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凉血活血法治疗难治性过敏性紫癜36例

2017-04-28马斯风徐金星陈丽杰徐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凉血紫癜难治性

马斯风 徐金星 陈丽杰 徐鑫

益气凉血活血法治疗难治性过敏性紫癜36例

马斯风 徐金星*陈丽杰 徐鑫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儿科,大庆163311)

目的探讨以益气凉血活血组方之芪黄消斑饮方治疗儿童难治性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通过对63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6例),西药对照组(27例)进行系统的临床对照观察,于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对比。结果1)中医治疗组能较快的减少患儿尿蛋白水平;西药治疗组在减少蛋白尿水平方面更具优势;2)中医治疗组对减少尿红细胞方面有更好的疗效;3)中医治疗组复发率更少,疗效更稳定;4)中药组远较西药组副作用少,患者更易耐受。

益气凉血活血;儿科;难治性过敏性紫癜;中医药疗法;血证

难治性过敏性紫癜是指过敏性紫癜急性起病后反复发作,持续有皮疹、关节肿痛和胃肠道症状,蛋白尿及血尿迁延不愈,致使肾功能减退[1]。由于其病因不清,且反复发作,故作为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难点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优势,疗效好并且不良反应少。而合理利用中医药传统理论治疗本病是目前比较有效的疗法之一。笔者利用益气凉血活血法治疗难治性过敏性紫癜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大庆市中医医院2009年8月—2011年6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儿。采用简单随机研究方法,共纳入病例67例,经过简单随机对照分为中医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63例中中医组36例,西医组27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HSP凡符合下列三条中任何一条即可定为难治性HSP:(1)病程超过2个月;(2)病情反复3次或3次以上;(3)在HSP病程中合并紫癜性肾炎,肾功能受到损害。(HSP消退后6个月内出现肾损害纳入紫癜性肾炎范围)

1.2.2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依据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21]、《中医诊断学》[3]制定。符合气阴两虚夹瘀诊断。

1.3 纳入病例标准符合以上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属气阴两虚夹瘀者;年龄≥2岁并≤18岁者;具有肾脏病理检查结果者其病理分级应为Ⅰ~Ⅲ级;常近期(近10天)未使用过激素、CTX、雷公藤多甙片、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病程小于6个月。

1.4 治疗方法

1.4.1 中医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疗程12周。所有中药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方芪黄消斑饮加减治疗,基础方为黄芪、生地黄、当归、水牛角、牡丹皮、赤芍、茜草、鸡血藤等.

1.4.2 西医治疗组采用强的松联合肝素、双密达莫的治疗方案。其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双密达莫疗程3个月,肝素疗程2周。腹痛、便血严重者、关节肿痛严重者,无论中医组还是西医组均可以激素短期治疗;腹痛严重,均可以加用西米替丁等;合并感染时治疗:可短期使用抗感染药物。

1.5 观察指标皮肤紫癜观察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及临床经验制定)。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观察指标,主要观察皮肤紫癜数量、反复的次数。皮肤紫癜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缓解:皮肤紫癜消失,评价点之前1周无反复。显效:皮肤紫癜反复次数、出现数量较前明显减少50%以上。有效:皮肤紫癜反复次数、出现数量较前减少30%~50%。无效:紫癜仍反复发作,出现次数、数量与治疗前减少小于30%或较前加重。有效率=(临床缓解+显效+有效)/每组总例数

1.6 血尿、蛋白尿疗效性观察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尿红细胞变化,评价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尿蛋白转阴及尿红细胞减少情况。

1.6.1 尿蛋白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及临床经验制定):临床控制:尿常规检查蛋白转阴,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显效: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2个“+”,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50%;有效: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1个“+”,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500,并≥30%;无效:尿蛋白减少<30%或增加。

1.6.2 尿红细胞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及临床经验制定):临床控制:尿常RBC计数正常(≤3个/HP,或<25个/ul);显效:尿常规检查RBC减少≥2个“+”/HP,或尿RBC计数检查减少≥50%;有效:尿常规检查RBC减少1个“+”/HP,或尿RBC计数检查减少≥30%但<50%。无效:尿RBC数减少<30%或增多。

