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
2017-04-27曹优
曹优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13-01
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1.语言要准确规范
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能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增加了"与"增加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述语来讲解,不能用土话、方言来表达。比如,不能把"垂线"说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等。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等。语言干净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2.恰当使用激励性的教学语言
新课改强调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不仅可以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等,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比如:"你说得太好了,老师和你想得完全一样!""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回答得很正确,如果声音能再大一点就更棒了!""不要怕,大胆地说,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分享分享!""说得精彩极了!今天我要把最高荣誉奖送给你们,因为你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启发学生评价教师:"老师这样想好吗?好在哪里?""你觉得老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学生评价学生:"老师,他这种解法太麻烦了,我有一种解法更简便。""我认为她理解得不全面,我来补充一下。""老师,我做得不完整,我可以改一下吗?""我觉得认真听别人发言很重要。"这样做,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合作探究,大胆质疑、主动学习,教师巧妙引导,整个课堂充满了平等、和谐的气氛,进而展现了自我,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3.1 小组討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
3.3 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
4.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她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这样每个学生就会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无形之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如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的新课引入中,教师让学生各自画一个圆,并把圆心擦掉,发动学生利用三角板把圆心找出来。这时候,教师就要用眼睛去注意学生的行动了:看哪位同学在认真地找并有了一定发现,可以予以肯定;看那位同学眉头紧锁,遇到了困难,可以走过去给以指导等等。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四点所能保罗,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 孙现道编.《数学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2] 赵仁安编.《谈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