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7-04-27纪美霞
纪美霞
(邢台市人民医院B超室,河北 邢台 054000)
B超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纪美霞
(邢台市人民医院B超室,河北 邢台 054000)
目的 分析和探讨B超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剖宫产产妇采用B超检查,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宫壁瘢痕缺损)和对照组(宫壁瘢痕完整)。比较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剖宫产次数和阴道试产等情况。结果 采用B超检出PCSD的概率为65.91%(58/88)。试验组瘢痕距宫颈内口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后位子宫占68.97%,与对照组3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B超检查诊断PCSD的检出率较高,瘢痕位置与宫颈内口较近。
B超;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诊断价值
近年来,随着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不断增多,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目前,临床检测PCSD的方法较多,其中B超因其具有无创、可重复、简便、检出率高等优点,普遍应用于临床。我院在B超在剖宫产PCSD中的诊断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8例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为经产妇,并排除再次妊娠、精神类疾病、依从性差、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年龄24~41岁,平均(31.5±0.8)岁;剖宫产次数:一次68例,两次16例,三次4例。所有患者均以阴式B超诊断,其中,PCSD产妇58例(65.91%),非PCSD产妇30例(34.09%)。按照B超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PCSD)和对照组(非PCSD),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认真统计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孕产次数、最近剖宫产前阴道试产状况、肌层缝合层数、手术时间及24 h出血量等情况。所有产妇阴式B超均由超声室专业医师检查,对患者盆腔及子宫进行纵切、横切、斜切等扫查。主要观察:①PCSD的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若存在≥2个无回声区,便分别测量每个无回声区,准确记录较大无回声区情况;②宫颈内口位置:位于宫颈管和宫腔略狭窄位,位于子宫纵切面;③子宫位置:后位子宫,前位子宫。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优势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前位子宫和后位子宫占比于瘢痕和宫颈内口之间的间隔长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均以SPSS 19.0软件分析,率以%表示,比较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瘢痕距宫颈内口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后位子宫多于对照组;两组优势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B超参数(±s,mm)
表1 两组B超参数(±s,mm)
子宫内膜厚度 5.79±1.38 5.80±1.39 >0.05优势卵泡直径 10.48±2.43 10.39±2.41 >0.05子宫长径 52.02±6.78 60.01±5.58 >0.05子宫横径 46.03±6.02 46.97±5.68 >0.05子宫前后径 39.98±6.02 40.02±7.04 >0.05瘢痕距宫颈内口距离 6.51±2.21 5.67±1.87 <0.05子宫前位 [n(%)] 21(70.00) 18(31.03) <0.05后位子宫 [n(%)] 9(30.00) 40(68.97) <0.05
3 讨 论
相关研究显示,月经期或排卵前期是B超检查女性是否发生PCSD的最好时间段,在这段时间内,不但女性子宫内膜间质薄而少,有利于B超检查,且宫腔内积液可提高PCSD的检出敏感性。研究证明,导致PCSD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子宫位置、剖宫产切口位置、子宫缝合方式、剖宫产次数以及宫缩情况等。其中,后位子宫是形成PCS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本研究中,PCSD产妇后位子宫比例显著高于非高于PCSD产妇,与上述研究一致。PCSD最常见的为大瘢痕缺损,切口位置离宫颈内口越近,其所承受的张力越大,对血供影响也就越大。此外,切口位置离宫颈内口越近,剖宫产切口两端组织之间的厚度差异越大,两端组织间的对合性也就较差,瘢痕愈合越困难。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等原因也可致产妇剖宫产术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引起切口感染。由于PCSD的存在,在PCSD位行子宫肌层钝性分离时难以把握切口的方向,常导致向两侧撕裂现象发生,从而导致切口出血使切口愈合困难。总之,临床上以B超检查PCSD,检出率高,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因此需要加强B超对PCSD患者检查,对症状及早发现并治疗。
[1] 孙海霞,那晓丽,李冬华,等.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早期妊娠12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82-83.
[2] 李丽琴,习凤英,龚翠梅.B超监测下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瘢痕缺损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698-2700.
[3] 李 琼,郭遂群,柳大烈,等.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在子宫剖宫产疤痕中的表达和相关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9):1336-1340.
[4] 陈 菊.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诊断与处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253-1254.
本文编辑:吴 卫
R445
B
ISSN.2095-8242.2017.07.1318.01
纪美霞,主治医师,影像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