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迎香:用铁锤打通脱贫之路
2017-05-02方华
方华
她是贵州山里的一位普通村妇,却被誉为“当代愚公”。
而她最初的朴素愿望,是只想能有一条路,不要再让村民们出行翻山越岭几个小时,也不再让村中的小孩子有病了来不及医治,落得和她儿子一样的命运。
2016年5月24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三届“CCTV慈善之夜”晚会。这届慈善人物的推选,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这个主题,不仅关注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榜样人物,而且继续发掘那些默默奉献、帮助他人、温暖社会的凡人善举。
被誉为当代“女愚公”的邓迎香与姚明、塔林夫、徐之伟、孙雪梅等人获此殊荣。
10月16日,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38名为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获得表彰,其中邓迎香获得“奋进奖”,而参与贵州脱贫攻坚的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则分别获得“奉献奖”和“创新奖”。
在邓迎香的家乡贵州省,她的故事被新媒体以动漫形式在全省的公众微信号平台发布。
邓迎香,一个贵州大山深处的普通村妇,就这样一下子成了“网红”。
不堪回首的往事
少女时代的邓迎香从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用双手一点点地去凿开大山。那会儿她生活在罗甸县董当乡一个富裕的村子里,偶尔也能听到老人们讲大山里的人过得如何穷苦,但她觉得这种生活距离自己很遥远。
改变发生在19岁,邓迎香遇到了自己爱的人——生活在董架乡麻怀村翁井组的村民袁端林。1991年,为了爱情,邓迎香不顾父母反对,执意翻山越岭嫁到了七、八公里之外的麻山深处。
麻怀村位于贵州黔南州罗甸县沫阳镇董架社区东南面,距社区7公里,离县城48公里。这里属于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石漠化喀斯特山区,村子因被大山挡住,一直很穷。出了村子,山高坡陡,村民必须攀越悬崖峭壁,从山脚爬上山峰,再从山顶下到坡脚,才能走出山,每次翻山就得耗费两个多小时。村民们卖牛卖猪,都要屠宰之后,一块一块背到山外卖。村里的果子熟了,也只能背出山去賣,有村民实在背不动,只能让果子烂在地里。村民建房子,一砖一瓦也要靠肩挑背驮运进来。
生产生活物资拉不进来,农产品运不出去,麻怀村成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被认为是“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区域”。
刚嫁过来时,邓迎香心里对生活充满期待。和丈夫每天起早贪黑地种地,但横亘的大山,让她的希望一次次碰壁。“我种出水灵灵的蔬菜,想卖个好价钱,一大早背着背篓翻山赶到集市时,菜蔫了,只能贱价卖掉。”她说。
最苦的是村里的孩子们,天不亮就起床,每天翻山去学校,一个来回就要四个多小时,疲惫不堪的孩子们上课时直打瞌睡。而村民们最怕的就是生病,因为路不通,不能及时就医。
让邓迎香始料未及的是,村民们最怕的事情有一天就落到了她的头上。1993年5月16日,她三个月大的儿子“小红球”重感冒,晚上突然开始“打摆子”。她和丈夫急忙就往山外的医院送,但还没翻过山,“小红球”就在丈夫袁端林的背上停止了呼吸。
痛失儿子后,邓迎香和袁端林下定决心逃离大山。他们外出打工,只在闲暇时回村照顾一下家里。哪料想,不幸再次降临到邓迎香的头上。2004年6月,袁端林打工的煤矿发生瓦斯爆炸,袁端林不幸遇难。
邓迎香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又回到大山里的穷村子。
凿出一条路
麻怀村有一条隧道,周围的村民都叫它“麻怀隧道”。隧道不长,200余米,隧道的入口有块大石碑,介绍了这条隧道的由来。
每次站在隧道口,邓迎香都感慨不已。她说:“这条隧道是我们麻怀村村民花了十二年时间,人工开凿出的一条隧道。”这条隧道打通了,过去村民需要数小时才能翻越到达的大山外面,就只需要五分钟便能到达了。
邓迎香清楚记得:“我们是从1999年的冬月初八开始打洞的。”1999年,国家实施农村电网建设覆盖,当工程实施到了董架乡麻怀村,就无法进行了。这里山高路险,电线杆和变压器根本没法抬进村子。当时的村副主任李德龙组织村民探路,发现村子南坡有个200多米长的天然溶洞,溶洞北端刚好连着麻怀村。李德龙突发奇想:“能不能打通溶洞,挖一条通往麻怀村的隧洞?”
