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义 明理 求联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解读

2017-04-28设计张学峰解读姜荣富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点子竖式两位数

设计/ 张学峰 解读/ 姜荣富

【设计源起】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6页的内容。与实验教材相比,新教材将摆小棒的直观操作改为借助点子图探究算法,理解算理。点子图在新教材中初次出现,教材给出了两种“分”的思路:一是把12个14先分成3个4×14,有3个56;二是把12个14分成2个14和10个14。从编者的视角,点子图为学生探究多样的算法提供了素材,利于学生理解算理。然而,这一工具是否为学生所喜爱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探究“14×12”时,使用点子图并与算法建立联系的学生只有1人,占2.5%。经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想到借用点子图帮助计算,还有一部分用横式算出答案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学会,画点子图比较麻烦。当他们被进一步要求在点子图中画出算法时,也是无从着手,或者图与算式分离。

由以上调查可知,放手让学生自主使用点子图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不会主动利用点子图探究计算方法,主要是缺乏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事实上,用图表征出计算过程的确比较难。

如何有效利用点子图,让它为学生所乐用?经过实践,笔者认为点子图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应体现在释义、明理、求联三个方面:释义——从在点子图中表示乘法导入,加深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由算式到图,由图到算式,充分体现了点子图在解释乘法算式意义中的作用。明理——在探究部分,利用点子图充分展示学生的算法,结合点子图理解每一种算法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求联——通过在点子图中表示竖式计算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竖式和横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发掘出算法之间的联系与共同之处,发现所有算法都在“分”,“分”的目的是为了转化,转化的目的是通过旧知联系新知,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呈现点子图,解释乘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点子图。你看到了什么?

2.在点子图中表示出4×5。想一想,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每行4个,有这样的5行,就是5个4。

生:也可以每行5个,有这样的4行,就是4个5。

(教师结合课件展示圈的过程)

3.小结:是的,4×5 的意思就是4个5或者5个4。

4.在点子图中表示14×10。想一想,在你的头脑中画一画。

5.根据图写算式。如果老师这样画,可以用哪个算式来表示呢?

生:14×12,因为是每行14个,有这样的12行,所以用14×12来表示。

【解读:课始整体呈现点子图,引导学生用点子图解释乘法算式的意义,既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点子图,也可以唤起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这几个小环节,有利于学生从计算的本源思考,探究计算方法。】

二、充分利用点子图,明晰计算的算理

1.选择生活情境,理解算式的意义。

(1)14×12除了可以表示老师画的图,还可以解决下面哪个问题?

问题一:王老师买来语文书14本,数学书12本,一共买了多少本?

问题二: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几本?

(2)学生说明理由。

(3)教师结合课件逐个出示:在这里一个点子就代表一本书。每行14个点子是指每套书有14本。一共买了几本呢?你能估计一下吗?

【解读:从选择情境到出示点子,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使学生在情境、点子图和乘法算式之间建立通道,为学生从乘法意义出发探究算法埋下伏笔。】

2.根据点子图,探索多样的算法。

(1)14×12到底等于几呢?请大家试着在点子图中圈一圈,算一算。

(2)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算法。

(3)反馈:学生利用点子图解释自己的算法。

方法1:我把12拆成10和2,10个 14是 140,2个 14是28,合起来是168。

方法2:也可以把12拆成4×3,3个 14是 42,4个 42是168。

方法3: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3.结合点子图,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1)掌握竖式的算法。

师:这种列竖式的方法很重要。谁能说说他是怎么算的?

生:先用个位的2乘14,结果是28;用十位的1乘14,结果是140,合起来是168。

(教师板书计算的过程)

(2)解释140末位0省略的原因。

师: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表示的总是几个十,所以140末位的0可以省略,直接把积的末位写在十位。那么这里的14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14个 10。

(3)理解数字的意义。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列竖式计算的过程在点子图中表示出来呢?结合题意,说说28和140的意思。

(学生在点子图中表示14×2和14×10,结合情境解释 28 和 140)

生:28表示(2)套书有(28)本。140则表示(10)套书有(140)本。

【解读:从用点子图圈一圈,写自己喜欢的算法到将竖式计算的过程在点子图中表示出来,结合点子图说数字的意义,三个环节充分利用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由图到式,由图到义,点子图的工具性作用突显,学生的算理逐渐明晰。】

三、巧妙借助点子图,寻求算法的联系

1.回顾计算的过程。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14×12这个问题的?结合课件演示。

2.比较算法的联系。

师:比较这些算法,他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生:方法1和方法3是一样的。竖式里的28其实就是横式里的14×2=28,竖式里的140就是横式里的14×10=14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横式与竖式之间建立联系)

3.探讨“分”的好处。

师:这些算法都是在“分”。你们是怎么想到“分”的?

生:因为“分”可以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

生:通过“分”,可以把新的数学知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4.揭题并板书:笔算乘法。

【解读:通过比较算法,结合点子图理解竖式计算与横式的对应关系,发现共同之处在于“分”,“分”的目的在于“转化”,即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练习提升

1.挑战一星级。列竖式计算:23×13= 33×31=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易错点。

2.挑战二星级。出示:汉堡包每个22元,301班有47人,张老师想给每人买一个,带800元够吗?需要带多少钱?

学生估计,并说明理由。

列竖式计算。这里的154指什么?880呢?

3.挑战三星级。用喜欢的方法计算:25×28= 28×15=

【解读:练习中重视学生对计算技能的巩固,关注结合情境理解数字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合理、简洁的算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略)

【解读与评价:理想的计算教学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与表内乘法相比较,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要复杂得多,不仅要关注计算的顺序,还要理解部分积的位值,但算理理解的基础仍然是乘法的意义。张老师运用点子图,从最基本的乘法意义入手,使抽象的乘法算式在点子图中获得直观的解释,使学生探索乘法算法时有了“根部生长的力量”。释义是基础,明理是目的。用点子图解释算法,本质上是运用图示直观解释运算的思考过程。学生展示的两种算法,分别联系了乘法的分配律与结合律,点子图直观清晰地解释了运算的算理,算法在直观图示中也一目了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核心是乘法分配律,运算的结果是两个部分积之和,竖式计算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两个部分积的意义与位值。张老师以图示为中介,沟通了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增进学生对乘法计算的算理理解、熟练地掌握算法,都是很有价值的。】

猜你喜欢

点子竖式两位数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巧算两位数加法
竖式填数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调换数字
好点子不足以支撑好买卖
两位数
点子摇滚怪杰 Dan Deacon 12月启动中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