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2017-04-27盖华
盖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79-01
1.前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朗读浪费时间,自己在家读一读就可以了,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分析,挖掘教材的内容和意义,从而忽视了朗读能力培养。下面笔者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研究的目标
(一)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形成他们的朗读习惯,促进学生良好朗读能力和语感的生成。
(二)进一步深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讀中感悟,体味意境美,理解感情美,用优美动听的声音表达出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使学生通过朗读促进其他阅读方式的提高,增加阅读量,使学生通过美文朗读,陶冶性情和情操,同时,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3.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以本校四⑴班、四⑵班、四⑶班和四⑷班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2)个案分析法;(3)文献资料法;(4)经验总结法。
4.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技巧的研究。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
(三)整理总结课外朗读训练篇目及推荐书目。
5.课题研究的策略
5.1 加强朗读基本功训练,避免"多字、漏字"。针对部分学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仔细看课文而出现的"多字、漏字"现象,我尝试用个人,小组轮读和品评的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个体朗读完一个片断或一篇文章后,不管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都舍得花时间组织学生讨论、比较,这样学生会听得很认真,特别会用心记,不但可以将他们所学的朗读技巧用于评价别人的朗读,而且自己朗读时"多字、漏字"的现象也会大大减少。
5.2 利用多媒体动画,示范朗读新课。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朗读教学的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运用多媒体的各种优势,在每篇课文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课文朗读,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5.3 充分朗读,以读悟情。 课堂上教师讲解多,学生朗读时间少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通病。学生读得少自然悟得浅。"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教师范读的感染下自己朗读,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我们要大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读代讲",让琅琅的读书声飘荡在教室。
5.4 传授朗读的技巧。在学习朗读的起步阶段,注重朗读技巧的传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借助范读、跟读、听读等形式给予学生朗读技巧上的模仿,引导学生进行语气、语调、变调、停顿、重音、连续、换气等朗读技巧训练。打好朗读基本功,并让学生多练多读多积累,从而提高朗读能力,以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
5.5 课外朗读抓巩固。给学生提供课外朗读材料,利用每天中午的半小时时间及在家时间,保证每天至少阅读一小时,每学期至少读两本好书,并制定朗读计划,使学生读出语气、掌握停顿、能够入情入境的朗读。
6.研究成果
6.1 会抓重点语句,提高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6.2 积极参与活动,提高阅读兴趣。课题组组织了丰富的课外朗读活动,如在校举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演讲竞赛、朗读作文、课前5分钟新闻播报等。在家和父母一起对读古诗词,猜谜语、讲感恩故事等。通过亲子诵读展示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市小教部江锡琴主任提到的要加强教师的朗读检查,促进了老师朗读指导的知识和技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6.3 通过朗读训练,提高写作水平。朗读的过程是一个对文章慢慢"咀嚼消化"的过程,它可以弥补快速阅读一目十行,遗忘太多的不足。"咀嚼"得越细,"消化得越好",人家的东西也就越能"归我所有"。朗读又是一个对文章细细"品尝回味"的过程,通过细细"品尝",多次"回味",才能领悟到文章高远的立意、巧妙的布局、娴熟的表达……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作文。
7.研究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研究,学生对朗读兴致勃勃,朗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但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首先由于我校地处乡镇,缺乏家庭语言环境,使得朗读训练的成果不易巩固;其次,学生差距大,使得朗读训练进度层次不易统一。再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今后,我们会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投身到课题的研究中去,不断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营造书声琅琅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