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画作之植物与建筑经营研究
2017-04-28戴亚男陈月华
戴亚男 陈月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长沙 410004
明代文人画作之植物与建筑经营研究
戴亚男 陈月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长沙 410004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当今中国园林植物配置受国际设计思想的影响,存在模式化设计的弊端,传统植物精神内涵的传承在解决此类问题上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植物与建筑经营的角度入手,阐述文人画与园林结合的可行性,分析不同空间、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植物组合与建筑的关系,以期在文化传承、空间营造等方面为当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
明代,文人画,植物与建筑经营
园林植物是表达造园者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其精神生活的反映[1-3]。但是受国际设计思想的影响,当今中国园林植物配置存在模式化设计的弊端,园林风貌千篇一律,传统的植物精神内涵缺失。本文选取明代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的画作为全文的研究范围,提取画作中的植物元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和总结相关画作中植物的经营特点,探讨文人画中植物与建筑的关系以及植物经营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现代园林中植物与建筑组合的空间指导意义。
1 文人画概述
文人画发轫于宋,大成于元,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个风格体系。文人画也被称为“士夫画”,其创作者多数都是文化修养深厚的文人士大夫,在创作上强调诗、书、画、印艺术的结合。文人画讲究在画外看到文人之情怀,而非考究艺术上的功夫[4]。明代中叶后,受元末战乱重创、明初重税压迫的江南地区开始复苏,造园活动和绘画创作开始繁荣。中国绘画在明代有“浙派”和“吴派”之分。前者是以职业画师戴进、吴伟为主,复兴皇家画院继承“马夏”院体山水画传统的“复古派”;后者是由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文人画家组成的画派[5-6]。造园和文人画两种艺术形式在同一时期的繁荣,造成文人直接参与造园现象频现,明四家作为当时杰出的文人代表也曾多次参与造园[7-8]。在收集到的352幅明四家画作中[9](基础资料收集于《明四家画集》),沈周画作占28.7%,以写实山水最富特色;文征明画作占21.3%,山水画参以沈周画风,兼善人物与花卉;唐寅画作占24.1%,不仅擅长山水人物,写意花鸟也颇具特色;仇英画作占25.9%,以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著称。
2 植物与建筑经营
2.1 空间与尺度
文人画中最明显的空间特征是“高远”“平远”“深远”,文人将隐世渴望寄托于自然山水,希望达到物我两相忘的精神境界,因此自然本身就是“远”。从建筑外部来看,其本身不能形成空间感,但与植物搭配则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氛围。建筑为位置及形态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植物是随季节、年龄不断变化的。植物的四季变化与生长发育,带来的不仅是园林建筑环境在四季中产生的季相变化,还有伴随植物的生长而将景观空间丰满扩张。
在收集到的352幅明四家画作中,有253幅与园林题材相关,344幅包含植物素材,47.7%的画作包含植物与建筑经营的内容。其中,有25幅画作以庭院建筑为建筑主体,建筑的线条往往直硬,而植物枝干多弯曲,线条柔和、活泼,建筑生硬的轮廓柔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着重表达小尺度空间中植物与建筑的经营关系,此时在形态上采取何种比例为宜则决定于建筑在配合上的需求。另外有143幅画作以大尺度的自然山水为绘画主体,具有天然景观的特点,占地面积大,植物占有比重高,并以自然生态群落为主,人工栽植为辅,大部分建筑轮廓“融化”在绿色丛林之中,隐藏在山际、林冠线之内,宛自天成,不落斧凿,着重表达大尺度空间中植物与建筑的经营关系,此时是以建筑配合山水为前提。
2.2 建筑类型
通过对明四家画作中包含植物与建筑经营的画作统计分析,发现绘画中主要包含亭、榭、屋宇、楼、廊、阁、轩、斋8种建筑形式,表明建筑在文人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文人精神表达上有重要作用。对画作中建筑形式出现的数量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屋宇出现的频率最高,达40.8%;亭、楼、轩等景观建筑出现频率也分别达26.8%、10.8%、9.6%,说明文人重视居住环境的景观营造,屋宇、亭、楼、轩4种建筑形式相对其他建筑形式更入画更富意境感。建筑类型虽不尽相同,但建筑与植物搭配时却表现出许多共性:一是植物与建筑不仅具有绘画的平面美感,且在视觉上有一定的空间深度。二是文人画十分强调意境的营造,在园林中亦有意境之说;植物与建筑搭配时注重植物文化的内涵表达,通过巧妙组合,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及思想内涵,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园林意境。三是植物与建筑的搭配,使得建筑与植物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巧妙地解决了人工与自然的对立问题,体现了世之万物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哲学思想。
2.3 植物种类
吴门画派的文人多集中于当时的苏州地区,虽然明四家画作描绘的并非均为苏州地区,但大部分作品描绘的是江南景象,其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因此,本文文人画植物素材以江南地区的气候条件为研究的基础条件,分析和总结明代文人画中植物与建筑的经营方式。
