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长县产业扶贫断穷根

2017-05-02

新西部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一业一村养鸡

进入11月,陕北日趋寒冷,山梁沟峁一片苍茫。延长县郑庄镇刘塔村张翠莲穿的红袄在周围苍灰色山体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只见她快步走到院子角落里红砖砌成的猪圈旁边,麻利地掀开猪圈上方蒙着的塑料布。一头半大、健壮的白猪立刻映入眼帘。“再喂两个月,过年时就能出栏,纯收入2000块不成问题。”谈起当地政府给的猪,张翠莲脸上洋溢着笑容。

无论是郑庄镇,还是延长县其他乡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都始终坚持“输血”不如“造血”、“产业第一”的扶贫理念。该县围绕打造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目标,逐渐摸索出了“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扶贫到村到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如期实现脱贫。

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模式,

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能力不足

“合作社给我60只鸡,平均一天能收二十几个鸡蛋,一个月光卖鸡蛋我就能收入600多元。”交口镇下吕家塬村58岁的贫困户常有雄介绍说。他老两口种了3亩果园,今年5月份开始发展林下养鸡。

在下吕家塬村,现在还有60户村民都和老常一样,加入了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其中贫困户就有42户。鸡苗、鸡舍、卖鸡蛋的事都由专业合作社来负责,贫困户只要搞好养殖就行。

今年,该合作社已经带动68户贫困户发展起养鸡产业,帮助他们实现短期增收。

在精准脱贫工作中,该县发现大多数贫困户年老体弱,或身有残疾,没有产业,并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打工,但又不属于兜底扶贫的范围之内。这一部分人群是扶贫工作中最难扶持的。针对这种情况,该县逐渐摸索出了“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只要合作社(企业)每带动一个贫困户脱贫致富,财政就以奖代补1000元,并落实扶贫贴息贷款给予支持,同时根据发展产业类型给贫困户补助1000-3000元,激励合作社(企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解决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问题,实现合作社(企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合作共赢。目前,该县81家合作社(企业)与4992户贫困家庭建立了合作关系,有效帮助11279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该扶贫模式在全省进行了推广。

同时,该县在该扶贫模式基础上还衍生出了“产业园区+贫困户”、“金融扶持+贫困户”、“生态补偿+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项目+贫困户”等多种扶贫模式,从而有效实现贫困户脱贫目标。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特色产业精准聚焦助脱贫

“10石玉米(3000斤)收入都比不上一包花椒(100斤)。”谈起今年自家花椒的收入,让过去靠种玉米为生的下坡村冯安智老人感慨万分。地处黄河沿岸的雷赤镇下坡村近年来发展起了花椒产业。贫困户冯安智老两口6亩花椒园今年收入突破万元,年底脱贫没问题。

如今已经成为延安市林业产业“一村一品”花椒特色村的下坡村共有4200余亩花椒,今年18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600元。

延长县在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中,将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形成了“塬区苹果、川道棚栽、沿黄特色、全县养殖”的农业产业布局,已发展“一乡一业”省级示范镇2个,市级示范镇2个,“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71个,市级示范村3个。该县根据不同地域特点、产业特点和贫困户实际,发展符合贫困户情况的特色产业,最终实现精准聚焦,精准脱贫。

火焰山红薯基地是延长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典型示范点,依托火焰山红薯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销售高品质红薯、紅葱、辣椒、小米等农产品,带动黄河沿岸3000多户村民大规模种植红薯,其中贫困户850户,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七里村街道办呼家川村以19户低收入户为重点入股组建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们以猪入股,实现了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分红、风险共担,利益均分。该社饲养的土猪肉肉质好,味道美,价格高,在市场上深受好评。目前,合作社已发展至50余户,养殖生猪100余头,预计年底收入可达40万元,每户可分红3000元。

“今年我务了400个香菇棒、800个平菇棒,养了50来只鸡,加上打点零工,今年预计有近2万元收入。”交口镇西苏家河村贫困户张三娃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他一样,该村28户贫困户在包扶单位省林业厅的帮助下开始种植香菇和养鸡,2015年全部实现了脱贫。村里其他村民也被带动了起来,纷纷发展起了散养鸡和香菇产业。

猜你喜欢

一业一村养鸡
养鸡趣事
华柴公司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部协议签订工作
柬埔寨磅湛省每月出栏约23万只活鸡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实践探讨
中国石油“三供一业”分离提速
财政部力促铁路等央企剥离“三供一业”
两部门部署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两部门部署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虚惊一场
最幸福的三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