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村示范带规划中的乡土景观保护

2017-05-02吴欣玥

四川环境 2017年2期
关键词:水田乡土景观

吴欣玥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00)

· 环境规划 ·

新村示范带规划中的乡土景观保护

吴欣玥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00)

乡土景观是当地人出于对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是乡村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川南某新村示范带规划为例,通过识别规划区环境特征,挖掘当地乡土景观要素,有针对性地保护并延续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乡土景观。同时,利用其良好生态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合理协调乡土景观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

乡土景观;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要“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乡土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全新要求。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乡村旅游不仅是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016年国家旅游局制定并印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全国开展乡村旅游脱贫工作的行动方案,而这其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在此背景下,如何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和乡土景观保护,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则成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川南某新村示范带规划实践中,以此为出发点,对农村地区乡土景观自然特性及其原真性的保护策略进行系统性探讨。

1 乡土景观

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1]。它包括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居点、民居在内的地域综合体,直接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于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当地人无意识、无休止地创造、延续或改变着乡土景观,成为乡土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体。乡土景观由于其寻常普通的特性,极易被改变,甚至消失。因此,对乡土景观的研究一方面能见证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景观形成和发展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理解当地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规划工作者能更好的为本土化的设计服务,探寻最适应当地自然、人文过程的设计形式。

乡土景观包括自然、人文、农业和聚落景观。其中,自然景观主要指受人类干扰较少,维持自然状态的景观,它们是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乡村地域特色的前提条件。人文景观指当地人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物质、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当地文化特质而形成的景观,是乡村社会、文化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农业景观指土地及土地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集合[2],是劳作人民在土地上留下的烙印,多为生产性活动景观类型,是乡村地区丰富多样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聚落景观是众多要素构成的多功能空间活动网络,是容纳人们居住生活、邻里交往、休闲游憩的场所。

本规划区内包含自然、农业和聚落三类景观,其中自然景观最为突出,具有较高保护价值。调研过程中,发现区域内保留了传统农田水利设施——陂塘。陂塘自古以来就是古人为解决干旱季节农业灌溉问题,在自然湖泊基础上利用起伏的地形围堤筑坝[3]。农耕时期,陂塘除蓄水灌溉功能外,还具有防洪排涝、提供生物栖息地等[4]生态功能,是当地人对乡村生活环境适应所形成的乡土景观。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协调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景观保护之间的关系,保留陂塘等传统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景观风貌提升的重要元素,是规划重点探讨的问题。

2 川南某新村示范带规划实践

隆昌县位于四川盆地南腹地,内江市东南。隆界快速路位于县城北部,地形北高南低,地势平缓,地貌以丘陵为主,包括平坝、浅丘、高丘、低山四种类型。研究区内溪河均属季节性河流,源短流量小,洪枯变化大(图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少雨年旱灾加剧,多雨年也有可能出现旱灾。冬春少雨、夏季多暴雨的降雨特点导致隆昌地区形成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

规划区位于隆界快速路两侧800m,跨越三个乡镇、涵盖的13个行政村。规划区内现有农户8 380户,人口26 925人,耕地面积15 826亩。产业方面有花卉苗木基地2 000亩,水产养殖基地2 400亩,荷花种植基地400亩,其余为水稻种植。规划区属于典型丘陵地区,沿路高差在10m左右,现有植被资源丰富。近年来,隆昌县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旅游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县域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数量大幅增加。2013年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86万人次,但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隆昌县受到经济总量限制,资源开发相对滞后。为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县内已提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打造新兴经典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在正确认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基础上,保护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传承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图1 规划区高程图Fig.1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of planning area

3 乡土景观构成与特征

3.1 乡土景观构成

规划区内乡土景观构成包括山林植被、河流水系等自然要素,农业水利设施、农耕工具、乡土建筑等人文要素。自然景观因其原生性、受干扰较少等因素,是形成乡土景观的前提条件。由于不同地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差异而形成适应自然条件独有的景观。同时,场地的自然特征亦会潜移默化影响人们对该地域的空间认知。人文景观是乡土景观形成的催化剂。它是基于自然要素基础上,受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影响而形成的地域性景观。例如,隆昌县内所形成的陂塘、水田景观就是人们在农业生产生活中,为满足物质、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当地文化特质而形成的景观。规划师只有基于它原有的乡土文脉进行设计,才会引起观者的共鸣,让当地人在传承农耕文化同时改善生活环境。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规划区内存在大小不一的陂塘众多,形状不规则,多集中分布在浅丘、平坝区域,沿线成片(图2)。陂塘与水田系统联系紧密,沿地形交叉出现,与主要河道无联系或通过冲沟与主要河道相连;农居多沿路分布或分布在浅丘上,位于陂塘、水田系统之上或两侧(图3、图4);区域内线性廊道包括道路和水系,其中河流水系较少,现状河渠较难被人感知;道路多沿陂塘一侧边缘分布,或通过陂塘上的堤坝从系统中穿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要素镶嵌分布,但二者之间仍缺乏重要联系,如水系与陂塘几乎无联系,民居虽初显组团化布局,但分布缺乏合理性。

