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方法
2017-04-27刘建宁
刘建宁
摘要:随着国家教学课程的改革,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为基础,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效率不高、课堂改革止步不前的现状,为了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信和挖掘学生潜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有效果,学习、借鉴本校的"有效课堂教学"课改经验,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运用,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17-0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开展思维活动、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变换其实就是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呢?见解如下:
谈到数学,它的应用可说无处不在,正因为数学的逻辑思维,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它是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情境中去学习
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良好衔接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方面。衔接得当将使学生更高、更快、更全面地提高语言水平,而衔接不当就会浪费许多宝贵时间,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自走上教学岗位以来,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创设问题情境是使教学环节有效衔接的一个有效途径。加之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和形的学科,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有着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教法,创设活泼、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改革的模式:"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具体方法如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问题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理解问题思维的积极性,进而获取新知识的本质。课堂教学方法的本质应该是这样的。比如,中国的教育:乘法99表与印度的乘法九九表的教学方法进行解读。印度的乘法是从1背到19,印度人是怎么心算11到19的数字的乘法呢?
方法如下:
13×12=?
(被乘数)(乘数)
印度人是这样算的:
第一步:先把"13"跟乘数的个位数"2"加起来,13+2=15.
第二步:然后把第一步的答案乘以10(→也就是说后面加个0)。
第三步:再把被乘数的个位数"3"乘以乘数的个位数"2",2×3=6.
第四步:(13+2)×10+6=156,再让学生观察、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就这样,用心算就可以很快地算出11×11到19×19的乘法啦!
我们试着演算一下:
14×13
(1)14+3=17;(2)17×10=170;(3)4×3=12;(4)170+12=182
16×17
(1)16+7=23;(2)3×10=230;(3)6×7=42;(4)230+42=272
19×19
(1)19+9=28;(2)28×10=280;(3)9×9=81;(4)280+81=361
这种启发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方法,挖掘了数学知识的内在因素,学生学得更"活",极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开发校本教材,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巩固课时,笔者把班上的学生分组(买东西的、卖东西的),在班上设计出一个模拟购物情景,让学习在采购中学会认识价格、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从而让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起学习的兴趣。
4.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数学教学要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作为教师应给孩子多一点空间去探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是为了让学生增强责任感,学会在合作中如何尊重别人、倾听别人、评价别人,学会如何才能更好表述自己的观点。
如:笔者在上数学实践课《折折 剪剪 拼拼》中,课前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来巩固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点,再让学生用这些图形拼拼看,能拼成哪些图案,接着在老师的鼓励下,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拼成了电脑、花朵、飞机等等。这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体现了合作精神,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构建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更多的創设全员参与的情景,让学生人人参与,并重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他人合作。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要转变,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答疑解惑这么简单,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去认识数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这样才是真正、合理的课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