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焊接检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05-02许祥平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摘 要:焊接检验是全面质量管理科学和无损评定技术紧密结合的全新学科。它具有极强的专业应用性,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掌握程度,所以针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焊接檢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一、焊接检验课程发展

焊接结构件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因此我校将其作为焊接专业学生最主要的专业课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焊接专业的学生在熟练掌握各种焊接缺陷的特征及分布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无损检测方法,以及其基本原理、设备操作步骤、检测设备使用、维护和检测结果的基本评定。该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系统地学习焊接检验课程,让学生掌握各种焊接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适用范围,具备独立完成焊接检验的能力。焊接检验课程概念繁多、专业术语使用频繁,检测步骤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焊接检测参数的选择、焊接检测的操作过程以及焊接检测结果的评定等各个环节都和焊接实践经验息息相关。所以说焊接检验是实践性强的一门课程。

1.焊接检验的意义

众所周知,焊接的结构件在当代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锅炉、化工机械、原子能工程和航空航天工程向着高参数、大型化方向发展,焊接工作条件日益严苛复杂,我们必须提高焊接结构件的质量。但是焊接接头成分性能不均匀,其应力分布复杂多变,在生产过程中很难将缺陷完全排除,更不能排斥生产的产品在服役过程在不出现新的缺陷,所以我们需要更为先进的焊接检验技术。

2.焊接检验主要作用

一是确保焊接结构件在生产制造时的质量,确保其安全运行,避免废品出厂。使用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可以确保其在服役寿命内不发生破损。二是改善焊接技术可以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检测,不断优化焊接参数和焊接工艺,使得焊缝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三是降低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安全评定,避免出现产品最后报废的情况,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减少企业经济损失。四是在焊接检验的质量保证下,使得焊接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

3.焊接检验的分类

破坏性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压扁试验、疲劳试验;非破坏性试验包括吹气试验、水压试验、气压试验、气密性试验、载水试验、氨渗漏试验、煤油试验、沉水试验,其中无损探伤可分为渗透探伤、射线探伤、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和涡流探伤。

二、焊接检验课程教学与改革

1.课程目的及要求

课程目的:通过焊接检验课程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焊接检验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完成最基本的焊接检验操作。

课程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焊接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掌握正确选用实验设备和仪器,以及具体的操作技能;了解相关检验标准,能够识别缺陷,同时能够正确拟制焊接检验工艺;掌握评定焊缝质量等级的方法,可以自主进行焊缝质量分析,同时改进焊接技术,从而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2.焊接检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安排的较晚。和其他专业课相比,焊接检验的排课在所有专业课的后面,使得学生对于焊接检验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学生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于焊接检验也很陌生,平时接触焊接检验较少,甚至对于焊接检验的认识还停留在靠肉眼观察的方法上。

二是实验条件相对简陋。焊接检验中无损检验设备的价格相对昂贵,实验室购买数量有限,相关从事的教师数量偏少,所以开展这门课程的高校就相对偏少,造成人才严重短缺。

三是对于操作技能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平时的课程以课本教学为主,实验课较少,亲自操作的机会不多,加之学生数量多,每个人平均下来的操作时间很少,所以很难满足学生实际操作的需求。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突破

(1)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能否做到与时俱进,是影响一个专业或者相关研究方向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焊接检验教学人员必须对原有焊接检验方法及技术进行及时更新。对无损检测而言,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渗透、磁粉、超声波、涡流、和射线)最为常见,这都是非常成熟的检验方法,但是随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检验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原有的常规焊接检测方法,急需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更新,进而衍生出新的焊接检验方法。所以教学内容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只局限于原有的常规方法,还需要将新的焊接检验方法、理论教给学生。除了向学生传授最新的无损检测方法外,我们还应该避免原先单一的理论授课方法,无损检测是一种摸不到、看不见的检验方法,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相应的焊接检验示意图、动画显示、实例分析,通过更加生动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往往导致学生学习被动,上课容易走神,课堂效率低,教学效果较差。而启发式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单向教学变为双向共同的学习交流,促进学生勤动脑多思考,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比较,得出全新结果。在学生深思熟虑后,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介绍学习内容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更加深刻。这也充分体现了学校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同时,可配合多媒体教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解决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与相对丰富的教学内容这一矛盾。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整节课像在看电影的现象,教师成了放映员而不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课件一放而过,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不深刻。所以教师必须把控讲课节奏,运用循序渐进的讲学规律,再结合板书,对教学内容一步步讲解,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同时增加课堂互动讨论环节。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但它不是万能的,教师应该牢牢把握主导作用,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法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

(2)教学方法改革

一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一味地讲述课本上的知识是枯燥无味的,在讲课中可以加入实际例子,在具体的事例中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思维发展。

二是升华教学内容,紧抓重点。讲课应该避免泛泛而谈,形式化的讲课方式内容空洞。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熟悉讲课内容,理清当堂课的重点是什么,把握知识框架结构,重点知识重点讲解,使教学内容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三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在焊接检验这门课程中,动手实践显得极其重要。通过焊接检验实践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和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这能够让学生明白学术上严谨的作风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实验操作上的严格要求是学生学有所成的重要保证。

四是运用灵活的考查方式。学生成绩的给定可以灵活多变,尤其是在焊接检验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书面考试的成绩可以反映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但动手能力的考核也尤为重要。为了避免学生在期末前突击,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可以增加考核的内容,一方面增加期中考核以及平时成绩的给定,同时增加论文心得的考核项目。另一方面,增加动手实践的成绩比重,让实验的分数占相当一部分比重。

三、实践教学改革

焊接检验课程实用性强,我们也需要同时注重企业调研、现场测试观察等实践教学环节。相应增加焊接检验实践教学的課时数,开设综合性以及探究性实践探索课程,引导、激励学生去参加科研项目和创新课题。这将促使学生把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1.实验室现场教学

在无损探伤的实验课上,可以进入探伤实验室,在确保实验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相应实验,让学生亲自加入动手学习中,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企业在焊接检验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大,焊接检验的实践教学环节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体。学生进入企业并进行相关的实习工作,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分析判断,这将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3.“就业导向,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毕业后有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确立就业导向机制,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明白学习目的,因此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在相关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专业基础知识、岗位技能技巧、自主科研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就业为导向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以项目为驱动进一步深化学习能力,力求达到“教学研”相统一。

四、结语

如今的焊接检验课程教学及实践改革的目的是,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和科研成果对焊接检验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完善和提高。相关教师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焊接检验技术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专业知识点和焊接检验新技术,并且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实践课题相结合来反哺教学,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孝文,张德芬.《焊接检验》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4,27(4):152-153.

[2]赵熹华.焊接检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3]刘彬.胡庆贤.高等院校焊接专业《无损检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创业家,2014(4):199-21.

[4]唐东林.《无损检测》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254-255

作者简介:许祥平(1983— ),男,江苏台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材料及其连接技术。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