图2 规划区水系分布Fig.2 Water distribution of planning area

图3 界市镇石佛寺村陂塘分布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Beitang landscape in Shifo village

图4 普润镇陈东村陂塘分布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Beitang landscape in Chendong village

3.2 适应性特征识别

丘陵地区乡土景观受地形因素制约,其空间格局可概况为“丘—林—宅—田—塘”。实地调研发现,规划区内农村聚落小而分散,居民多挖水塘用于收集雨水供干旱时节生活、生产用水。农居空间位置、农业水利设施空间分布以及陂塘、水田设施内部都有一套适应当地环境的生存法则,即适应性特征。

3.2.1 村民择高而居,躲避洪水灾害

隆昌县由于地貌丰富,地形破碎且人少地多,农村聚居点多分散分布或以小规模聚居为主。在高丘、浅丘地区,聚居点规模相对较小,聚落选址背倚山林,面朝稻田,形成“择林而居,择坝而耕”的空间布局特点(图5);在平坝地区,地形平缓开阔,耕地较为集中,聚居点多位于阳坡,规模较大,形成“择坡而居,择谷而作”的空间布局特点(图6)。由此可见,自然景观奠定了人文景观形成的基础,同时人文景观亦为自然景观丰富文化内涵。

图5 “择林而居,择坝而耕”Fig.5 Choose to live with forests,farm on the plain

图6 “择坡而居,择谷而作”Fig.6 Choose to live on the slope,farm in the valley

聚居点多位于陂塘、水田的中上部,处于地势平缓、地形开阔的区域,周边多为林地。陂塘与水田田交错分布,雨水径流汇入排水沟再流入陂塘中,有效涵养水源,起到滞留调蓄并调节小气候的功能,进而躲避洪水危害。

3.2.2 水田山坳开垦,预留排洪空间

通过卫星影像图判读解译和GIS分析发现,陂塘多分布在海拔高、地势平缓地区。田地多沿山坳地带层层向下延伸,稻田末端连接一个较大水塘或经自然冲沟与河流相连接。这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布局蕴含着历史悠久的风水学思想[4],是当地人在长期适应旱涝灾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陂塘和水田沿山坳处开垦并且沿径流流向布局,为洪水下泄预留空间(图7)。山坡上土壤多为棕紫泥土,此类土壤保水性差,不宜种植水稻。受降雨影响,坡上土壤随径流冲刷而下在坳谷沉淀形成土壤淤积区。“上蚀下淤”的地貌过程在淤积区形成土壤养分丰富、保水性能良好的水稻土。同时,山坳处受到自上而下的大量雨水,这一区域容易产生内涝等问题。通过自然过程形成的水田和坑塘,充分预留出排洪空间,使山顶、坡面的聚居点免受山洪灾害。水田田埂多为土质堤坝,发挥拦蓄雨水、缓解洪峰的功能[5]。水稻的种植增大了地表粗糙程度,有效缓解洪峰作用。

3.2.3 合理布局水田,雨洪水资源化

陂塘充分利用丘陵地形地貌,将集水面积和灌溉面积最大化。陂塘的上、中、下部均可建设水塘,不通空间位置的陂塘具有不同功能。通常而言,靠近田地的塘多用于农田灌溉,成片分布的水塘多用于渔业养殖。地势较高的塘收集雨水用于农业灌溉,地势较低区域于关键位置建设水塘,起到缓解干旱和洪水对下游农田的危害。每年4~10月,中上部地区依靠水田积蓄水量用于水稻生产,起到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作用,山坳地带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自行灌溉。

图7 陂塘、水田沿末端径流路径分布Fig.7 The Distribution of Beitang Landscape and paddy field along the end of the runoff path