图2 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统计图
2.3.1 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经营
在文人画的植物经营中,不同生活型植物与建筑搭配也是画意表达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收集到的明四家画作中乔木与灌木、常绿树与落叶树、针叶树与阔叶树的比例统计,得出散点图(图2至图4)。明四家画作中的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围绕3∶1的平均线上下浮动,说明植株高大的乔木更适合利用其本身的质感及自然曲线衬托、消隐建筑突出的体量。一般体量大、视线阔的建筑四周,选择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玲珑的建筑四周,选择叶小枝纤、树冠茂密的树种。明四家画作中的常绿树和落叶树比例较为分散,但多集中在1∶2或1∶3的区间内,说明常绿树远少于落叶树,落叶树四季的生长变化赋予建筑以时间与空间的季相感。如仇英的《桃村草堂图》,群山中四角亭旁植以桃树,空间与景色随四季更替而变化,春暖桃花开,绯红的桃花簇拥着苍古的亭子,空间郁闭私密;夏季亭旁树冠开展的阔叶树和桃树为亭遮阴,空间清凉私密;秋季亭旁桃树和阔叶树落叶,可赏秋叶之静美,空间随落叶而打开,视线逐渐开阔;冬季坐亭赏桃树冬姿,稍远的针叶树林为冬季增添色彩,挡风避寒,此时空间开阔明朗。明四家画作中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比例最为分散,两极分化严重,文人偏爱用松柏自喻,因此针叶树的比例较高,但在表达淡泊闲适的画境时又常用阔叶树表达情感。
2.3.2 不同方位植物的经营
在收集到的168幅包含植物与建筑经营的画作中,85%的画作描绘的是大空间尺度的场景,包括自然山体中的植物与建筑经营、江河岸畔的植物与建筑经营。此时,建筑被植物包围,处在植物环境中。自然山体本身有阴阳面之分,山南水北为阳,南面阳光充足,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植物多以树林形式出现,飞阁重楼、寺宇佛塔常用树木掩其大半。建筑位于江河岸畔时,植物围绕建筑群植,而建筑向水一面开敞,或植姿态奇特的乔木一二株。
其余15%的画作描绘的是小空间尺度的场景,以庭院建筑为建筑主体,植物与建筑的经营细致。古时居住环境的营造离不开生产生活,因此屋宇四周的植物选择注重内涵的同时也注重实用性。前庭植小乔木如桂花、玉兰、紫薇、梅、李诸品,取“金玉满堂”吉祥之意;中庭广台植松、梧桐、槐树、石楠、银杏等成荫植物,数量一二株;后院植梨树、芭蕉,藤蔓竹丛;宅间隙地、窗外门前,常植芭蕉、石榴、竹作对景;台周栏旁,植芍药、牡丹、萱草;阶旁砌脚,多植草本花卉,如萱草、菊花。
图3 乔木与灌木比例统计图
图4 针叶树与阔叶树比例统计图
2.3.3 不同观赏习性植物的经营
1)植物形态的经营。文人画中的建筑线条多平直,而植物枝干多弯曲,线条柔和、活泼,使建筑突出的体量和生硬的轮廓柔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取得一种动态均衡的效果。明四家在艺术创作时,少用姿态挺拔整齐的植物素材与建筑搭配,以奇特的姿态入画的植物素材与建筑经营时最具文人特色。形态整齐挺拔的植物素材常群植,作建筑的背景,衬托建筑轮廓,常用的植物种类有竹、芭蕉、杉等。而姿态遒劲沧古的植物素材常孤植或一二株丛植,或作为前景适当遮挡建筑,或与建筑组合形成主景。
2)植物色彩的经营。明四家画作色彩淡雅,通过对墨色浓淡的控制体现丰富的色彩层次。受明代封建礼制、哲学思想的影响,建筑色彩含蓄沉稳,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理性和朴素的视觉效果。植物素材的颜色,是调和建筑与环境的中间色。单体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季相变化,多植物组合则可以通过不同植物的生态特征来保证四季景象的丰富。建筑的颜色是其固有属性,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当植物与建筑组合经营时,植物的季相变化就带来了色彩的变化。文人画中表现的是文人作画时的景象,但仍可以透过画面感受到植物与建筑经营的四季色彩。如唐寅《杏花茅屋图》早春杏花先于叶开放,颜色由红转白,点缀山谷里的茅屋,青山绿水作背景,奇松作前景,茅屋与杏花的搭配成为视线焦点;秋季杏树落叶,松树叶色深重,俯态的奇松与茅屋成为画面主景。文人画中围绕建筑的植物经营,色彩富于变化又不失清新淡雅。在大尺度空间中,植物与建筑经营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建筑对植物的点景作用。自然山水中建筑与植物群落结合得更为紧密,建筑掩映于绿林之中,使之藏而不挡视线,露而益显风采,大部分建筑轮廓融于绿色丛林之中,掩藏山际、林冠线之内,形成“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的景象。
3)植物文化的经营。基于文人画角度分析植物与建筑的经营,更注重文人精神内涵的追求。明四家文人弘扬儒学,追随老庄思想,画面意境“淡泊”、“空灵”。文人画中植物与建筑经营的文化意境主要通过植物意象传达出来。文人画中有许多建筑是以植物命名、以建筑为标志的。如沈周《桂花书屋图》,庭院中植有桂花,画面主景则是以“桂花”为名的书屋,书屋前所植桂花突出主题,使建筑和植物相得益彰,植物使建筑主体更突出。文人画中的宫殿建筑一般都体量庞大、布局严整、色彩淡雅,多植柏、松等树体高大且长寿的常绿树种,这些树种耐寒耐旱、生长健壮、树姿雄伟,与宫殿建筑相协调,如沈周《两江名胜图之三》。而私家文人园林中,乌瓦白墙,暗栗色的柱栏,建筑色彩淡雅,以体现文人士大夫清高、风雅的情趣。由于画幅中描绘的范围较小,创作中力求小中见大,通过“咫尺山林”来营造大自然的美景,植物景观体现诗情画意的意境。窗前一株铁杆虬枝、清标雅韵的古梅,墙角一丛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的秀竹无不衬托出文人超尘隐逸的情致。
2.3.4 常用植物种类
画家在进行文人画创作时,多用写意的手法,不注重写实。松、柏、竹、柳、梅等植物在文人画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因其具有专类的绘画技法,易在绘画中辨识。但文人画毕竟是一种写意的艺术创作,由此作出细致准确的植物种类鉴定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对明四家画作中的植物素材进行辨识时难度较大,结合画家创作活跃的地区气候特征和对绘画中植物的仔细辨认,得出明四家画作的常用植物种类12种。其中,以姿态入画的有松、柏、梧桐、柳;以枝干入画的有白皮松、梅、槐、石榴;以花入画的有桃、李、杏、海棠。上述常用植物种类,不止是入画的好材料,且其文化内涵也不可忽视。文人常用植物自喻,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创作情感。
