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分析

2017-04-29吴楠

商情 2017年9期
关键词:前景展望东盟中国

吴楠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摘要】我国与东盟自1991年建交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双方在不同领域内的合作不断深入,贸易总额增长迅猛,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合作关系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希望中国与东盟之间能够排除困难,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 经贸关系 前景展望

一、绪论

中国与东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确定了友好的贸易关系,且双方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将继续深化,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宽,随着双方经济贸易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受到文化差异、政治差异、经济差异的影响,阻碍了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形势下对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分析,有利于减少双方贸易纠纷,稳固双方良好的贸易关系,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二、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现状

(一)贸易额快速增长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在2016年达到4920亿美元,与1991年贸易总额84亿美元相比,增加了56倍,增长速度十分迅猛。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增长情况来看,贸易总额增长速度开始加快,除2009年和2015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小幅下降外,其他年份贸易总额持续增加。从依赖程度来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度在东盟贸易伙伴中常年排名第一,东盟也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其中重要的目的在于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联系,扩大双方经济利益。

(二)相互投资持续增加

自建交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总额不断增加,截至2016年5月底,双向投资额累计已经超过1600亿美元,包括建筑、物流、贸易、制造业额服务业等。中国与东盟之间相互投资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除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4年世界经济下行影响小幅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呈现大的增加,其中2006-2008年期间年均增幅超过20%。从中国在东盟地区之间的投资情况来看,2003年至2006年期间,中国在东盟地区的投资额度较小,快速增长是在2007和2008年,年均增长近3倍,且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让中国在东盟的投资减少,总体来看,中国余东盟之间相互投资持续增加,双方贸易合作关系不断加深。

(三)经贸关系日渐加深

近年来,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加深,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标志者双方的不仅在贸易、投资方面合作越来越密切,还进一步拓展了双方的合作领域,合作关系逐步走向了机制化。并且建立了合作工作机制,它的建立与相互协调,有效解决双方在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共同促进双方在各个经济领域内的进一步合作,也标志着双方经贸关系日渐加深。

三、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虽同为发展中国家,但是东盟整体的经济水平中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仅如此,东盟各成员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其中新加坡工业化程度较高,而缅甸、老挝等国家经济欠发达,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水平的不一致不利于成员国之间进行经济协调,阻碍了双方的深化合作。除此之外,近年来东盟成员国都以中国经济为发展模板,经济优势不能形成互补关系,一定程度上对双方经贸深化经贸合作关系造成大的影响。

2.东盟成员国之间存在摩擦和矛盾

东盟成员国之间互为邻居,历史上常因领土问题发生摩擦,如马来西亚与印尼、印尼与非律宾之间常因岛屿问题发生争吵;不仅如此,柬埔寨与泰国内部政治环境存在极大的部确定性因素,其中泰国在2006、 2009和2014年先后3次爆发政治冲突,给企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减小了投资者对泰国市场发展的信心,东盟成员国政治环境这种不稳定的局面,给双方贸易往来带来很大的影响,成为经贸关系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东盟成员各国之间这种不稳定的关系,使得同盟国之间没有良好的整体性,各自都以本国的利益为主,缺乏大局观念,内部合作缺乏必要的妥协与让步。

(二)政治方面

由于中国与东盟不少成员国之间彼此相邻,领土争端问题也由来已久,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南海争端问题,这也是中国与东盟进行深入合作的重大障碍。南海问题的核心在于南沙群岛,从历史上看,我国早在宋朝就对南沙群鸟进行命名,也是最早对其行使主权管辖的国家,因此南沙群岛是我国固有领土这一点无可争议。南海问题升级后,一些大国和集团为了抢夺军事要地限制中国,扩大自身对于南海的影响力,塑造中国威胁论,这使得南海争端问题进一步加剧。

四、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分析

(一)區域内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不断加强

由于中国国内制造内成本不断攀升,原本的低价劳动资源优势也逐渐消失,政府大力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其中劳动密集型,利润率底的产业逐渐向外转移,其中东南亚国家成为主要的转移目的地,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具有低价劳动力资源的东盟成员国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中国国内企业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及制造成本大幅增加的背景下,需要向国外市场转移。

(二)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一体化进程

金融一体化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之间可以尝试部门自由化,加快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主要措施如下:首先应当继续推广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化,贸易本币结算化是加强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重要方式,政府应对加快贸易本币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贸易本币化提供硬件支持,减少本币化结算时间;鼓励企业在区域贸易中采用本币结算,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最后应当共同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区域间金融代理结构设置制度,保障区域内资金高效、安全和便捷流动,并积极建立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形成跨境金融监管网络。

参考文献:

[1] 佟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体制下老中经贸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6.

[2]左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及前景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前景展望东盟中国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机关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网络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