长期以来,在适应隆昌地区“冬季干、春少雨、夏季多暴雨,多伏旱”的气候条件下,当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秋蓄冬管春用”的冬水田制。为适应不同地理位置下的灌溉要求,不同类型的冬水田具有不同的蓄水方式。位于平坝、浅丘地区的冬水田通常选择地势较高、土质黏稠的田作为囤水田,一亩囤水田通常可以蓄2~3亩田的用水量。春季耕作时,将囤水田的田埂凿开,水便自流进入邻近农田。梯田蓄冬水自下而上,层层蓄满,位于底部的大田蓄水较多。来年春季用水之时,即可利用翻车、戽斗及木桶等水利提灌工具向上输送水源,以满足高位的梯田用水。

自然景观在村庄发展建设过程中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人文景观,例如,古代人们为调节雨洪流量,用以存储水分而建造的人工陂塘,如今演变为小型蓄水池或水库等水利设施;人们为躲避灾害、安居乐业,多选择背依山林、靠近水源的平坝或浅丘上建设居所,从而形成了“择林而居,择坡而居”的居住形态。

4 规划方案

为保护乡村聚落形态和乡土景观风貌,基于对其适应性特征分析和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考虑,运用有机更新方式对研究区内陂塘进行保护、改造利用。按照修旧如旧,尊重当地景观风貌的原则,针对其中不能适应村庄生产生活的区域进行必要的改造和重建。同时结合适应性分析发现,人文景观的存在必然离不开自然景观的基础,因此规划在对区域内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基本农田以及必要市政设施等全盘考虑分析基础上,进行用地适应性评价(图8)。从功能角度出发,结合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确定各区域适宜发展的产业、允许和禁止建设的行为,对景观植被、建筑风貌等控制要素提出特色化要求(图9)。

图8 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Fig.8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图9 空间管制分区Fig.9 Space control partition

4.1 保护关键位置的乡土景观,改造优化其功能

通过GIS对规划区进行径流分析,模拟5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各汇水流域雨洪淹没情况,结合场地适应性评价结果合理分布并保护位于关键位置的乡土景观。通过保护上述陂塘、水田可有效弥补自然降雨较少时节的农业灌溉用水缺乏问题。空间上,合理分布蓄水面,可最大限度缓和集中蓄水与分散用水的矛盾,亦减少了长途灌溉中的流失、渗漏、蒸发等浪费。冬水田、囤水田和旱田的布局根据不同地势地貌合理分布,一般使囤水田尽量接近需水田,这样不但能保证全部稻田满栽满插,还保证适时栽秧不误农时。

图10 规划区雨洪淹没分析结果Fig.10 The distribution of flood area

为充分发挥陂塘的多功能特性,应利用自然地形建造梯田湿地,连通陂塘与湿地、河流,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能力的净化湿地,从而建立起完整的雨水调蓄与净化系统(图10)。位于上游的陂塘通过地表截流减缓峰值径流,减少对下游的冲刷,从而减少进入地表水体的盐分;位于下游的陂塘停留时间较长,可有效增加地下水回补。另外,陂塘和冲沟、稻田、河流共同构成小型蓄水净化系统,通过系统中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如吸附、沉淀、微生物降解等,有效分解净化污染物,使陂塘成为乡村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一同发挥功能,提升村庄环境和景观风貌。

4.2 依托乡村旅游传承乡土景观三生功能

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是互利共生关系。农业是基础,可脱离乡村旅游独立存在与发展;乡村旅游对农业有很强的依附性,不能独立存在和发展,乡村旅游对农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规划区乡土景观的形成最初源自农业生产,是生产过程中自然和农业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它包含农业生产者日常生活、村庄建筑和长期生活习俗形成的农耕文化,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生活形态。

在规划区内,依托农田耕作资源、林业生产资源、渔产养殖业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貌,选择规模化、高附加值农作物进行种植,大力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发挥新农村生产功能。同时,在发展农产品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及参与体验等功能。规划结合地形地貌条件的复杂性、现有产业发展情况、不同地块适合发展的农业内容的差异性为基本分区依据,将区域划分为四大片区,以各区适合发展的农业内容为基础,在划定的主题产业片区内,打造发展引擎,发挥带动作用,吸引产业向片区集聚。在每一个片区内部,结合特色触媒旅游项目衍生服务功能,增加如农业公园、创意民宿、特色农庄间次布局,避免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图11)。