李德龙和村民们一商量,有27户村民同意跟着他一起干,其中就包括外出打工回到家乡的邓迎香和丈夫袁端林。他俩深知,如果李德龙的想法真能实现,打通这个隧洞,村里的孩子就再不会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夭折,村民出入也会方便很多。
邓迎香和丈夫积极加入到李德龙组织的“挖洞大军”中,渐渐地,有更多村民加入到其中。“当时溶洞狭窄,我们只能跪着、趴着一镐一镐地凿岩石,然后盘坐在地用双手把凿下的岩石、泥块传递到洞外。”邓迎香说,她每次回到家,就已经累得直不起腰,“端碗的手一直抖,连晚饭都没力气吃”。
后来,在很多获奖现场,邓迎香都重复地讲起这段往事:“2001年正月二十八,我们正在挖石头的时候,听到另一头敲石板的声音,咚咚地响。凌晨两点,一个村民挖着挖着,突然就抓到了对方的手,两人激动地大叫起来,‘通了,通了!”
那一晚,麻怀村的村民一夜无眠,又是唱又是跳,都嚷着要一醉方休。
电线杆顺利抬进村,麻怀村终于通了电,村里历史上第一次亮起电灯。通电那天,村里几个老者想将烟卷放到电灯上去点燃,引来年青人的哄堂大笑,“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电灯,还认为它像明火一样也能点燃东西。”邓迎香和村民们都流下了夹杂着心酸和激动的眼泪。“后来,我们又把洞口扩宽了一些,大家弯着腰基本上能走过去。尽管窄一些、矮一些,但这条路把村子与外面连起来了。”
很快,邓迎香和乡亲们发现,虽然隧洞打通了,但只能勉强过人,车辆无法通行,对村里经济发展帮助并不是太大。
当时,由于再没有凿洞经费,春节过后,村民又开始大量外出打工。邓迎香记下了每个外出村民的电话,并对他们说,一旦经费有着落,大家就返回家继续挖隧道。
2004年,在村委会组织下,村民们又将这个隧洞拓宽加高了一些,摩托车、马车可以过。“村里盖房子的砖、水泥都是拉到洞口处,再换成马驼进来。”这年6月,邓迎香外出打工的丈夫袁端林不幸遇难。2007年,她与同样丧偶的李德龙重组了家庭。
不等不靠自己干
“从1999年的冬月初八开始打洞,一直到2010年腊月二十八,断断续续,打打停停,我们全村前后九次对隧道进行了拓宽、排障,最后小车都能顺利通过。”挖隧洞的每个重要日期,邓迎香都能够准确说出来。
如今,李德龙的听力有一定程度的受损,邓迎香说,这是第二次挖遂洞的时候,经常在隧道放炮留下的后遗症。
2010年国庆节,邓迎香的大女儿李琼结婚。是村里第一个穿婚纱的姑娘。但是,那天下雨,隧洞里淌着齐膝深的水,穿着婚纱的李琼不得不和大家一样脱下皮鞋换上了塑料拖鞋。
“我女儿挽着新郎在低矮的隧洞里踉跄前行,几次险些跌倒,洁白的婚纱上沾满了湿泥,当时我心酸得不得了。”邓迎香一直记得来自浙江的女婿对她说的话:“姨,你们如果要修好这条隧道,我愿意出1万元。”
女儿婚礼的“狼狈相”触动了邓迎香的神经,送走女儿女婿,她对丈夫李德龙说,一定要把隧洞再凿高、凿宽,“像隧道一样,能通汽车。”
女婿留下1万元,邓迎香去镇上要了3万元,但这些钱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么大一个工程,所以村民们都不愿意参加。不过,原本也不赞同的李德龙却被妻子感动,开始每天进洞帮忙。
村委会组织全村村民开了一个会,动员大家积极参加凿洞工程。邓迎香记得,第一次开会,50个人足足吵了四个小时;第二次,一些原先同意参加的村民又反悔了,邓迎香只得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给大家算账:“如果大卡车进村,就能收活的牲口,多卖不少钱。谁家想建房,运输成本可以降一半,东西还能拉到家门口。”
第三次开会,邓迎香使了“狠招儿”,宣布“谁干谁受益,将来隧道完工后要装扇大铁门,只给打洞的人发钥匙”。再开了两次会议后,所有人终于都同意了。
这一次,邓迎香决心使用机械设备,她和李德龙找到乡里,跟着乡干部去县上“化缘”。县环保局领导听说此事,觉得这个女子不简单,给了3万元资助。
2010年农历十一月初八,麻怀村的隧道开工仪式举行。
这个时候,整个罗甸县都在传“农村妇女凿隧道”的壮举,于是,越来越多的力量开始扶持邓迎香: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资助5万元,民政局3万元,城建局6000元,残联3000元,职校2000元,血站2000元,县政府5000元。财政局给了4吨水泥,林业局給10吨水泥,水利局给20吨水泥。5个在县城开货车的麻怀人赶来无偿拉渣土。
“我们买了一辆旧拖拉机和一些炸药,又租来了一台空压机,在洞内点上蜡烛,点起煤油灯,两头同时开工,日夜不停,三班倒。”村里的人干活可以回家吃饭,外村的人就由邓迎香自己掏腰包管饭。邓迎香说,连读初中的小女儿只要放假,也被她叫来帮忙。
2011年8月16日,一条连接山内外,长216米,宽、高都有4米的穿山隧道全线贯通,麻怀村史上第一次开进了汽车。通车当天,邓迎香第一次见到了县领导。“他握着我的手说:你们修的不仅是一条路,更是为麻怀村争了一口气!”那天,邓迎香和村民们在隧道里走过来、走过去,“我高兴得觉得心好像要从胸口蹦出来一样。”
此后的三年时间里,邓迎香又组织村民对隧道进行拓宽硬化。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资金短缺,邓迎香先后几次向县政府的各个部门争取资金。县交通部门陆续给这条隧道铺了水泥路,整平了洞顶和洞壁。
这条简陋的隧道,从此就成了麻怀村的致富路。
