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和价值观的培养
2017-04-27陈肃
陈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44-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价值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观念、准则、规范,是一个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品质性。在价值观多元化和社会日趋复杂的今天,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
语文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精神价值,语文教材讲究文质兼美,其人文内容相当丰富。这些课文都是很好的媒介,要紧紧抓住体现课文的价值取向的"语文点"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培养价值判断能力。进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做好积淀。
1.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明理
例如,《中彩那天》是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课的课文。课文主要写一个穷苦的修理工,非常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有一天下班无意中抽中了大奖——奔驰牌汽车,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给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让我们懂得诚实是人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可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父亲面临道德难题"的理解。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以及本课的教学难点。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运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课《中彩那天》设计了升华学生认知,深入浅出明理的教学环节,发生了如下的情景:
在课堂上:
教师:最后我再问一个问题:你们说父亲遇到的难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做出道德抉择的问题。你们说摆在父亲面前的有几个选择?
学生: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自已把车留下来,第二个选择是把车还给库伯。
教师:父亲如果不还那辆车,他有什么好处?
学生:家里有汽车了。
教师:好处是他实现了他的梦想,那么坏处呢?
学生:他就不诚实,别人知道了会指责他。
教师:对,他的良心就会不安。我再问如果他把汽车还给库伯,他有什么好处?
学生:他证明了自已的诚实,他会安心做人。
教师:那有什么坏处呢?学生:他家就不会有汽车,不会实现梦想。
教师:我还要问你们,要想家里有汽车,要想实现梦想,父亲就得怎么样?
学生:就得做一个不诚实的人。
教师:诚实是一种道德。如果他把汽车留下,那他就丧失了什么?
学生:丧失了道德。
教师:如果把车还给库伯,他就维护了什么?
学生:维护了道德。
教师:一事当头,是维护道德,还是丧失道德,这就是课文上所说的"道德抉择"。明白沒有?
学生:明白了。
教师:你们还没有彻底明白。我问你们,有人随地吐痰,这有没有道德抉择的问题?
学生:有道德抉择在里面。随地吐痰自已挺方便,但痰里细菌传染给了别人。
学生:随地吐痰是不讲道德的,也就是丧失了道德;如果不随地吐痰,就维护了道德。所以随地吐痰也是个道德抉择的问题。
教师:说得很好。现在大家看我这里。我们如果面临道德抉择,该怎么选择呢?怎样才算维护了道德,怎样又是丧失了道德呢?这有个原则,有个标准吗?(学生一时无言)
教师:我们再来探讨。你要是随地吐痰,方便了谁?对谁有利?
学生:方便了自已,对自已有利。
教师:危害了谁?对谁有害?
学生:危害了别人,危害了大家。对别人和大家有害。
教师:方便了自已,对自已有利,就是利已,懂吗?
学生:懂。
教师:反过来,不随地吐痰,对别人有利,对自已就不大方便了,这叫利人,或叫利他。懂吗?
教师:结合我们刚才讨论的,丧失了道德是利已还是利他?
学生:利已。
教师:如果维护了道德是利谁?
学生:利他。
教师:讲到这里,你们说,道德抉择说到底,抉择的原则或标准是什么?好好想一想。(一阵沉默)
学生:我试着说一说,这个原则就是利已还是利他。
教师:你说对了。有了这个原则,当我们遇到道德抉择时就好选择了。你们到了道德抉择时选择什么?
学生:选择利他。
教师:现在你们彻底明白了。
老师把道德抉择这一个全文的核心,也是最难说清楚的问题,最后归纳到"利他"还是"利已"这一最高的抉择原则之上。只有四个字,说透了世间一切大事!试想随便什么道德抉择问题不是利他和利已的选择呢?让深奥道理浅显化,使会意到的理论迁移化。让学生得到的这一认识升华,竟然是在"随地吐痰"这样一个极平常,极生活化的例证之上完成的。这难道不是我们平常说的"深入浅出"吗?这不就是道理内化于自身吗?
