除病理机制也激活,从而对肿瘤病症的进展和复发起一定的监控作。有研究显示其在消化道肿瘤病症中应用较多,并且在复发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可见其指标的名下升高。有研究表明患者出现感染病症后的12小时内便可明显检测中C-反应蛋白指标的增加,同时在48小时后出现峰值,随着病情转归,患者的C反应蛋白指标有逐渐恢复[6]。

有研究表明在消化道肿瘤疾病中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病变,因此其C-反应蛋白会有所升高。而炎症和慢性感染都是导致恶性肿瘤病症发生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另外肿瘤患者多伴随有组织损伤,C-反应蛋白也会有所升高。C反应蛋白还可介导相关的免疫反应,激活补体后并促进补体消耗,与此同时出现炎性介质的释放,进一步出现淋巴细胞的激活,并且伴随血小板的激活[7]。患者体内的C-反应蛋白指标升高与提捏的组织损伤和病情持续时长密切相关,其指标应用较为敏感,但是其临床应用特异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究,目前在消化道肿瘤疾病相关的指标探究中多是在已经确诊的情况下进行指标检测,对已知危险进行探讨和鉴别诊断的应用性目前还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在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应用还较少,也有研究表明例如CA199指标在急性胆囊炎、胰腺癌、胆石症以及上消化出血病症中有明天的增加,但是增加幅度有所不同,良性病变中其幅度多较小,并且多为一过性增加,当患者的病因解除后指标均可恢复正常[8]。因此在临床诊断和筛查中进行各种指标的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准确性。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对炎症的高敏感性,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则能够更好地提高肿瘤的诊断水平,为疾病诊断提供良好条件和基础。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肿瘤检出率96.7%,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肿瘤检出率81.7%,观察组肿瘤检出率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结合肿瘤标志物和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能够显著提升其检出率及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够在消化道疾病中提供相应的指导指标,并且在疾病的早期筛查以及治疗后病情转归中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

[1]徐明星,李曼,彭波,等.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胃癌早期诊断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6):899-902.

[2]茹文渊.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道肿瘤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9):2084-2085.

[3]颉晓玲,彭宽嘉,周兰霞,等.消化道肿瘤患者多联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临床意义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 (18):2271-2272.

[4]Duffy MJ.Tumor Markers in Clinical practice:A Review Focusing on Common Solid Cancers[J].Medic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Kuwait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re,2012, 22(1):4-11.

[5]陈载鑫,何丹,谢岭平,等.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8(4): 124-126.

[6]吴镇东.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4,21(30):65-66.

[7]聂茹.血清CRP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5,35(5):173-174+177.

[8]罗春玉.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3): 139-1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48

猜你喜欢

消化道标志物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猪的消化道营养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