3 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文人画的植物与建筑经营方法对现代园林的建设有极大的启示。在进行大尺度空间的景观营造时,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应注重自然原生林的保护,以自然群落为主、人工栽植为辅,建筑不宜过于暴露,宜掩映在植物之中,色彩不宜过分热闹,以朴素淡雅为宜;在进行小尺度的空间的景观营造时,如小区、庭院、建筑角隅等的建设,应仔细斟酌植物种类的选择、推敲植物的经营排布,注重植物文化的继承。不论大尺度空间还是小尺度空间的植物与建筑经营,都应把握不同方位不同生境下植物的经营方法;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经营宜遵循落叶树、乔木为主体,常绿树、灌木次之的经营方式,批判吸收西方的植物造景方式;在植物经营的过程中,融入植物文化,使植物与建筑经营的精神层面更为丰富。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现代建筑应与古时建筑区别看待,高层建筑为植物经营提供了墙面,植物与新建筑的合理经营,可打造出新时代的“粉墙花影”景观。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新建筑、新文化,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此外,今后在对此类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时,应重视古画真迹对研究中植物的科学辨认和画境揣摩的重要意义。亦可结合现代先进的VR技术重现平面绘画中的真实场景,便于将虚拟的意境体会转化为园林实景,打造理想的园林景观。
[1]吴恩培.苏州园林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C]//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成都:2010: 413-418.
[2]王伟红.文人园林意境美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价值[D].江苏无锡:江南大学,2009.
[3]洪敏健.从墨兰看去——从画上题诗到“书画一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1):150.
[4]张舟.中国文人画美术特征分析[J].教育教学研究,2015 (37):252.
[5]宋庆莲.浅谈从宋元到明清时期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变化[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1(12):12.
[6]欧阳勋志.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文征明:论文征明的绘画艺术[J].东京文学,2011(5):202-203.
[7]李珠志.简论元明时期的中国文人画[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26-29.
[8]唐维,石梦婷,李清波,等.明四家山水画探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413-415.
[9]殷德俭,杨永胜.明四家画集[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
Explorations of Plant and Construction Configuration in Literati Paintings of Ming Dynasty
Dai Yanan Chen Yuehua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Chinese landscape plants configuration plan has been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cepts,but faces the problem of standardization design.The traditional plant usage in landscaping is therefore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such a proble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nt and construction configuration,the paper expounded the feasibility to combine literati paintings and landscaping,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paces,different building types,different plant combina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s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a new way to create a modern plant landscape in terms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space construction.
Ming Dynasty,literati painting,plant and construction configuration
10.3969/j.issn.1672-4925.2017.02.011
2017-02-12
戴亚男(1992-),女,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1126293197@qq.com
陈月华(1964-),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与景观等,E-mail:878948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