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渗透策略
2017-04-27詹玉顺
詹玉顺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真把握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爱国主义情趣、认真体会教材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爱国主义思想几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49-01
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祖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培植学生爱国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培养不是为理论而理论, 而是为了使小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使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告诉我们的孩子,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曾经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史篇章。如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在近代以前的所有文明中, 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这样的民族多么的可爱,我们能不对我们的祖国充满感情吗!在对小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中,令其懂得什么是爱国,我们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更是世纪建设者和保卫者。所以,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其的爱国主义的情感,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爱的情感培养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让爱国主义情感的深植于学生的思想中。
2.在想象中观察插图,渗透德育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在观察想象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还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例如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中就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叶欣护士长因不知疲惫抢救患者而不幸染上非典型肺炎躺在病床上的情景,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已被叶欣护士长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染,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人物的表情神志,展开想象;此时,叶欣内心会想些什么?她还有什么牵挂呢?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叶欣说些什么?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想象,让学生和文章主人翁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在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激励他们从小心中有他人,乐于奉献,长大以后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这就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向高层次升华,从而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坚定这样一种认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言文字的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随着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掌握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反过来又会促进语言文字的学习。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为基础,以符合社会要求的学生基本素质和完整意义上的发展为根本。
3.以课外阅读能力为动力,日常生活为内容,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課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语文课是开放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具有教育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如春游,热爱家乡活动,各种节日活动和演讲。并把活动后的感想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有为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使人求真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和能力。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关键在于教师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亲身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点燃爱国主义思想的"火把",照亮振奋民族精神的道路,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凝聚,在自主学习中迸发,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文良,张亮.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 廖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