2.由事及理,辩证演绎识物
演绎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在教《草船借箭》的时候,为了训练学生的逻辑判断识物能力,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草船借箭》课文讲完了,教师提问。
教师:最后一个问题。诸葛亮草船借箭所以能得到成功,你综合全文,给他归纳出三条理由。不要再说具体的排兵布阵等等。
学生: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但他将计就计,沒有说破,心里防着他。他还知道鲁肃这个人忠厚老实靠得住,还支持孙刘联合。
教师:对这两个是盟友的人都很了解,那就是(板书"知友")什么?(生答知友) 这就是一条原因。此外诸葛亮还知道什么?
学生:知道曹操。
教师:曹操是诸葛亮的什么人? 学生:是敌人。
教师:对啊!那怎么说?
学生:知敌。(教师板书"知敌")
教师:他知敌什么?
学生:有雾,曹操只能放箭不能出兵,他怕上当。
教师:还知什么? 学生:知天。
教師:为什么说知天?
学生:他知道三天后有大雾。(教师板书"知天")
教师:沒有这三条诸葛借箭能成功吗?
学生:不能。
教师:能把知友,知敌,知天,再概括成两条吗?
学生:知人,知天!
教师:很痛快。对,知友,知敌都是知人。我再出一个难题还能答吗? 学生:能!
教师:那你想一想,能把它再概括为一条道理吗
学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教师:知己知彼,对。但怎样做才能知已知彼呢?
你们想一想,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周瑜佩服诸葛亮哪一点?
学生:佩服他神机妙算。
教师:神机妙算指什么?
学生:能算计。 教师:算计什么?
学生:他算计鲁肃能帮他,而且给他保密,鲁肃果然如此;他算计曹操不会出兵只会放箭,也沒算错;他算计三天后必有大雾,果然有雾。
教师:对呀!这就是他心中的想法,符合了什么?
学生:符合了实际情况。
教师:一点不错。(板书:心中想法符合实际) 这就是我们要概括的一个道理。人干什么事情一定要使自已的主观想法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如果不符合就会失败。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了。
教师:明白了我再问一个问题,看你们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你们想,如果诸葛亮那天轻兵逼近曹营,而守曹兵大寨的假如是张飞,诸葛亮会怎样?
学生:诸葛亮会做俘虏,因为他想着曹兵不会出来,只会放箭。而张飞才不管那一套,领兵就出来了。诸葛亮船上的草把子不会打仗,只能做俘虏。
教师:这就是主观想法不符合客观实际,事情就办不成功。
凭借教材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概括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这个教例先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一件事(借箭)想到办一切事都要心中所想要符合实际情况,这就是由个別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由此认识了事物的一个普遍规律。最后又问张飞守寨的事,这又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用普遍规律去判断个别事件的结果。这样学生就经过了综合和分析两个思维过程,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3.由表及里,正视现实审己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名利,理性面对美丑,辩证面对得失,使之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提高生活质量。例如,《落花生》(人教版第九册15课)一课教学重点是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要做对他人和社会有好处及有贡献的人。
在课堂上,教师出示父亲说的话:(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在理解父亲说的话之后,为了培养学生面对生活的能力,设计了如下环节:
教师:父亲用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作比较,是不是桃子、石榴、苹果就不可贵呢?
学生:是的,因为桃子、石榴、苹果长得好看,并没有什么用。
教师:好看就没用,这没道理。
学生:不一定,因为桃子、石榴、苹果的用途没有花生多。
教师:不同的果实作用不同,桃子、石榴、苹果的用途没有花生多,没有科学依据。
学生丙:我认为它们都有各自生长特点,成长规律,没有可比性,它们都有自己的可贵之处!
教师:这就是学习这一课的另一个目的---我们不仅要学会面对自己优点和缺点,也要正视他人的优点和缺点,交往中互不伤害,积极向上的生活。
此课例,借助"父亲说的话",点拨指导学生有积极的价值观。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尊重他人的优点和缺点,较少生活中由攀比而产生的烦恼。由嫉妒而产生的憎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概言之,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底蕴最丰富的学科之一,就是通过"语文"的途径教会学生以最好的情绪和态度,运用最好的道理去识物、识人,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活、生存、发展能力。今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能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道义感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