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麻怀隧道打通了,邓迎香和村民们才切切实实地感觉到“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的重要性。“隧道没有打通的时候,我们活得就像井底的青蛙一样。”
2012年,邓迎香带领群众实施翁井公路一事一议工程,全村村民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将从册山公路连接麻怀村委的公路全部硬化成了水泥路,使村上的公路更加平整和安全。
而随着隧道的打通,邓迎香一下子成了名人。2013年10月17日,邓迎香荣获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亲自颁发的“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这一年,她也被村民们推选成了麻怀村村主任。
邓迎香深知:路是修通了,但是村里大部分村民还处于贫困线上,大部分人的腰包还没有鼓起来。而整个村子基础设施也很薄弱,“作为群众选出来的村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我责无旁贷。”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邓迎香这样对村民们表决心:“麻怀村还有不少贫困农户,让他们脱贫致富才是关键。”
凭着自己外出打工和引进资金时积累的一些经验,邓迎香通过电视和网络,开始四处考察寻找能够落户麻怀村的项目。她一方面鼓励村里有劳动力的村民外出务工,另一方面又动员有资金、有能力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一直在福建务工的村民袁端生回乡过年时,邓迎香就多次上门讲政策、谈道理,最终说动袁端生返乡创业。
随后邓迎香又说动了几个村里的“能人”,他们有的拿出了所有打工积蓄,有的将喂养的家禽全部变卖,办起了麻怀村第一个种植专业合作社。
邓迎香又和合作社的几个合伙人一起,跑江西、下广西,拜师学艺,搞起了铁皮石斛和岩黄莲等中药材的种植。如今,在麻怀隧道边上的大棚里,就种植着铁皮石斛。这里的铁皮石斛鲜条因为品质上好,每公斤市场价格能卖到1200元,比市场价高出了一倍多。
为了节约土地,保证药材价值,村子里确定在山上的树木上附种50亩野生铁皮石斛。如今麻怀村大棚铁皮石斛和岩黄连等中药材试种成功,广东、福建、江苏等几家药材生产商与该村签订了包销协议,并承诺麻怀村种出多少要多少。
2014年7月25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麻怀村调研时说:“以邓迎香为代表的麻怀群众是‘新时代的愚公。”这一年,邓迎香获得“全国扶贫先进个人”荣誉。
一次次去北京领奖的过程,也成了邓迎香“取致富经”的机会。她的心越来越“大”,“我们村抓住机遇,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继续修通村路、串户路,对房子进行改造,对周围环境进行美化。还发动村民栽果树,养鸡和黑毛猪。”
随着村民收入的提高,麻怀村村民的生活条件也是一年一个样。通村通组水泥路四通八达,家家户户看上了电视、用上了手机和固定电话,喝上了自来水,90%的农户盖起了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基本实现了户均一辆摩托车、五户一辆小轿车。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从曾经的七八百元提高到如今8000多元,麻怀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创建示范村。
虽然只读过小学,邓迎香却深知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要让孩子们不受穷、不受苦,还得靠多读书。”2014年,邓迎香在村里成立了草根助学基金会,协调社会力量对村里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最让邓迎香欣慰的是,隧道打通了,村子里越来越多的孩子考上大学,走出了大山。“以前村子里没有大学生。小孩上学来回就要五个小时,怎么还会有多余的精力去读书。而且小孩要到10岁才上学,因为年龄太小了走不动路。”邓迎香说:“小孩子的吃穿都跟不上,没有精力再上学读书,就想着出去挣钱,导致很多孩子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
隧道通了,读书方便了,现在村里有16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有一个还考上了研究生。
如今的邓迎香正在实施她的新计划:“我们村里还有一些贫困户,一定要想办法将他们带动起来共同致富。”她下一步打算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建设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建小旅馆,开农家乐,增加农户收入,让村里的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争取在2018年把麻怀村建成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