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设与生成,演绎精彩课堂
2017-04-27詹爱珠
詹爱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预设与生成是精彩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精心的预设,有效的调控,灵活的处理,才能精彩纷呈。
一、在模糊处预设,让学生寻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一生准备的一节课就是这种大预设和动态预设观的体现。”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法、参加观摩研讨、撰写教后反思都是在预设。
例如:在教人教版第五册《秋天的雨》一文,对秋天里各种景物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在教学之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用上颜色的词形容你所观察到的植物的叶、花、果的色彩。闻一闻用恰当的词语形容秋天里各种水果的各香味,还要看看各种动物都在干什么。观察中找特点,还可以用手机拍下照片或视频,与同学分享,还可以告诉同学你是怎么观察的。在充分实物感知的基础上,学生不但真实领略秋天的美景也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意境,还有了个人特有的话题,课文学习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了手。通过模仿课文的比喻拟人的句式“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生写出了:“红红的橘子像个小灯笼挂在树上,摆啊!摆啊!摆来了果农的欢乐。”“小小的泉眼像个魔术瓶,冒啊!冒啊!冒不完生命的原液。”“清清的小河像一条玉带,绕啊!绕啊!绕到大海妈妈的怀里。”“一串串橄榄像一串串绿宝石,闪啊!闪啊!闪来了农民致富的愿景。”……把自己的语言与课文的语句联系起来,既有阅读的乐趣,又有写作的灵感,真是多维的训练。
二、在特殊的场景中预设,演一演,再现生活,感受情趣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在情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例如,《孔子拜师》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出示课件古代洛阳城外的孔子与老子相遇的情景。让两个学生演一演,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跨越了时空的,领悟到,孔子谦虚好学、彬彬有礼的情怀,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三、捕捉课堂的“意外” 延伸的预设的精彩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作为“导演”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组织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课堂中的信息,捕获并重新组合这些课堂信息,使它成为导演者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调整互动和促进互动。老师在上《找骆驼》这一课,在称赞老人很有办法,很有智慧的时。一个学生说:我村庄有一个养鸭子的老伯用自己的办法,找到了小偷呢!老师就请学生说说用什么办法?学生說:养鸭子老伯,知道自己的鸭子丢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在鸭舍周围撒上皮糠,第二天早上,带有皮糠的脚印就一直延伸到一个人的家里,就找到了小偷。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思维延伸到生活事例的思考分析,发现生活处处有文章,有故事。真令人耳目一新,精彩纷呈。
四、在看是矛盾处预设,议一议体会辩论的乐趣
俗话说理不辩不明,在课文看是矛盾处,预设问题,引发学生的争辩,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我不能失信》这篇独立阅读课文时,预设了一个问题宋庆龄该不该跟爸爸妈妈一起去伯伯家,请说理由?有的学生说要去,理由是爸爸、妈妈都说可以去,改天教小珍也行;有的学生说不能去,理由是答应了小珍不能失信。最后他们还想出了既能去,又不失信的好办法。先让人带信给小珍,或绕道给小珍解释清楚再去等。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还学会做人的方法。
总之在教学中不要用僵化的教学程式禁锢学生的思维,而要对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根据学情的情况随时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修改与调整,让预设开心地“约会”生成,“约会”精彩,请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去语文世界尽情地畅游,去真情地对话文本,真实地展示自我。那么课堂上一定会如波涛激石般壮观,学生的情感一定会在碰撞中得以升华;个性在愉悦中得以张扬;视野在讨论中得以扩大。