图11 “1+4”产业延伸体系构成Fig.11 The system of “1+4” industrial extension

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所应坚持的前提和不可或缺的保障。规划方案提出严格保护山林—农居—稻田—水塘所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确保乡土景观风貌不改变、稻田系统肥力不减退,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同时推进新农村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对于现有村庄和原住民而言,需遵循农民利益优先的原则。让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经营中,一方面保证其收入从原来单一的种植收入转变为由土地房产租金、农业种植经营利润、入股股息、打工薪水共同构成的多元收入体系,另一方面通过雇佣农民参与管理,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此提高农民收入。在原有农居基础上,采取保改建结合,分类整治村庄的方式提升村庄品质。为应对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对于必要的功能进行补充,挖掘优质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打造,包括新增部分建设量如山地氧吧服务、汽车宿营服务等,以及在原有特色基础上进行存量提升,包括特色民宿、展示馆等,进行多样化与复合化的布局,强化文化片区文化感知(图12、图13)。通过村庄集聚、存量提升辅以特色新增实现面向村民以及旅游群体对人群的服务功能。

图12 乡村旅游主题分布Fig.12 The distribution of rural Tourism theme

图13 主要旅游设施项目分布Fig.13 The distribution of major tourism facilities projects

4.3 打造具有丘陵特色的门户通道景观

鉴于现有乡村主要是丘陵地区,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对农业种植区进行大地景观塑造。对于山区丘区,保护并延续现状小田结构,形成梯田景观;对于坝区,则“小田变大田”,进行规模化生产,形成大地景观。对于河流水系,保留并恢复基地内天然河流地貌,以生态型自然驳岸为主,同时增加木栈道、河边汀步,形成滨河环线,沿河岸农家乐不能占道经营,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水库增加游步道,对重要水源涵养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保留陂塘、梯田等现有乡土景观,控制鱼塘养殖用水排污,适当种植净化植物。

对于隆界快速路两侧景观控制是重中之重。综合国内外优秀乡村道路景观的特性,都充分尊重乡村景观的特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对于与隆界快速路两侧景观控制,首先基于生态、景观以及视线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采取两类控制区域,一种是对两侧各50m进行控制该范围内禁止修建建筑物,可适当修建指示牌、慢行步道等设施。其中城镇段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选用分叉点高的乔木或灌木,保证两侧视线通透;非城镇段保留并优化原有农田景观,展现浅丘地区“景村一体”的景观层次。二是100m建设控制区,该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建设,需做出可行性、必要性研究和相应生态评价。城镇段可适当修建高度适宜的建筑物,保证两侧视线通透;非城镇段大力发展农业景观、浅丘田园。

其次,隆界快速路以城市门户通道为主题,结合产业特征、历史文化、地形地貌体现差异化和特色化,明确分成5个主题段落,在具体的分段控制中,对产业景观控制、植物配置、标志小品、建筑风格均提出要求(图14)。同时,结合现有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在交通干道、主要旅游环线上,于镇村入口节点、道路拐点、地形变化处等重要点位,分类分级布局景观节点。

图14 隆界快速路两侧景观控制Fig.14 The landscape control of Longjie express way

5 结 语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景观保护利用相结合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但必须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片面的保护或开发都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本文将乡土景观保护与利用引入新农村规划实践中,通过挖掘乡土景观元素与特色,根据环境特征识别和空间数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保留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景观区域。同时,利用其本身具有的生态旅游资源有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科学合理协调保护与发展。本文在乡土景观上的探讨希望能为类似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1] 俞孔坚,王志芳,等.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05,(4):123-126.

[2] 罗 凯.关于构建农业美学史学科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8):78-80.

[3] 俞孔坚,姜芊孜,等.陂塘景观研究进展与评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10-136.

[4] 刘 敏,李先逵.重庆乡村聚落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10):6-12.

[5] Biggs,J,P.Williams, et al.15 years of pond assessment in Britain:result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work of Pond Conservation[J].Aquatic Conservation: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2005,15(6):693-714.

Vernacular Landscape Protection of Banded Village Development Planning

WU Xin-yue

(ChengduInstituteofPlanning&Design,Chengdu610000,China)

Vernacular landscapes are formed according to local people’s need for production and life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al process, land and spac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research takes a banded village development planning as an example, by identifying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 to explore the local vernacular landscape elements, make sure the local landscape which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value are protected and remained. At the same time, use its good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to develop rural tourism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 scientifically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landscape protec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Vernacular landscape; rural tourism; new urbanization; protection

2017-01-03

吴欣玥(1991-),女,成都人,20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专业,规划师,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

X171

A

1001-3644(2017)02-0109-08

猜你喜欢

水田乡土景观
景观别墅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火山塑造景观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莫里斯的短篇小说——《小个子法国人和他的水田》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乡土中国
近世长三角南缘的水田经营与环境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