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分析

2017-05-02张敏彭婧张强

当代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开窗植骨高位

张敏,彭婧,张强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三科,江西 南昌 330000)

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分析

张敏,彭婧,张强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三科,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 探讨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均实施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股骨头外科手术治疗,测定患者手术前后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股骨头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股骨头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相较传统股骨头外科手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上更加优越,患者术后股骨关节功能提升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早期股骨头坏死;手术指标;关节功能评分

股骨头坏死是当前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骨骼病变类型,其能够引发患者身体关节病痛、活动障碍、负重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但股骨头坏死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病情只会影响患者个别关节且病情能够自主减轻、消退以及痊愈。而临床手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应用中具有良好效果,本次研究将以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对象,探讨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并接收治疗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4~75岁,平均(46.6±7.2)岁,病程1~12个月,平均(4.2±0.8)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5~75岁,平均(46.8±7.2)岁,病程1~12个月,平均(4.3±0.8)个月。两组患者均符合《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1]2012版中有关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其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均实施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于患者髋前外侧作切口直至其髂前下棘下2 cm左右,切口长度约为6 cm,同时逐层切开患者皮肤组织,充分暴露患者骨外侧皮神经并给予相应的保护。于患者缝匠肌以及阔筋膜张肌之间的地点向两侧方向分别进行分离、牵拉操作,确保缝匠肌与深处直肌同时被拉向内侧后将关节囊切开,充分暴露患者股骨头颈交界处并暴露部分股骨头。以此为窗口将骨头上附着的肌肉进行剥离,充分暴露髂骨板后将髂骨版全板凿成柱状,将其大小控制在4.0 cm×2.0 cm× 2.0 cm,而后在靠近股骨头方向完成开窗操作,保留开窗骨片后刮除患者坏死骨骼及肉芽组织,磨除所有硬化骨质后确定患者松质骨表面出现新鲜渗血。最后医生在X型臂以及X线机的帮助下确认患者死骨以及硬化骨完全清除,死骨清除范围应该清除中关节软骨下3~5 mm位置。最后准备好的松质骨植入股骨头,层层打压后将髂骨柱填入,将原有的开窗骨片原位固定,修复患者已经切开的关节囊以及肌肉,全面缝合患者手术切口,术后放置引流管。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股骨头外科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应该给予科学合理的康复指导锻炼。

1.3 观察指标 (1)使用髋关节Harris评分[2]测定患者手术前后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测定项目包括患者关节疼痛、功能、活动、畸形等多个范围,得分越高则代表其功能越好。(2)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股骨头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3]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关节功能评分差异 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arris关节评分差异(±s,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arris关节评分差异(±s,分)

对照组(n=42) 71.1±6.6 83.2±10.2时间术前术后观察组(n=42) 70.5±6.8 93.6±9.6

2.2 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股骨头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对照组(n=42) 102.4±8.9 112.6±12.7 18.6±3.5指标手术时间(min)术后股骨头功能恢复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n=42) 48.8±5.6 82.5±10.6 12.8±2.1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类型,其常见于20~40岁年青群体,指的是患者股骨头负重区在外界应力作用下造成自身骨小梁结构损伤,同时患者已经损伤的骨组织又始终不断自我修复,这种不断持续的损伤-损伤过程最终会导致患者股骨头结构及功能均出现异常,包括关节塌陷、变形、炎症、功能障碍等多项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需要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才能治疗[4]。有关研究统计显示[5],近年来我国股骨头坏死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尤其以中青年人群较为多见,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手术是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早期手术治疗主要是为了有效降低患者软骨下骨的压力,剔除掉已经坏死的骨组织,重新构建患者的关节面力学支撑系统并激活患者骨组织的自我修复、重建系统。而当前临床手术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目的也主要是为了避免患者股骨头塌陷、剔除坏死区、修复骨再生。本次研究中使用高位股骨头经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手术过程中医生能够通过股骨开窗有效保留患者原有的股骨头结构,彻底清除患者体内已经坏死的骨骼及肌肉组织。同时骨骼开窗更加靠近患者股骨头坏死区域,能有效降低患者骨骼内压力,改善患者体内血液循环,对患者血液供给有着更加充分的提升作用[6]。与传统股骨头外科手术相比,高位股骨头经开窗植骨支撑术患者术后固定性更加良好,有效避免传统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巨大手术创口,且其适应症范围相比较传统股骨头传统手术得到了有效的扩大。此外,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还能为患者股骨头软骨下骨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高位股骨头经开窗植骨支撑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操作较为简单、患者坏死骨组织清除较为彻底等诸多优点。但医生在具体手术过程中也应该注意骨骼开窗的实际大小,尽量保留患者仍然完好的股骨头同时保证患者坏死骨骼清除的彻底性,才能保证手术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相较传统股骨头外科手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上更加优越,患者术后股骨关节功能提升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版)[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5(2):185-192.

[2]王炳德.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8):54-55.

[3]朱旭日,杜斌,孙光权.髓芯减压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与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4):343-345.

[4]高春生.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297-298.

[5]韦标方,孙丙银.活血补肾中药联合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9):4706-4711.

[6]王伟.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J].当代医学,2016,22(5):51-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45

猜你喜欢

开窗植骨高位
1~2月煤炭价格高位震荡 未来仍存较强支撑
高位算起更方便
牛肉价格居高位 挖潜提升自给力
短期内麦价或高位趋稳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清晨别急着开窗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