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浅谈
2017-04-27孙国辉
孙国辉
摘要: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47-01
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要想使这几种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需要一个持久的培养过程。能否把其中一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作为突破口,从而带动其它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呢?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1.教师的引导作用
1.1 激发阅读兴趣。多媒体和音乐可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它声画结合,可以逼真地模拟或再现文本中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如在教读《悲情蝴蝶》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仿佛置身在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飞舞的场景中和蝴蝶葬身于江流中的悲惨场景中,学生内心的情绪就会随着画面的变化和音乐的感染不断出现波动,美丽蝴蝶葬身江流强烈的震撼的学生的心灵,学生在这种震撼中诵读文本就会以激情感染激情。
1.2 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2.教师出题是要选材得当,目的明确
随着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语文阅读材料篇幅也逐渐的增长,内容增多,所以有些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而老师以往出的阅读材料无非是课本中的课文,这些材料还会限制住学生的思维。老师要让学生能独立的思考,捋顺思路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学习开阔视野,扩大知识增强能力。所以教师选材一定要有目的性。(1)选取细节描写的文章比如《背景》,选取景色的文章《春》等,文章通过运用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表述作者感情。教师要自己讲解,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那份情感。(2)在说明文的阅读选文上多选用现代热点和前沿科技像人类基因组计划、蛟龙号潜艇、天宫一号等等。选用的文章一定要有明确表明说明方法和清晰的结构和层次。让学生认识到说明文层次清晰词语准确的特点。(3)在议论文选文上,要选用激励学生意志,带动学生兴趣的文章。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议论文时找到中心论点,以及文章中的结构层次、论证实例和论证方法。
3.发展探究式阅读能力
有探究才有发现。探究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从阅读的文本中摄取有关信息,提出多种假设,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整合,进行多次尝试验证,推导出自己的结论,最后将自己的新知识、新经验、新感受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形成迁移能力。例如学习苏轼的《明月何时有》时,老师鼓励学生对古诗词中有关"月"的诗句进行探究整理。经过查找资料,学生对古诗词中有关"月"的句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迁移、拓展了知识。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上强调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积极探究;在教学理念上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这种教学模式,既是一种教学结构和可以操作的教学程序,又是一种尊重思维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
要关注学生语言探究。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工具牲是人文性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探究。如《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人的多种感官。这样描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4.注重日常的积累,把一些优美的句子写在笔记本上,便于随时学习
语文阅读的水平很大因素决定于平时的积累,就像盖房一样,他需要一砖一瓦的累加,都是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过程中得以提升的,而不是一口吃个大胖子。要注重日积月累循序渐進。对于文言文阅读,特别要注意关键的词语解释,分清古今异义的词语和一些通假字。掌握文章的主旨文眼等内容的重点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知识的迁移,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作为解决课外阅读的工具,要做到举一反三的目标。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有限的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该立足课本,放眼课外,引导学生以自主态势在课前广泛涉猎相关的语文资料,分析处理信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之前的空间,极大地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