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04-27于游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李明解决问题思维

于游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09-01

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推动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最终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由愿学到会学,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你可能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的飞翔呢?

1.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解决下面这道应用题时是这样做的:"在一次跳远比赛中,王华跳了3.06米,比李明多0。2米,张天比李明多跳0。14米。张天跳了多少米?"

师:请大家把题目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

师:问题是"张天跳了多少米?",张天跳的远度和谁有关呢?

生:和李明有关。

师:李明跳了几米知不知道?

生:不知道。

师:李明跳的远度跟谁有关呢?怎么算呢?

生:因为李明是跟王华比的,所以要根据王华的远度来计算。

师:这道题目大家会做了吗?

(学生开始列式计算)

像上面的例子,教师先让大家齐读题目(有的教师索性自己读题给学生听),然后与学生一问一答地展开分析,当学生非常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后,就让学生开始"做"题。这样的练习中,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其实,学生开始做题是从读题开始的。除了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识字,教师有必要解释以外,高年级的学生都应该从读题开始,独立地解决数学问题。

2.积极鼓励学生去解决问题

当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时,他们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能找不到。不管怎样,教师都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只要学生自己动过脑筋,即使没有解决问题,也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与同学交流。如果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无论这种方法是否最优化,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当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常常表现出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能比较快地解决问题,而有些学生则解决得较慢,无论是哪一类学生,教师都应该培养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习惯。有的学生用一种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习惯。有的学生用一种方法解决了问题后,认为没有事情可做,就等待教師的评价,而没有去认真的检查,更没有在检查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15-9.老师让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跟小组里的同学说说15-9怎么算,可以用小棒摆给其他同学看,说给其他同学听,一个同学在说的时候,其他三位小朋友认真听,小组长把小组的方法记在心里,等一会儿向大家汇报。比一比,谁想的方法算得快,谁想的方法多。(学生动手操作,探索方法)

师:哪个小组能第一个派代表上来,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学生一边说一边用实物投影演示,教师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展示在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算的,一根一根地减。

生2:我是这样想的:6+9=15,15-9=6.

生3:把15分成10和5,10-9=1,1+5=6.

……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破十法、平十法、退十加补法等多种方法,这说明学生是很有潜力的。)

师:你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而且有些小朋友不用小棒也能算出来了,真了不起!还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指名回答,简要说说理由)今后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如果你觉得其他同学的方法比你喜欢的方法算得快,也可以向他学习。

4.让学生享受发现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养成以学为乐,乐于探索,敢于成功的良好习惯, 促进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和谐发展。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享受数学发现的乐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应当关注学生思维品质,提升思维层次,将思维方法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真正亲自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尝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变得"和谐高效"。

猜你喜欢

李明解决问题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李明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