1.7 安全性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反应使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于治疗中每周进行统计。

1.8 数据统计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方差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百分统计,资料呈非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1.1 2组性别、年龄比较2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伴发疾病、治疗前病情及肾脏病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2组皮肤紫癜病情比较

表1 2组皮肤紫癜治疗后不同时间有效率比较

表1示,4周末、8周末、12周末时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皮肤紫癜稳步下降,疗效显著。中医组对皮肤紫癜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组。

2.3 2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表2 2组不同访视点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g/24 h,x±s)

表2示,4周末、8周末、12周末时治疗组及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稳步下降,2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疗效显著。12周末时2组尿蛋白定量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西医组明显优于中医组。

2.4 2组12周访视时尿蛋白转阴情况比较

表3 两组尿蛋白转阴情况比较[例(%)]

表3示,2组治疗前后对比,均具有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均具有显著疗效,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12周末时尿蛋白转阴的效果西医组优于中医组(P<0.01)。

2.5 2组尿蛋白疗效比较

表4 2组尿蛋白疗效比较[例(%)]

表4示,12周时2组综合尿蛋白疗效比较,西医组在12周末时尿蛋白疗效方面明显优于中医组(P<0.05)。

2.6 2组尿红细胞疗效比较

表5 2组尿红细胞效比较[例(%)]

表5表明,中医组及西医组在减少尿红细胞方面4周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末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在改善尿红细胞疗效方面中医组优于西医治疗组。第12周末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2组在改善尿红细胞疗效方面中医组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

2.7 复发率比较

表6 2组复发率比较[例(%)]

表6(P<0.01)说明2组在复发率方面中医组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

2.8 副作用治疗过程中副反应比较。通过治疗过程中TESS评分比较,治疗组(4.41±0.97),对照组(17.29± 0.71),2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可以看出,治疗组几乎没有副作用,而对照组则副作用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临床上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本病属于古代所记载的“葡萄疫”“发斑”“肌衄”“斑毒”“紫癜风”“紫斑”等病症的范畴。由于小儿“稚阴稚阳”“纯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等特点,故临床上急性期多属热候,以血热妄行型为多见。治疗上也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而难治性过敏性紫癜病程迁延,反复不愈,虽有明显出血倾向,但清热凉血止血疗法确难如人意。故难治性过敏性紫癜一直是中医界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难点之一。

难治性过敏性紫癜气虚、血热、血瘀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证候,其出血机制为气不摄血、血中蕴热、瘀血阻滞而成,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散其血则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不熄,不补其气则脉不固。故对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应以益气凉血活血为主,自制芪黄消斑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补中益气,扶正摄血,使脉道得固,血难外溢。生地黄、水牛角气味甘寒,凉血止血而不伤气为臣,一以制黄芪之燥性;二又能凉血止血;三以复已失之阴血。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茜草、鸡血藤养血通络,使痼结之瘀血得散。全方配伍特点是益气、凉血与活血并用,使气充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1]陈灵,纪炜.儿童难治性过敏性紫癜的药物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04,25(7):427.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89.

[3]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03.

Benefiting Qi for Cooling Blood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Allergic Purpura for 36 Cases

MA Sifeng,XU Jinxing,CHEN Lijie,XU X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Daqi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ilongjiang Province,Daqing 16331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enefiting qi for cooling blood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Qihuang Xiaob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refractory allergic purpura.Methods63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36 cases)and control group(27 cases).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can quickly reduce children's urinary protein levels.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in reducing proteinuria levels had advantag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in decreasing urinary red blood cells had a better effe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had less recurrence rate,and the effect was more stabl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had fewer side effects tha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Pati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tolerate.

benefiting qi for cooling blood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pediatrics;refractory Henoch-Schonlein purpura;therapy of TCM;blood syndrome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8.042

1672-2779(2017)-08-0101-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王艳春

2017-02-10)

*通讯作者:xujinxing_2009@163.com

猜你喜欢

凉血紫癜难治性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